前天觀賞了余世維先生在哈工大的演講視頻〈大學生如何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人才〉,感到十分受用。因為余先生一開始就說明「素養」的重要性,深得我心。整場演講中有許多精彩的論述,其中提到了中國思想的運用次第,引發了我的好奇。
余先生建議,不應該一開始就提儒家思想,而應該從法家思想建立基本的態度和規範,第二步才是儒家思想,再進一步則是墨家的思想,最高階段才是道家的無為而治。這個次序某個程度上和教學或是領導的進程相近,同時也和佛教的發展相呼應。
以教學為例,一開始學生的專業能力低,因此某個程度上老師需要為學生做決定,按部就班地建立學生的基本能力,並建立相關的規範。其後,發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激勵學生做好本分事,以求更上層樓。當學生的能力達到某個程度之後,要激勵學生去服務他人,去改善世界,為社會盡一分心力。最後功成身退,學生皆曰:「我自然。」
在管理或是領導時,則有情境領導的概念。簡單地說,情境領導是把人才依照能力(Skill)的成熟度和意願(Will)的強度區分成四個象限。對於能力低同時意願低的人,告訴他怎麼做;對於意願高但能力低的人,教導他怎麼做;對於意願低但有能力的人,激勵他去做;對於意願高能力強的人,授權讓他去做。
佛教的發展約莫亦可看出此類的痕跡。從佛滅後開始,第一次結集的首要之務是建立僧團的戒律,並留下佛陀的教法。佛滅後一百年第二次結集時,有上座部結集和大眾部結集之分(已進入部派佛教時代),眾人從對律的分歧到對義理的分歧,大乘小乘正式決裂。第三次結集,相傳於佛滅後二三六年舉行。當時曾得到阿育王之護持,自此後大乘大興,傳入中國時,也因和中國國情相融,因此漸漸為人所接受。其後,並在中國與道家思想融涉,發展出中國禪宗。
依照漢傳佛教的發展來看,佛滅後的原始佛教重戒律,亦即「規範」與「道路」的傳承。經過數百年發展,並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部派佛教將原始經典的各種教法加以說明解釋,分析研究。佛滅後五百年,大乘佛教大興,人們不再安於自度,而企求度人。隨後,佛性之說大盛,原來你本是佛,淨土宗則化繁為簡,一句彌陀最為方便。
回到修行,如果要區分次第,戒定慧應該一個足以參考的次第。依佛教的通說,戒是定的資糧,定又是慧的資糧;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得解脫。很明顯地,也是依著從基礎規範的建立著手,進而逐步建立各種能力,而非靠著讀讀經書掉掉書袋就能一蹴可幾。
果真如此,所謂的無為而治,還真是遙不可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