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秋夜無月〉原刊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當時洽逢九二一地震,今日回顧,讚嘆台灣同胞的強靭生命力,但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切檢討與反省之處。

中秋夜無月
樊增禮(一八四六──一九三一)
亙古清光徹九州,
只今煙霧鎖瓊樓。
莫秋遮斷山河影,
照出山河影更愁。


敬悼在台灣○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中罹難的朋友們
厚德

  今年的陽曆九月二十四日欣逢本世紀最後一個中秋節,這天也是中國民俗中重要的節日。許多在遠方的家人都會設法在這一天趕回家和家人團聚,而映照了月到中秋的團圓氣氛。而在台灣,今年的中秋則不同於以往,正因著發生了百年來最嚴重的震災,許多人無家可歸,更有許多人有家歸不得。感謝所有關心台灣和 CBETA的國際友人,在此獻上最深的敬意。但願生者得安,逝者得息。

  中秋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我國自古就有的賞月和祭月習俗。古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日以夕。

  以夕即拜月。在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的晴空中,皎潔的明月,更引起人們對大自然的欽仰和幻想。因此,每到秋天,天子總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而這個上古祭月的禮儀,很可能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於《周禮》:所謂中秋,是因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剛好是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稱為中秋,或稱「八月半」。

  《周禮》稱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

  帝京景物略《春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紙肆市月光紙。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撒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明清以來,又盛行月餅風俗。燕京歲時記《月餅》﹕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中秋之節,還流行有許多關於與月相關的神話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雖然祭月的習俗來源年代則無法確定。就現有文字資料看來,漢代枚乘(逝於西元前一四一)的《七發》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濤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後世於中秋後觀錢塘潮風俗的起源。大約到了魏晉,就有秋夜賞月之舉。《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但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並無中秋習俗的記載。直到唐代,才有許許多多的文人雅士相約於中秋夜賞月。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詩人歐陽詹(七八五─八二七左右在世)甚至在《玩月詩序》當中提出種種理由,來證實中秋節是最適宜賞月的時候。他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有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況埃瓂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唐人還將中秋月取了個名字叫「端正月」。韓愈(七六八─八二四)的《和崔舍人永月詩》:「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詩中的「端正月」,指的就是中秋月。

  唐人中秋望月的習俗日漸普及,到了宋朝,中秋已成了個重要的節日,有著多采多姿的日習俗。

  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以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著名。漢代以前記載嫦娥奔月的文獻,有下列三種:《文選》卷六○〈祭顏光祿文〉注引戰國《歸藏》說: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淮南子》「覽冥訓」說:

  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姮本作恒,為避淮南王劉恒諱,改之。又恒等於常,故後世以嫦代恒。)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五五輯張衡《靈憲》:
  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藥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外,還有兩則傳說也和月亮有關:早在戰國時代,古人就傳說月中有蟾蜍。屈原在《天問》中說: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

  根據聞一多先生〈天問釋天〉中的說法,「顧菟」即蟾蜍,《靈憲》中也說:「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因為月宮中有蟾,所以人們俗稱月宮為「蟾宮」。又因為「菟」字與「兔」字相近,所以另有一種說法說月中有白兔,不管是蟾蜍或白兔,牠們所做的事就搗藥,即不死藥。如《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董逃行」中就有:「采取神藥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藥蝦丸蟆丸」之句。

  從近年出土的漢墓中,更可看到蟾蜍搗藥形象化的證據。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指出:「較小一棺,前額刻一人首蛇身像,一手捧月輪。後刻兩人一蟾,蟾兩足人立,手持方杵而下擣。右側一人,兩手捧物而立」。

  上文所謂「傳說中之桂樹」,即指下一則傳說「吳剛伐桂」。據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天咫」說:「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吳剛伐桂的傳說使得月亮又增添了幾個雅緻的別名,如「桂月」、「桂宮」、「桂輪」等等。

  然而,由於神話並不完整,因此,也提供了後人許多的幻想。據袁珂所著之《古神話選釋》中,便提及嫦娥之所以奔月,是和羿的外遇有關: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䠶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楚辭.天問》

  也因此,被視為美的象徵的嫦娥,卻被認為是化成了蟾蜍,因為她的行為被認為是背叛而遭唾棄。至於真相如何,就有待諸君自行判斷了。

  另外,相傳中秋節也是月神和土地公的生日,而月餅的由來,更和元末革命有關係。相傳,元朝末年,中原人民不甘受其統治,愛國之士紛紛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並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於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都掛起來,元人看了大吃一驚,朱元章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事實上,明朝的建立實受到明教的助力,而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大家一起把起來反抗,發動了革命。

【原文載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