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工作時,我們就以建立網絡連結為工作的重點。為了匯集大家的力量,我們建立了網路平台,同時有許多志工朋友開始翻譯一些文件。然後有開放空間會議,同時,也有期中分享,和接下來要召開的台灣聚會等等。

另外,我們透過課程和工作坊,一起學習,讓大家聚在一起,就會有更多交流和討論的機會。

接著,我們首度邀請全台灣的一人一故事劇團加入世界人權日聯合匯演,而2009年的主題洽好又是關於韌性與希望的故事。在台灣,有十二個團隊和場次的演出,演出的內容也在全球性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半年刊中特別刊載出來。

緊接著,我們有服務服務者的聯合演出。對於特地的地域,還會由聯合團隊一起進行演出服務。這更進一步地促進大家的交流和學習機會。

做了這麼多的工作,我們也會思考,是否能曾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以加快我們準備的腳步。

在Jonathan Fox傳授的經驗中,有兩個進入災區工作的重點。其一是永續性。進入災區要從長期的觀點思考,而不是只去一次兩去,然後看著小朋友清澈的眼神說:「你們什麼時候還要再來看我們?」然而事實上,外地的朋友能夠持續服務的機會不高,我們需要把服務「在地化」。

在地除了立即性和持續性之外,有時也涉及於文化和生活的差異。這就得考量相應性。相應性這個詞是我翻譯的,也有人翻成一致性。簡單地說,如果我們相信不應該有差別對待,那麼在我們的培訓或是服務之中,就不應該出現我們信仰中所不希望見到的狀況。這就是信仰與實踐一致。而且,我們也要和在地的朋友相應,用他們真正需要同時能夠接受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想要的塞給他們。

為此,我們得先改變我們自己去適應大家,而不是改變服務對象來適應我們。

這是我們目前工作的狀況,目前工作坊培訓還有一場在地培力還沒連行,演出還有四場,其他的工作都告一個段落。在我來大陸的這段時間,我的夥伴們還在持續努力地工作著。非常感謝他們。

這個案子是現在進行式。

這一路走來,我們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當八八水災發生之後,阿里山的交通中斷,我的創業夥伴打電話上山想要安慰山上的朋友。聽到搶救用的小山貓,也就是挖土機壞了,很著急。但是山上的朋友卻說,小山貓累了,也要休息了。於是我的夥伴說了這句話:「我真的不知道是我在安慰他們,還是他們在安慰我?」

這也許是部落朋友的天性,或是受過災難的人,常常有著很大的勇氣和樂觀的心境去接受這些改變。反而是我們生在都市的人,一旦遇到了災難就手足無措。

也許,真相是我們想要幫助的對象在幫助我們。

當戲劇教育的團隊到部落為孩子們演出時,有一個情節是企業要進入部落開發。一位據老師說平常不太說話的孩子,站起來直陳企業不應該進入部落,這裡不需要會破壞環境和文化的產業,演教員非常認真的以企業主的態度說服他。然後,孩子們說,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需要你們來決定?

當我們工作聯合團隊在屏東,也就是台灣最南的地區為社區和助人工作者演出時,演員回應著觀眾分享的故事,說:「淚流出來,路才走得下去。」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或許都是如此。但是,哭有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共同去接納,去陪伴。

對我來說,身為一個社會企業的創業者,我認為所謂的支持,不是用我的想像來決定你的未來,而像是為跌倒的孩子扶一把,扶著扶著,你會自己走下去,用屬於你的方法。我喜歡另外一種說法,像是手把手扶著孩子上樓,或是走過一個間隙,扶著扶著,你會自己走下去。

(註,這張投影片當時來不及改,原本是想要用上樓的比喻,雖然跌倒也蠻寫實的。)

身為一個一人一故事劇場人,我認為所謂的陪伴,不是用你的悲傷來換取我的溫暖,而是無論歡喜或是悲傷,只要你願意,我願和你在一起,聽你說,為你演,因為你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

因為你們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謝謝。

(註,這張投影片和當時放的有點不一樣,因為當時不小心放到比較舊的版本,看到時我自己還嚇了一跳!)

(還有幕後花絮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