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playback是重現故事,但在playback的演出中,有時也會碰到一些難以「啟齒」或是「呈現」的故事情境,像是創傷的記憶和恐怖的夢魘等等,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某種「創作」。在這類情況下,主持人也許會嚐試選擇使用較具藝術性的形式,像是四元素、敘事者V或是大合唱,但也可能只是選擇自由發揮或是流動塑像這類常見的形式,然而無論那種形式,演員都得有即興創作的能力。

  這兒介紹咱們老祖宗創作的幾種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在舞台上進行即興創作,那就是六義中的「賦、比、興」。

  所謂的賦,就是「敷陳其事」,簡單的說,就是詳細的描述。比是「指物譬喻」,利用已存在的事物來比喻。而興則是「借物起興」,由某個事物為出發點,開展新的想法。

  這三種方式也代表著不同的思維方向,賦是設定好範圍,仔細的描述、分解、向下,而興是設定好起點,由此處向外、向上、向旁開展,比則是尋找已知的事物加以比對。

  在Playback中,「賦」代表的意思是真實呈現,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把說故事者沒有說的事演出來而不會超過,需要準確地拿捏分寸。而「比」則是「換個方式表達」,是演出時藝術性的重要元素。對於某些特殊的情境或是感觸,透過各種比喻的方式,除了能夠避免尷尬或是某些呈現上的困擾,對說故事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照顧。「興」則是指由此事引發的更深層意涵。例如家庭中父子吵架的故事,其背後可能隱藏著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轉變、大環境政治經濟的變化,甚至是自古以來人類記憶深處的共業。換句話說,一個故事除了原本發生的事件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層次。

  「賦、比、興」除了可以形容Playback的幾個面向之外,同時也是演出時的好幫手。比喻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用「冬天來了,夏天走了」的寒冷感覺代表現在的困境,但「春天不遠」,仍值得期待。或是「人在船上,漂泊無依」表示對未來的徬徨,「孤獨的鳥」呈現一個人的孤單,而影子則代表內心的不安或負擔。

  在「四元素」的詩元素中,如果覺得即興作詩太難,「賦、比、興」會是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細分故事的重點,或由故事的某個人事物開始,也可以尋找相關的比喻來說明。雖說如此,有了好的工具,也要有好的材料,不然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到這裡,立刻就來「賦、比、興」一下吧!

你說最近的距離叫相思,就像牛郎織女,身在銀河兩端,心卻繫在一起;
我說最遠的距離叫相思,就像身後背影,形似緊緊相依,心卻遙不可及。

這次參加Playback Theatre進階工作坊,Voronica老師曾針對故事的不同層次,進行說明與演練。當然,故事的層次可能很多元,也可能很深沈。每個不同的故事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但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成四個層次:真實事件的層次、社會文化的層次、政治資源的層次以及人類共同記憶的層次。

  假設說故事者給了一個有關小男孩的故事:因為他不想上學,所以跑到外面去打工,後來遇到了壞人騙他,還好被一個好心的工友老伯所救,小男孩受到工友老伯的鼓勵,後來很努力的學習工藝,成為一流的藝術家。(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世界真奇妙!)

  故事的第一個層次,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有小男孩、壞人、老伯,也許還有家長或是學校老師、同學等等。

  故事除了真實發生的事件之外,更深一層思考,也許還隱藏著社會文化某些獨特的現象。像是中輟生、學生的社會安全問題、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念書才是王者之道等等。這是社會文化的層面,也就是塑造這個故事發生的層次。

  另外,也許這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許多的地方,在這背後可能有更大的一隻手,也許是升學主義的政策不當、也許是失業率升高造成流浪漢增加,社會不安定等等。因此,故事的背後也許還有著政治的、經濟的、科技的甚至法理的層面。這個層次中,也許存在著更大的意象,尤其是在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關係上。

  最後,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需要時伸出援手的溫暖,奮發向上的故事等等,這個層次可能和人類共同的記憶有關,那是一種神秘的,共通的,身而為人具有的特質和印象。也許有人會想起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也許有人會想起祖先開拓疆土故事。而這個層次常常會比較抽象化、因此也常帶有許多比喻。

  在Playback演出的過程中,可以用拼貼(Collage)形式,或是任何形式來呈現故事不同層面的意義。在演出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故事的任一層面為主體,而不限於一定要呈現那些真實發生的事件。

  記得這次工作坊中,曾分組針對不同的故事層次做練習,我發現只要掌握住故事的核心,說故事的人對於有象徵意義的呈現,很容易產生共鳴或特別的體會。

  原來,當我們提高了視野,故事也可以這麼大!

  2005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聖誕節。由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連續三天參加了Voronica老師的Playback的工作坊。

  由於這次參加的學員,主要是劇團的成員,因此除了學習和研討之外,還兼具交流以及觀摩的功能。不過很可惜的,因為我們團裡的伙伴都很忙碌,有兩位參加前一梯次的個人進階工作坊,這一梯次只有副團長阿坤和我參加,團長大人無法來,真是可惜!

  一開始,Voronica老師針對主持人、樂師和演員這三個不同的位置,邀請每位學員表達自己的喜好。我覺得最舒適的位置是「樂師」(只有我一個人),最有興趣的位置是「演員」(只有兩個人),而挑戰最大的則是「主持人」。然而其他伙伴們的狀況卻是:最容易的位置是演員,有興趣當樂師和主持人的相當,而挑戰最大的,竟是樂師,其次是主持人和演員。

  Voronica老師針對我們大家的需求,對課程的安排做了一些調整。而此次的工作坊中,我除了學到三個新的形式--敘述者V,拼貼和偶戲Playback--之外,對於故事的層次和連結,也有更深的認識。

  最後的演出分成兩組,我和阿坤選擇了不同組別。在選擇主持人時,阿坤和我都拒絕了小魚老師熱心的推薦,我知道阿坤很想當樂師,而我覺得有機會應該讓給別人嚐試。阿坤一如往昔的向他最有興趣的樂師挑戰,而我竟然跟隨阿坤,也選擇當樂師。其實我們組裡還有兩位伙伴想嚐試,我也打算有機會應該上台演出,於是和伙伴們討論可以中途換手,後來因為演出現場的一些因素,結果由我一個人獨立做完,真是謝謝他們的成全--因為後來的故事太沈重,演員們紛紛不支倒地,所以他們義無反顧地上台替換,無暇他顧。

  這次的演出,阿坤的表現很棒,後來才知道,他竟是第一次在正式演出中擔任樂師--因為過去我們團演出時,樂師的位置都禮讓給了我,真是不好意思啊!阿坤!對不起!也謝謝你。下次我就不做樂師了。

  在阿坤的演出過程中,遇到了他不熟悉的「三句話」形式。我一開始有點替阿坤擔心,雖然我們團裡也練習過,但是三句話的樂師很特別,每一句話建議使用一項不同的樂器。阿坤並沒有照這個建議,而使用了四項樂器,不過整個演出卻十分成功:這也讓我思考著,儀式和自發性究竟何者重要,在這個情況下,有些建議其實不必太過拘泥才是。

  後來在回新竹的途中,也和阿坤討論了有關此次的樂師經驗,我們共同覺得,我們做太多了,也許還能更精簡、更有效的演出。

  對我而言,這次的樂師經驗也很特別。在一個關於噩夢的故事裡,我腦海突然浮現了周華健的「怕黑」,後來又浮現了「母親像月亮一樣」,於是我以「怕黑」中的一段歌曲開場,再加上「母親像月亮一樣」做插曲。結尾時兩位演主角的演員們抱在一起,而其他三位伙伴以布的方式塑造了完美的場景和氛圍,於是台上台下開始淚如雨下,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的兩個故事,也許是因為受到現場氛圍的影響,連續出現了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還好我們的兩位主持人英明,選擇了敘事者V和一頁頁的形式,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玩下去。敘事者V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嚐試,因為我從來沒有做過這個形式的樂師。為了能夠配合演出,我全神貫注地看著演員們的表演,並以音效強化演員們的呈現,結果竟然發揮了很好的效果。最後結尾的拼貼形式,也是我第一次的嚐試,除了強化的音效之外,樂師還兼具過場的作用。由於先前的嚐試有了不錯的效果,我也試著用更多的樂器來輔助演出的進行。謝幕那一刻,當流著淚的觀眾,看著含著淚的主持人、演員以及如釋重負的我,實在很感動。

  事後想起,我當時運用的方法,正是我在學習影片剪擷時,配音的後製技巧。也因此,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連結,也許可以針對樂師的幾個主要任務:演出、過場和配樂,建立一套可以參考的方法。

  這一次的演出,我也做了一回很忙碌的樂師--我並不是忙著製造聲音,而是忙著看著舞台,等待出手的最佳時機。什麼是這個最佳時機呢?在過去,我會為了說故事的人和協助伙伴而做,這一次,我為觀眾多做了一些--就像是影片的配樂工作一樣。而我也正在思考著,下一次,是否要為主持人接續整個演出過程而更精準的拿捏,雖然這並非是樂師的第一任務,但是演出過程中,樂師某個程度上代替著主持人的一部份功能(如協助結束),卻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實。

  對於我而言,這個連結才剛發生,還有許多要嚐試和學習的地方。剛好團裡也有其他伙伴想挑戰樂師這個角色,我想或許有機會設計一些訓練,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大家。下一回,我可以挑戰其他更多不同的位置。

  樂師,還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啊!

  在Playback的演出中,樂師的角色非常有趣:有時是氣氛的營造者,有時是形式的輔助者,有時成為表演者,但有時樂師卻隱藏起來。

  接連著「樂師--過場」中提到樂師所扮演的「過場」角色,這次來談談樂師如何進行演出中音效的「配樂」工作。

  首先,什麼時候樂師是在做配樂這件事情呢?就我個人的想法,當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有肢體或是對話,此時樂師的角色,就像是幫電影的場景做配樂。

  這樣的說法有點兒奇怪,樂師本來不就應該是在做配樂的工作啊?

  這樣說的原因是,有些時候樂師是舞台上唯一的「演員」,例如自由發揮(或稱故事、角色扮演)型式的開場,或是四元素(此時樂師是由演員擔任)的音樂元素。而另一方面,有時樂師也擔任過場的工作,此時「儀式」所佔的比例較重。扣除這兩者,樂師的角色比較像是搭配台上演員共同演出。

  為了搭配舞台上演員的演出,如何運用聲音、樂器和其他工具來製造適當的「音樂」和「音效」,就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影片的配樂中,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分成:對白,旁白,環境音(現場音),雜訊,背景音樂,音效等等。在Playback的演出中,大部份的時候,對白都發生在舞台上,只有極少的機會,演員會嘗試用和樂師對話的方式,來製造效果。因此,樂師能夠提供的,大概就是現場音,背景音樂和音效這幾個項目。

  這些不同的聲音有重要性之別,平常的狀況下,對白和旁白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需最清楚洪亮,接下來可能是重要時刻的音效,然後是背景音樂和環境音,最後,雜訊則是必需去除的聲音。有時需要環境音來塑造或影響氛圍,此時環境音會放大(如森林中恐怖的感覺)。

  一旦排列好各種聲音的重要性,樂師就容易掌握分寸。當演員在對話時,配樂的音量要降低,甚至無聲。而在舞台上出現不必要的沈默時,樂師則要適時的放大環境音,協助故事演出的進行。

  在認識音量的控制之後,什麼時候要製造音效呢?

  音效要出現在能夠加值的地方。舉例而言,故事情節的轉折處、結尾的定鏡、隨著演員肢體延展都是很好的時間點。

  Playback的演出中,如何掌握核心的要素,是個大學問,因此精簡演出,用詞和音樂,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是每個參與者需要學習的重點。同樣的道理,樂師如何精簡地使用音樂,也是個大課題。正所謂: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得少不如說得巧。其實每一次參加工作坊,在這一件事上都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後,來談談序曲和背景音樂。

  自由發揮(故事)時,演員有一段時間準備,此時樂師要用音樂塑造氣氛,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很特別的序曲或是主題曲。如果有一首合適的歌曲,將會是種省力的方法。運用歌曲時,和所有即興的表演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改歌詞、拼貼歌曲、即興創作都可以。當然,要照顧到故事和藝術性質,不能讓演員無法順利演出,或造成觀眾的反感。

  背景音樂在這兒是指演出時發生的音樂,像我常用《甜蜜的家庭》、《生日快樂歌》,只要一唱,大家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背景音樂和序曲不同,要注意不能壓迫到演出的對白,時間點也得留意。

  隨著對象的不同,劇團在演出前也許會特別做一些功課,樂師亦然。樂師可能要先準備一些不同的歌曲,但是這不是必然的,因為如果都是準備好的,也許會太刻意,反而感覺不真實。平常多收集一些歌曲的片段,其實非常有幫助。

  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聲音呢?

  我們團練時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當我們無法運用樂器適當的表達情緒時,那麼就試著使用聲音吧!諸如溫柔、慈悲這一類的特質,遠較緊張或快樂這樣的感受困難,如果用聲音,效果卻會很好!

  最後附帶一提,影片在加上聲軌(音樂和旁白)之後,必需要站在觀眾的立場修過,即興的表演雖然沒有這個機會,但是試著把自己放在觀眾的立場去配樂,也是個有用的方法。演出的過程中,樂師的位置其實比較接近「觀眾」,而非「演員」,也因此能夠縱觀全場,提供必要的支援。

  既然是個「觀眾」,那麼在觀眾期待有聲音的地方適時的發聲,不是很有趣嗎?

在Playback的演出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

所有的儀式、技巧、形式和方法,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高明,也並非是為了要改變這個世界,只是為了協助「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更容易、更精準也更美好的完成。

這一次的工作坊中,Voronica老師特別提到,有一些細節的問題,並不是非常重要,在團體內達成一致的共識即可。像是一頁頁的故事中,是否要約定誰是主角,或是拼貼形式中,站立和椅子的排列等等。

如果在日誌中,寶寶談到了某個經驗,介紹了某些技巧,這一切其實也只是為了讓「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這件事,更容易、更精準也更美好的完成而做的。其實每個團體,每個故事,每個成員都不同,不必然存在一個放諸四海皆可行的準則,每一次和其他的團體,個人交流,都能夠得到好多的收穫。

我們遇到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基於對於說故事者的尊重,我們自然不會把故事告訴別人。大部份的故事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忘,但是仍有一些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烙印在心裡久久不去。偶爾想起,會發現現在也許有更好的方式,去處理當時的情景。

於是終於了解,原來,這就是「己愈與人己愈有」的道理。

  常有伙伴問我:我們做的案子不大,三個月,一個人,二十萬,是否要使用專案管理軟體?

  也有朋友直接認為專案管理講述的事情,適用於大型的專案,用在我們非營利組織裡的方案,像是小孩開大車一樣,不一定適用。

  其實就定義來看,專案並沒有大小之分,然而就投入的資源和困難度而言,專案的大小的確會影響到我們使用的工具和流程。

   如果一個專案只有一個月,也許我們不會希望做計劃半個月,但是對於一場重要的演講或是事件行銷,就有可能會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初步的計劃。結婚就是一個 很好的例子--其實許多的作業只是希望當天能順利圓滿罷了,因為人們相信,結婚的圓滿雖不能保證一輩子的幸福,但結婚的不圓滿卻會帶來不幸。

  一個專案經理人,對於即將面臨的專案,必需要先做好妥善的評估,選擇適合的專案管理工具。這個動作,我們稱之為剪裁(Tailoring)。

  有許多不同的指標可以協助我們評估,例如根據工作分解結構最底層的工作包的數量,小於二十五個就不用Project這一類的軟體,大於55個就一定要使用。每一個project檔案的工作包數以不超過300個為原則等等。

  除了工具需要選擇,許多流程也要因應實際的需求進行必要處置,例如採購處理的簡化或是品質處理流程的設定等等。

  然而小專案是否需要使用專案管理的手法,這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一般而言,對於小型的專案有以下的建議:

一、一般性的專案管理技巧仍然適用

  例如,介面會產生風險,因此有效的管理介面有助於管理成本和風險的降低。如果有六件事情要處理,可以把相關的事情放在一起,變成三個項目,如此一來,就更容易管理。例如:

  尾牙工作項目:尾牙、禮品、表揚、邀請、接送、佈置
群組化後項目:典禮組(表揚、禮品)、餐廳組(尾牙、佈置)、迎賓組(邀請、接送)
也可以分成:活動組(表揚、禮品、佈置)、尾牙組(尾牙、邀請、接送)

二、小型專案是磨練的好機會

   看一個人有沒有經驗,重點在於對細節的處理和臨危的表現。這也就是所謂「細節是魔鬼」的道理。就像是一場六十個人的研討會,準備午餐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情,也許訂六十個便當就可以。然而,是否有忌口(如吃素,忌吃牛肉、海鮮等),有無特殊習慣(如出家法師過午不食),用餐的地點是否適合(如戶外是否有風 雨,場內如何保持乾淨),領取便當的動線、廚餘的處理等等,都是管理者要處理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吃飯時間是否延後、口味好不好吃等等。

  由此可知,原來吃便當也有許多的學問。我記得有一次舉辦研討會,中午準備了豐富的餐盒(上級交代要讓大家吃得飽),可是卻看到許多女性與會貴賓硬撐著把飯盒吃完--原來她們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認為沒吃完下輩子會投胎變成豬,結果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和身體負擔!

  後來學乖了,為什麼飯盒不能用組合式的呢?提供一些餐點讓食量大的人自行補充,剩下來的餐點也可以讓遠道的貴賓帶回去,不致於形成浪費。

三、小型專案是累積大型專案的基礎

  一場大型研討會,有許多的細節和工作,而這些工作可能在過去的小型專案中已經建立好相關的範本,紀錄了和廠商合作的方法以及風險處理的經驗,如果在小型專案中曾經留下完整的檔案,就可以直接使用或參考。

  由是觀之,小型專案就像是踏腳石一樣,能夠協助其他的專案更容易更順利的完成。

  其實每一個專案都可以留下寶貴的經驗學習,讓未來組織或是組織的伙伴,能夠更上一層樓,而專案的紀錄更是組織知識管理和執行力的核心之一。

四、小型專案也是創新的好機會

  因為組織對小型專案失敗的容忍度較高,因此透過小型專案的執行,可以促進創新的發展。而專案管理的過程正是重要的紀錄,可以協助未來複製成功的經驗,或避免失敗的再度發生。

  當然,並非所有的小型專案都得要使用專案管理的方法才能執行。重點是管理的本身是促成對的事情做對,而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

  就一個佛教徒而言,佛法是由此岸到彼岸的方法論,重點是到彼岸,而不該陷入方法本身,反而忘了真正的目的--這也正是佛教著名的《筏喻》。然而,在還沒有到彼岸之前,千萬別輕易地丟了筏,讓自己沈沒在苦海之中,這一點也是不可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