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忌

最近覺得自己老了,食量也變得很差,看事情的方法也愈來愈隨興,少了年輕時的堅持。忽然想到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提到老年人的十項禁忌,最近好像不知不覺都會犯上。

一忌:說話太多
二忌:倚老賣老
三忌:思想僵化
四忌:不服老
五忌:無所事事
六忌:提當年勇
七忌:自我封閉
八忌:嘆老嗟貧
九忌:老想到死
十忌:憤世嫉俗

其實年老又能怎麼樣呢?這世界變化如此快速,十年前二十年前行得通的方式,在這個世界裡未必行得通。讀了許多書,累積了許多經驗,有些不隨時代而更替,有些確已經不再適用於時代了。有些事情放諸天下皆準,有些事情不過只是短暫的集體自以為是。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人生。有些人追求成為自我,盡其可能地設定了邊界,把自我和世界分成兩邊;有些人追求成為大我,盡可能地消融了邊界,把自我和世界融為一體。

最近和一些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生涯規劃,提到了自己想活的歲月,和在死之前想要留給自己準備死亡的時間。對我來說,死亡是需要準備的,人生的下半場並不是為了生而活,而是為了死而活。正因為還沒有準備好如何死去,所以只好努力活下去,而不是為了不想死,才努力活著。當然,人隨時有可能死去,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死亡所帶來的真正困擾並不是死亡的本身,而是是否已經做好相應的準備。

不只生命如此,任何具有生命週期的事情都會面臨同樣的課題。器世間的存在、團隊、友誼、愛情,任何緣起的事物,大抵都是如此。也因此,重要的並不是維繫永恆不滅,而是讓緣起的存在產生最大的價值。

「價值」這件事情,或許是另外一種貪著。是否具有價值這個觀念,拆穿了不過也只是是否符合每個人的價值標準。一個人最終就是一個人,外在的標籤或是詮釋,不過也都只是逢場作戲。人們只能用自己去理解這個世界,無論是自己想的,經歷的,自以為的,或是別人說的。解構這個世界,然後再找出一條重新建構的道路,就成為一種有趣的遊戲。

然後,人終將還是會老。而醞釀在歲月背後的青春,是否能夠沈積成寫另外一種風華,依然值得期待。也或許,人不是死後才開始腐敗,從停止反思的那一刻起,思想就已經腐敗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