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禪畫有感

今天到市圖還書,順便參觀了正在展出的個展。逛到二樓的藝術隧道時,一幅獨特的達摩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於是我走進竹軒欣賞楊世甫先生的禪畫展,並有機會和他請教一些關於畫的故事。

在楊先生的畫作中,隱藏著一種奇妙又熟悉的感覺。禪畫顧名思義,必然和禪有關。對於深愛禪門公案故事的我來說,自然感到親切無比。我相信作品有屬於自己的生命,也因此作品完成時,作家便已死去。然而在觀看的同時,卻又是另一番風景,映入眼瞼的或許並非畫家下筆時的初衷,卻是觀者觀賞時的激盪。(關於觀看,請參考《觀看的重點在於觀看的裡面?──二○○七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有感》)

對我而言,楊先生的畫有許多讓我喜愛之處。首先,是「留白」的處理。與其說是留白,不如說是在空白的世界中渲染開來的大千世界。其實我們不用刻意去填補空白的軌跡,因為在極其簡樸的風格中,多餘的不屬於藝術,乃是習性的自我滿足。一旦簡單,就很簡單。

第二,是框的處理。正方形的格局總讓人覺得太過於方正,但是透過不一樣的嚐試,卻讓意境引伸到畫框之外的世界。如同相機的觀景窗一般,稍稍移動,就有不同的風光。長方形的畫也同樣非常有趣,總能看到一種延展性,像是畫框框住了一個巨大世界中的小小片段,讓人無限嚮往。

第三,是即興的禪趣。在藝術隧道展出的畫作,據楊先生說,是為了這個展場特別在兩個星期之內畫出的作品。有些作品看起來似乎還在「完成中」,但卻無損於作品的價值。有時正因為太過於「完成」,作品反而失去了生命力。楊先生也分享了一些畫作的創作過程,那些即興的背後,我看到了一種怡然自得的禪趣。

最後,楊先生的平易近人,也讓我非常歡喜。感謝他願意和一個流浪至此的年輕人分享他的故事,也謝謝他讓我看到了這麼精彩的禪畫。有些人把禪弄得十分玄妙難解,有些人則把禪弄得高深莫測,果真如此,禪必然只屬於極少數人而無法普及。事實上禪意遍布四方,只是我們把自己搞得太複雜,反而看不見--這也是觀畫之後的心得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