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次聽朋友談起,沒有人的管理不是管理。

這不是想當然爾的事情嗎?

很可惜,常常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我們會遺忘了人--有時是刻意的,有時則是不禁意的。

昨天和禮孟談了關於管理學和佛法相對應的比較,禮孟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其一是關於管理中有關「人」的部份,其二是管理的波浪模型。前者在佛法中其實也有許多相對應且有趣的內容,只是自己從四聖諦開始處理,還沒有能力涉及人和團體的關係,就已經被淹沒了,尚無力觸及。後者則讓我直覺聯想到道家思想,包括反者道之動的大道理。

恰巧今天早上在聯合報中看到一篇談及藝術教育的文章,回應學校取消(或移動)藝術課程來上數學課程的迷思,深有同感。如果我們在教育中只看到「問題」(如數學的學習成就不如預期),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身旨在培養一個健全的個人,那麼學校就是生產專業零件的工廠,而不是培育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場域。

過去的中國文人以琴棋書畫來怡情養性,更早一點士人要會禮樂射御書術六藝,在鄉村地區,人們可能終其一生沒有機會看到幾個字,於是社會透過戲劇、民謠來傳遞歷史文明。有人認為,當印刷術普及之後,文字就死在紙本之上,當電腦決定了人們可以輸入的字,中文就失去了生機。當教育忽視了學生身為「人」的需要,人就很容易成為巨大機器中的一顆小螺絲釘。

在我個人的觀點中,現代管理學技術有某一部份的思維是把組織機械化,尤其是被稱之為硬技巧的部份更是如此。恰恰好這一部份的技術在學習上比較有系統和邏輯架構,也恰恰好這些硬技巧是一些非營利組織所不擅長。有趣的事情是,有些長於此類技術的人們總覺得非營利組織的績效不彰,希望透過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來協助非營利組織,不過如果忽略了非營利組織身為「人」的基礎(而非機械),那麼本質上未必有益於非營利組織的成長茁壯。

波浪是另一個有趣的衝擊。大學時期我愛死道家思想了!不過說實話,道家在講什麼,我一直是似懂非懂(也許我就愛這似懂非懂的朦朧)。隨著年歲漸長,開始有些模糊之處逐漸清晰,才明白這是源於我的生命經歷太過淺薄。當然,也有些概念說穿了很簡單,但我卻一直搞不懂,我想也許是因為我太笨的關係。

就道家的觀點,當人們要往左走的時候,世界並不會自動往右移動,而是人需要向右踏以取得向左移動的反作用力。要是沒有地面,就沒有反作用力囉。

這看似很簡單的道理,但直到了牛頓的作用與反作用力定律,才樹立了一個「標準」。

牛頓第三定律(又叫作用和反作用力定律或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的內容是,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當施加外力於一件物體時(為之作用力),物體亦必然會產生出另一種大小相等,但施力方向不同的力(為之反作用力)。~維基百科

從這個定義來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出現在不同的兩個物體之間的力對,兩者同時發生。如果現實生活如同實體世界的軌則,那麼在我們對別人施壓的同時,是否也隱藏著別人對我們施壓的反作用力呢?

反作用力不一定會產生改變,原因之一是實體世界中存在著其他的力量加以平衡,例如地面磨擦力。然而一旦反作用力大過維持平衡的力道,反作用力就會在作用力作用的同時爆發出來。熟知這一點的人知道,一件事情現在沒有反作用力外顯,其實是受到其他的因素制約,而非在一個完全平衡的系統之中。

如果把反者道之動和反作用力定律拉上關係,也許太過牽強,但在《〈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這本大作中提及的一種報導的預測性技術,卻和反者道之動有異曲同工之妙。它說很多故事的開展是在一段時間內分階段發生,第一階段是發展,發生了某些事情;第二階段是影響,也就是產生了一些改變或是衝擊;第三階段則是反作用,當影響變得愈益明確或強烈時,人們會採取一些行動,抵制或是改變這個影響。

一個故事在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時,只是「幼年期」的故事,當故事發展到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同時出現時,才是一個「成熟期」的故事。當人們留心於幼年期的故事時,我們可以嚐試找到沒有被重視的成熟期故事,或是預測故事的反作用狀況。

這個觀察其實反應了許多有趣的洞見。一旦我們把事情放在更長的時間軸上來看待,就會明白反作用是故事發展的必經之途。當然,反作用的規模大小並不一定,有時只是暫時的壓抑,時候一到,反作用將會爆出巨大的火花。

那麼,想要人們往左走,我們應該硬拉著人們往左走,還是先把人們往右推呢?面對這個大哉問,請許我微笑以對。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