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並非教導的場域,而是個學習的場域。

一般我們總會以為,學習源於教導,但事實上教導只是不同學習方式中的一種。有一本書上提到,人類學習有四種基本的模式:

我會是因為被教過;
我會是因為我看過;
我會是因為我做過;
我會是因為我想過。

舉例而言,生在家庭暴力陰影下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有比較大的傾向做出類似的事情。沒有人教導他應該如此,但他從小就耳濡目染。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問一些部落的家長為什麼放著孩子不管,家長說,我從小就是這樣被爸爸媽媽養大的。這就是俗語所說身教重於言教之處。「看」,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

在體驗學習的領域裡,強調透過實踐和反思的過程來學習,因此較不強調教導。然而教導有時仍是必要的,舉例而言,我們需要教導參與者安全正確的操作器具,才能平安地進行體驗。

進入一人一故事劇場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觀看(或感受)、做和反思之中學習。對於觀眾而言,可以從看和思考中學習。對於說故事人而言,將會有更多的參與,從座位上起身分享了一個故事,就能夠有不同的體驗,更何況自己的經驗被呈現在舞台上,已具有某種反思的可能性。最後,演員在舞台上透過聆聽故事,演出故事和與自己對話而學習。

身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員,完全不知道下一個故事究竟會如何,不知道夥伴下一個動作是否會如我所預期,甚至連故事的內容都可能是自己完全不曾有過的經驗。正因此,演員在未知中前進,透過說故事人分享的故事去體驗一種新的可能性。

每一次演出結束後,當大家靜下心來,彼此分享演出的心情,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片刻浮上腦海,總會有著滿滿的感動。我們會發現什麼行得通而什麼可能得加以修正,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和世間的紛擾。當觀眾看見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力量時,當一個故事呼喚著另一個故事時,我們明白這場演出確實為觀眾帶來了些什麼。

在還沒有演出之前,「服務觀眾」只是我們的願望和期待;在演出結束之後,我們才稍稍能夠評估剛才的投入是否達成了「服務觀眾」的期許。我總覺得不帶有「服務」信念和熱誠的人不適合站上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舞台,不過我們所服務的是他人的需求抑或是我們的願望,則需要仔細思量。

本質上一人一故事劇場是個服務業,同時也是個相互學習的場域。我們不教導觀眾,我不覺得任何一個人比另外一個人好或是差,這是我所信仰的平等、尊重和包容。因此身為舞台上的演員,我相信故事的本身比其他人所說的能帶來更大的智慧。當觀眾準備好時,就能得到那份禮物。

看戲是體驗,說故事是體驗,演戲也是一種體驗。在工作坊的演出之前,我會邀請學員為自己設下一個目標,在這場演出中做些什麼突破。在演出之後,再分享自己的投入和經驗,反思是否達成學習的目標。

對我來說,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次學習,一次分享和一次探險。也唯有一次又一次的演出,才能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看一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