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o Salas的《Improvising real life》一書(我稱之為白皮書)中,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形式:行動俳句(Action Haiku),我們把他簡稱為「俳句」。這個形式非常簡潔有力,很適合用在演出的結尾。

  上週團練時,我們依照書中的介紹,第一次練習這個形式,發現其實這是非常有趣的練習。以下簡介我們使用的基本形式。

  在演出的尾聲,主持人說明將要使用俳句來結尾。一個演員(講者)站在舞台中央,另一個演員(雕塑者)站在講者的身旁。

  主持人邀請聽眾回顧今天晚上在他們印象之中,曾演出過什麼主題,可能是「失戀」、「意外之喜」、「失落感」等等。然後回過身來,說「請看」。

  舞台上的講者先以他所聽到的這些答案,說出第一句話,例如:「站在懸崖上。」

  言訖,雕塑者試著依照講者所說的內容,將講者的肢體移動成適當的模樣。同時可以看著講者做出他想要講者做的表情。講者需要複製雕塑者的表情,然後雕塑者站到一旁。

  講者此時接到了雕塑者給他的訊息(肢體的雕塑),並說第二句話,例如:「整個世界如黑夜一般掉了下來。」

  同理,雕塑者以第二句話的內涵,雕塑講者。

  講者再說第三句話,例如:「於是,我找到了另一個春天。」

  然後雕塑者第三次雕塑講者,結束整個演出。

  這個形式的節奏非常快,意象也很收斂,所以並不一定適用於感覺性或是故事性的內容。經過團裡初步的討論,如果遇到了非常短的故事,而且挖不出更深的內容,倒是可以一試,不然可能只有結尾時比較適合。

  這個形式中樂師的角色很有趣,基本上並不需要樂師,如果說樂師要參與的話,比較適合的時間點是在雕塑者進行雕塑時做一些簡單的伴奏,以舒解觀眾等待時的無聊。

  俳句(Haiku)其實是由日本傳統歌曲形式中演變而來的一種文體,要求是五、七、五音三句話,而第一句話中要包括季語,簡而言之就是能代表季節性的辭,如櫻花、青蛙、雪之類的。二十年前中國開始進行漢俳的研究,發展的不錯。而其他的國家也以俳句為基礎發展出類似的三句詩。

  演出俳句形式時,並不一定需要非常精練的詩句功力,也不必強制在五七五字的規範裡。在練習時我們就發現,其實透過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很容易的創造出有意思的俳句。

  我們團裡曾經做過一個練習,就是在音樂中保持兩個人做定格,演出音樂中的故事。(見「在音樂中流浪」)如果串連俳句形中的要素和流動的要素,也許可以形式一個有趣的練習,或者能夠發展成一個新的形式。而這個形式也許放在目前已學習的形式中,是介於大合唱、敘事者和流動塑像之間的一種變體。

  不過基本上我個人對創造新形式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會思考到這個問題,大部份是因為要設計訓練活動的關係,Action Haiku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施與受的練習,不一定硬要在演出中使用,反而是結尾時多一種選擇。我們團練和演出時也曾經碰觸到一些新形式的可能,像是第四人稱、流動的蠟像館、影子、連環的流動塑像等等,如果把一些即興劇場的挑戰放進來,那麼可以使用的形式就很多了。也許是因為太多了,對記憶力不太好的我們來說,還是簡單一點為妙。

  如果基本的形式做得好,絕大多數的情境下都能順利的演出,因此我們團裡也並不急著發展或學習新的形式。另外,由於Playback可以藉由演出或是工作坊來服務,因此形式的本身應用於工作坊時,應該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無論對於觀眾或是學員,形式不只是一種「格式」或是「範本」,而是一種發展能力、創造禮物的平台。就這個基礎而言,多發展各種練習方法,也許比創造新形式更為重要,這也是我個人對自我的一點點期待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