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去教別人時是不會知道的。

禮記.學記篇:「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以前聽彬啟老師說,他是用生命的熱誠在上課,所以上完課時常常會非常疲倦。我理解這種感受,尤其像彬啟老師這樣用心的人,必然會投入所有的熱情。而上完今天下午的多福課程時,我也有著同樣類似的感覺,就像是演了一場全心全意投入的一人一故事劇場一樣的燃燒殆盡。

孩子們的分享所帶來的觸動,可能是覺得疲憊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只是聆聽,雖然會疲倦,但還不至於這麼辛苦。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很希望能夠帶給他們一點兒力量,然而要在分享的回應中帶入積極與正向的價值,同時引導他們不致於會偏離了道路,因此耗費了心神。

也許是因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學習,讓我在聆聽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同理說故事人所說的故事背後的狀態。因此我常常能夠找出優點和值得讚揚的地方。然而當分享者分享在踐履良善德行卻遭遇到挫折時,要鼓勵他不要忘卻初衷並繼續堅持下去,就成為一種挑戰。

我明白很多道理用說的的確比較容易。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困境,不是「應該」或是「理應」可以解決,不是那些先賢哲人的話語可以替代。許多說辭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在真實的生活經驗中卻像是「何不食肉糜」一般的不切實際。然而,我們真的只能夠臣服於現實,真的只能夠隨波逐流嗎?

我心疼年輕的孩子們所遭遇的苦,但是我明白苦會讓人堅強。我心疼孩子們無法找到支持自己的安全感,但是我明白無常的世間本無安全之處可尋。當孩子們努力想要實行良善之德,卻反而讓自己受傷時,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初衷,能夠明白「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是我們擁有的唯一自由。

光有慈悲之心並不足夠,我們同時需要慈悲與智慧,來面對這個苦難的世間。

當我渴望自己成為一個有助益的引路人時,我卻常常發現自己很難說服自己。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寬恕,我們又如何告訴孩子們寬恕是值得的呢?所以當我開口邀請孩子們試著不要因為別人的選擇而氣餒時,我不但承擔著孩子們的世界,同時也對面對自己的有限。我無法理所當然的奉勸別人做那些我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我只能「希望」孩子們不要放棄,同時「邀請」他們給自己再一次的機會,去踐履良善的美德。

「如果我教孩子永遠不要放棄,我也不能放棄。」~~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

很久以前,當我還在某個佛教團體做志願服務時,在一次學習攝影的外拍行程後,因為擔心某位老菩薩的狀況,打了一通電話去關心。接到電話的是他的先生,一位高中退休的校長。他一聽我是這個攝影班的同學,就破口大罵,說他老婆因為去攝影沒有煮飯給他吃,他很生氣,除了對我大罵三字經之外,還放話要找人殺我全家。

這就是某位台灣高中退休校長的品格,這就是關懷他人從事志願服務所遭遇的對待。我當然不開心,甚至非常忿怒。我向在警界服務的朋友詢問該怎麼保護自己,也有朋友問我要不要找人出面去擺平。然而我也明白這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個案,這不是世間的全部。如果我受到這種對待就放棄了自己的道路,我的人生就會被這個我所不喜悅的人所主宰。

實行良善的行為不見得一定會得到好的回報,但卻能使自己的靈魂不至被染污。有朝一日當我們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時,才能夠稍稍有自信地面對生命最底層那雙一直注視著我們的眼睛。

孩子們承擔的苦,有許多是我們不能想像的。很久以前,一位朋友私下告訴我在學校有位女學生被某位老師性侵的事。學校高層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他只能抱著孩子一起哭。如果不是他的信仰支持著他,他不知道怎麼帶著孩子一起走出困境。我很心疼,不只是心疼孩子,也心疼這位朋友。

如果失去了信仰,我可能也無法說服自己堅持下去。

佛陀曾指出說話有四種層次。最基礎的是依法,講白話就是依照佛法上所說的講。上一層則是實語,說自己親身見證的事情。再上一層則是愛語,以對方的心情來說,讓他能夠接受。最高層次則是善說,讓所有聽到的人都法喜充滿。

之前,我曾經疑惑依法和實語的次序,不過漸漸地明白,實語確實比依法困難許多。當孩子們分享對他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時,我很驚訝,同時也很難過。我明白不同的世界,對仁慈有不同的見解。我不願用兵法的觀點來談為將者的仁德,也不想用以「仁」一以貫之的孔老夫子所說的以直報怨來回應孩子,但是,我更不能說那些連我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縱使那些是依法所說,我卻完全沒有說的立場。

幸好孩子們所指出的經驗還不算離我太遠,我還能從自己真實的經驗中分享一二。是的,只有一二。我明白我自己的限制,這或許就是讓我疲憊的真正原因。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選擇,並渴望能夠盡力滿足愛語、實語和依法的要求。因此,我不得不站在自己的侷限旁,面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同時鼓勵孩子們正向思考,不要放棄自己。

忽然想起了某一次惠敏法師曾經提醒我的話語:看著這些困境,慈悲心或許就能漸漸的長養。

「我不想假裝所有事都已找到答案,我也明白養育卓越傑出的孩子,確實費時耗日。有時候孩子會叛逆,不受教,但請不要就此放棄。我們可以灑下種子!每一天都事關緊要。因為有你,他們才能長大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雷夫老師《寫給台灣家長的一封信》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