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

上了Izzy的工作坊,讓我想起Thomas Philips在對話工作坊時分享的一句話:你說什麼並不重要(what you say),重要的是你是什麼樣的人(what you are)。

在即興工作坊中,可以和Izzy學活動(雖然我都玩過),可以和Izzy學活動帶領的方法(專注於即興劇中的技術對大家生活上的幫助),也可以和Izzy學透過活動來引導反思(連結經驗並打開對話空間)。不過如果真的有內行看門道這回事的話,就我偽內行的經驗,我覺得還可以向Izzy學習存在的方法,一種自始至終在當下的Yes, and和對生命寬容的幽默感。這可以學嗎?我猜,Yes。

要同時觀察這些面向有時會太過於複雜,貪心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來不及記。為了滿足我的貪心,我得把自己的放在一個學習者的位置更多於體驗者的位置,某個程度上,會降低我的團隊活動參與度,因為我會進入習慣的有效學習模式中。

幸好,我對即興劇有基本的認識,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訓練也讓我能夠保持一定的看見。認可(accepted)不代表認同(agreed),這是即興的基本態度之一,對於一人一故事劇場人而言,我們甚至允許故事改變我們。所謂的全然接納對方,代表對方完全無需改變;所謂的學習,代表我們試著改變。相對來說,所謂的教導,代表我們期待對方需要改變,也因此常常教導和接納產生某種態度上的不同。此時引入「共同」的概念,會帶來新的契機。我個人喜歡共同創作更大於共同學習。前者的焦點在外,引導大家的熱情投注於某種新的存在;後者的焦點在內,引導大家成就某種新的自己。但是「在內」涉及於每個人的主體性,或許我希望把決定權還給當事人。最終,每個人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一旦一個人吸納某種哲學的養分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就會活出不一樣的存在。我這樣以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