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的熱潮方興未艾,更有人預測專案管理證照會超越MBA成為下一世代的職場新 寵,許多非營利組織的伙伴想要學習專案管理,又礙於課程昂貴門檻太高,舉例多是企業範例不易吸收,回到組織之後難以運用,加上個人生涯規劃與環境時不我 予,有許多障礙橫逆在前,因此打退堂鼓。

本文將簡介目前流行的專案管理工具和方法,和如何在非營利組織中運用。

在理解專案管理之前,先要知道專案和專案管理究竟是什麼。

一、前專案與專案管理

所謂的專案,依照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在第三版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第三版)中所述,是指「為創造獨特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一次性努力。」由這個定義我們可發現,所謂的專案有以下的特色:

  • 有始有終(一次性或暫時性)
  • 獨特的產品或服務

另外,專案也包括了資源限制、人員投入和風險等等其他的要素。

而泛觀我們週遭可稱為專案的工作,像是年終大掃除、接政府的標案或是企業輔助案、志工培訓、員工旅遊等等,都可視為一個專案。

在 PMBOK的定義中,專案管理則是指「將知識、技能、工具與技術運用於各項專案活動之中,以滿足專案的要求。」因此,專案管理可分為哲學邏輯、流程和工具 幾個層面。我們所運用的專案管理軟體,其實只是工具的一部份,如果管理者或是使用者並不了解專案管理的哲學邏輯和流程順序,那麼這些工具將無法發揮最好的 效益。

我們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達組織經營的競爭力,並看出專案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亦即組織持續競爭優勢=[策略管理+專案管理] 持續改善X 能力成熟度
策略管理代表目標,做對的事情,而專案管理代表執行力,把事情做對。

大致上,專案管理應用較廣泛的主要領域,包括技術複雜,競爭激烈的高科技產業、預算龐大的工程產業和依案主需求不同而立案的行銷廣告業。事實上,非營利組織也是一直在從事專案管理的事業。

二、非營利組織與專案管理

然而,專案管理對於一個組織而言,有什麼重要性呢?非營利組織是否需要專案管理呢?或者換個角度說,專案管理能提供非營利組織什麼樣的幫助呢?

在現今的競爭環境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一是為了保持核心競爭力,把其他的事項委外經營;二是產品與市場週期輪替迅速,許多工作是一次性且具有嚴苛的時間壓力。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同樣的狀況也正在發生,這也是專案管理之所以愈益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其實許多非營利組織的工作都是專案形式,伙伴們也都不斷的在管理專案,因此專案管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對非營利組織的伙伴來說,是有幫助的。然而,照章全收也並非就一定是好事,如何有效的應用這些工具,是需要細細的思量。

專案管理的MP3

任 何一個專案,可能是另一大型方案的一部份,而許多的方案都是依循著組織的政策來安排。而這些政策的製訂,則是為了達成組織存在的使命而設置。也因此,為了 完成使命而製訂政策,並依此設定目標,分配資源,在一系列的大型方案中,分為較小的專案,次第的讓專案人員能夠逐一實踐,最後,再一一檢視專案或是方案是 否能夠符合組織的使命和目標,這是一般組織的營運模式。
我們可以用MP3來表示這個關係:

Mission>Policy>Program>Project

如果專案的成果偏離組織使命,或違反政策,或是造成資源衝突,專案就會面臨中止的命運。事實上專案中止不一定表示專案的失敗,最有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微軟公司為了開發網際網路瀏覽器(IE),而中止了八百個人的專案,全力投入開發,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明智之舉。

因此,是否要接受與組織使命無關的專案,則是需要仔細考量。

三、專案管理的核心概念

那麼,專案管理的核心概念又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專案管理是目標管理、流程管理、風險與資源管理的總合。依照筆者的經驗,目前PMI所提供的專案管理概念,可以略述如下:

以事情為主開展出工作項目

首先,管理專案的第一件要務是確認範疇,也就是要先知道要做什麼(What),和為什麼要做(Why),之後才是找人(Who)和方法(How)。有時我們會忘記了專案想要達成的目的,而使得專案背離了初衷。

將要做的事情轉化成要輸出的交付物(產品或是服務),然後再依著這些產出做分解,以確認為了達成這些產出,所要進行的所有必要的工作,也就是工作分解結構(WBS)。

依照限制、資源與風險妥善安排計劃實施的程序

一旦工作分解結構和活動清單做好,就能更進一步的評估所需的資源、時間和風險。規劃投入的資源,排列工作流程和時間表,評估風險並提出因應,然後編列預算和現金流量表。 在這個階段,有許多的管理工具可以協助我們規劃和管理。

落實計劃於執行中

有了好的計劃,也要有好的執行,才能化計劃為現實。雖然計劃會花費較多的時間,看似成本效益不高,但是如果有了好的計劃,就能減之後所花費的檢測成本和失敗成本,其實反而更有效益。

按照計劃實施是此階段的重心,此外,任何的專案都需經過「人」來實施,因此,如何建立團隊,有效授權,充份溝通,激勵士氣等等,都是重要的任務。

有效的控管與監督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執行的過程需要經過控管,以確保專案可以成功。在這兒管理的重點是例外管理,控管的結果可能會修改計劃,改善施作過程,或是進入結案程序。

完整的文件管制及交付過程

專案文件是組織知識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透過文件的管理,能更有效的確保資訊流通和保存。另外,將專案的交付物提供給專案服務的對象,則是專決定案成敗的重點,如何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將產品送給顧客,以達到顧客滿意,是每一個專案管理人的責任。

總而言之,專案管理過程需要具有完整性、獨特性和一致性。專案管理人員就像是鋼索上的表演者一樣,不斷的在資源與風險的拉拒中求取平衡,以由此岸達到彼岸。老練的專案經理,能在還沒有踏上鋼索之前,就可以評估走過的可能性。

四、非營利組織導入專案管理的幾個問題

非營利組織導入專案管理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的問題,以下幾點是筆者認為較重要的問題:

人與事的衝突

非營利組織服務的對象,經常是在人的身上,無論是社會福利的關懷、弱勢團體的服務、環境資源的保護或是人們觀念的改變。也因此,有時不易把服務變成易於管理的交付物。

原本就存在諸如一人身兼多種角色的問題,在導入專案管理之後,或許會有釐清的功用,但同時也會產生新的衝突。

管理知能建置

傳統認為非營利組織是在做好事,只要是做好事就可以了,因此也造成管理上的困擾。如果把企業或是政府的管理概念運用在非營利組織裡,諸如績效評量或是目標管理,也常常造成反彈。

事實上服務不只是需要熱誠,還需要專業,小自個人,大至國家社會,都需要有效的管理,而無論是在哪個領域之中。因此如何有效的建置非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知能,是更重要的基礎。依照彼德杜拉克的建議,企業反而應該要和非營利組織取經。

資源嚴重吃緊

除了財力和人力以外,非營利組織常在資源不足下奮勇搏鬥。諸如時間、法令的不足,社會風氣乃至於既得利益者的壓迫等等。為了實踐使命,一邊做事一邊找資源是習以為常的,這和有了預算才做專案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導入專案管理的本身需要花費許多心力,這對非營利組織的伙伴而言,也會造成許多的壓力。

評估指標不清

管理需要評估,以便監督和控制。然而非營利組織的服務中,有許多並不容易製作評估指標,在控制上自然降低了效率和效能。如何訂定合適的指標是一門大學問,也是需要克服的難題。

流程方法不明

非營利組織有許多服務是充滿挑戰的,也許過去的方法和流程都無法適用,也因此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這也是導入專案管理的挑戰之一。

五、結語

專案管理其實也是一種變革管理,更是執行力的展現。除了管理方法和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和哲學。以專案管理的觀念推廣業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伙伴而言,確實有所助益,但是如何剪裁這些工具以符合不同組織的實際需求,則需要更進一步努力。

筆者自學習專案管理之後,回想起過去參與的專案(如CBETA大正藏電子化計劃),發現了許多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在擁有這些工具和觀念之後再參與,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除了美國PMI所提供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之外,還有其他的專案管理概念,可以提供我們參考,諸如CMMI、Prince2、ITIL、P2M等等,所有專案管理的知識也正在發展中,也許未來會有一套專屬於非營利組織伙伴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吧!

(本文為搞笑寶寶所作,原載於風城法音季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