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泰伯篇上有這麼一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過去好長的一段歷史裡,總是被認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例如朱熹)。以而這一種說法,常常會被解釋成為「愚民」政策。

同樣的一句話,到了梁啟超的手中,卻便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於是同樣的話,就成為「人民接納的事情,就順應其發生」的民主思想。不過還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見解,認為應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施蟄存)於是人民就分成了「可使」與「不可使」的兩種。

除了斷句或是標點的問題之外,對於字意,其實也有不同的見解。例如「可」與「不可」,就有「可以」、「可能」或是「認可」等解釋,而「由之」和「知之」也各有不同的解釋。

到底論語中這一句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

由於此句沒有前言後語,實在有點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

在郭店楚簡的《尊德義》篇中,出現了一句類似的話:「民可使道之,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不可強也。」似乎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面向。

如果這兩段話是同樣的意思,那麼「使由之」和「使道之」意思雷同,而使知之的意涵就更加的明確了,「使知之」就一種強迫的行為,而不是導引的作法。

有學者(龐樸)認為,使道之是指身教,使知之則是指言教,治民之道應用身教而非言教,正如同楚簡中《唐虞之世》提及的「正其身,然後正世」一樣。

另外則有學者(錢遜)認為,這段話應和《論語》的「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及楚簡《成之聞之》篇的「民可 敬道也,而不可□也;可禦也,而不可牽也。」同義。意思都是指利用刑罰或是命令等強制性的作法來治理民眾,還不如開導民眾使他們認同來的有效。換句話說, 想要牽著人民的鼻子強迫他們前進(牽、強),不如順應環境的需求,領導他們前進(禦、道)。

其實在郭店楚簡的許多篇章中,提供了許多和漢朝獨尊儒術之後,沾染了大量法家思想的儒家學說不同的想法,充份的反映了早期儒家對於政治的不妥協態度,如:「恆稱國君之惡者為忠臣」,也因此為儒學帶來了全新的視野與了解,相信未來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認識儒家的風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