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我並不很討厭傲慢的人,畢竟我自己就是很傲慢的人,但是我很討厭驕傲而貶抑別人的人。

什麼是傲慢呢?

《康熙字典》引《正韻》對傲的解釋是「慢也,倨也」;而對倨的解釋是「倨傲,不遜」。依據《漢語大詞典》的說法,傲用在傲慢的意思方向,有驕傲、高傲和輕慢輕視兩種,所以可以視為是抬高自己和貶抑別人的行為。《荀子‧勸學》篇有一段是這樣說的:「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ㄗㄚˊ)。」此處的傲則做「急躁」解釋,但我總覺得急躁和傲慢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有趣的關聯。

那麼,慢又是什麼呢?

慢當然有緩慢之意,但也有怠慢驕傲的用法。如果傲是急躁而慢是緩行,那麼「不傲慢」不就成了不快不慢的對待了嗎?當然,傲慢之中的傲與慢是同義的,指的都是抬高自己或是貶抑別人的行為。

在佛教的義理中,對於慢有較細緻的分析,簡單的說,慢是指對他人心存高傲與自滿。《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特別把「慢」和「憍」做了區別,「憍」是指自恃自己之容貌、血統、學識等優於他人,而生起之自豪心。相對於此,「慢」則是指妄想自己比他人更為優秀,而欲對他人誇耀之傲慢心。換句話說,慢的本質是妄想和虛假的,在不同的經典裡則有許多不同的細分,簡單的說可以為成三類:

慢類︰指對於不如自己的人認為自己較優,對於和自己相當的人認為和自己相當,但是如果想依此抬高自己或貶抑別人,則稱為慢。

過慢類︰指對於和自己相當的人認為自己較優,對於比自己優的人認為自己和其相當。如果是對於比自己優的人認為自己更優,則是慢過慢。未得證而稱證則是增上慢。

卑慢類︰指比自己優的人認為他的確各方面都很好,但是自己也沒這麼差,或者是不願向其學習。

由此可見,佛法中的慢是指和別人比較之後虛假的優越感。由於慢是六大根本煩惱之一,因此也是佛弟子用力對治的對象。

會寫這篇文章,緣於近日的心有所感。慢其實充滿在日常生活之中,有許多卻是很細微以致於難以覺察。舉例而言,在團體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人自認自己是老鳥。憑心而論,這些人的確也是老鳥,但是如果因此而認為自己有什麼身份地位或是更優於他人的地方,就形成了「慢」的行為。

有時「傲慢」的出現是一種「自卑」的補償,如果一個人不會為不如別人而覺得自卑,就不需要慢來欺瞞,有時則是很單純的邏輯思考上有些跳躍而形成的錯誤,像是老鳥不一定比小鳥會飛。我自己也常常不禁意地小小傲慢了一下,有時則會大大傲慢了一下下。但大多數的時間裡,我比較傾向是什麼就是什麼,如果錯了就改進,如果沒錯,或是沒被抓到犯錯,就矇混過去。

承認錯誤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不犯錯則是件更不容易的事情。我經常犯錯,而且還有許多可笑的錯誤。現在想著過去是如此,未來想著現在想必也是如此。嗯,要精進了。

2 意見:

At 2009年2月6日 清晨6:17 匿名 said...

"慢慢地竟慢了起來"我喜歡極了這個標題.
可能因昨天有機會聽更深入的一席話,今早張開眼睛時,腦海中忽然微妙地跳出一則很多年前打動我帶我進入宗教的經文~~如果世人到我這裡來,我必向他們顯明他們的弱點.我賦與世人弱點使他們得以謙卑;我對所有在我面前謙抑自己的人的恩典是充分的;因為...我必使軟弱的東西成為堅強"
經文引起我一些幾年前的回憶,也引發我再一波關於"慢"的思惟.

 
At 2009年2月6日 上午10:35 李志強 said...

聽起來這個賦予別人弱點的,竟是個不謙卑的存在呢!

人們往往會在這樣的存在之前偽裝,以尋求更多更大的恩典。

果真如此,無怪中國古語有云:「過謙者多詐,過默者藏奸。」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