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進入一人一故事劇場中觀看的經驗,扣除因為學習和實踐一人一故事劇場之後所形成的概念和批判意識,身為一個單純的一人一故事劇場觀眾,我如何看待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時的社會互動事件呢?

此刻依舊以WSLT的模型做為基礎,用來思考演員的觀點和觀眾的觀點的不同。對劇場觀眾而言,一場演出經常始於觀看,但對於互動式劇場而言,有可能並非如此,因為劇場可能始於互動。舉例而言,主持人在一開始可能會詢問觀眾來自何方,促進觀眾彼此之間的覺知,在演出之中,也可能邀請觀眾們彼此討論或分享。這一類的活動原則上不會在一場演出的過程中持續的進行,但是我們也可以為之另外設定一個符號(I)來表示這個過程。互動與分享在此地的差別是,互動是整體的相互分享,而分享則是說故事人的分享。

另一方面,有些劇團(如你說我演劇團)習慣在演出之後保留互動的時間,因此一場演出可能始於互動(I)同時也終於互動(I),但這兩項都不是必要的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呈現觀眾所經歷的一場演出(中刮號表示可以選擇的項目):

[互動I-[分享]]-觀看-……-[互動I]

於是劇場再次回到觀看開始,一旦觀看發生之後,主持人會開始引導或是邀請故事的分享,對於觀眾而言,便進入了一種內在的歷程,我們暫時以反思(R)來表示。在反思之後,觀眾可能決定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是感受,或是不分享,也有可能還在反思的過程中,就被其他觀眾的分享所打斷。在一次的觀看之後,可能發生的狀況如下:

觀看-反思-(分享|不分享)

如果決定不分享,那麼就直接回到觀看的過程。觀眾和演員不同,無需經歷轉化到舞台上呈現的歷程,但是反思卻是伴隨著觀看同時發生,也許,我們可以把觀看-反思綁在一起,只是一個故事呈現之後,反思將繼續進行。而且觀眾的觀看包括了觀看說故事人的分享、演員的聆聽和轉化。

如果決定分享,那麼觀眾就進入了另一種可能,這種歷程我們暫時稱之為說故事的過程(SP, storytelling process),而這個過程中,因為主持人或是其他因素的介入,也可能產生各式各樣的結果。分享之後的觀看和不分享的觀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縱使分享者的故事或感受可能和我一樣,但終究有著細微的差別--至少在致意時,演員不會看著我。

我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呈現這個過程:

說故事過程SP-觀看W'-反思R'-(分享S-[觀看W'])

因為是自己的故事,所以我們以觀看W'和反思R'來區隔,分享S'則是指說故事人在演出之後的回應,此時的回應絕大部份的狀況下不會再次演出。之後,說故事人重回觀眾的群體,再度回到一般的狀況。

所以,我們將整個過程連結在一起,就會得到下列的模型(大括號代表反複進行):

[互動-[分享]-]{觀看-反思-(分享:說故事過程SP-觀看W'-反思R'-[分享S'-[觀看W']]|不分享:其他人的分享S)-}觀看[-互動]

由這個模型來看,觀眾主要經歷的歷程為{觀看-反思-分享},而分享之中則分成三種,即他人的分享S、自己的分享SP和補充回應S'。如果一人一故事劇場具有療癒性,也許正在於{觀看-反思-分享}的循環之中。問題是,所謂的社會互動性究竟如何發生呢?

由於一場演出中常常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或是會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是故事,也因此所謂的互動如果不發生在特定的互動行為上,也許便得發生在{觀看-反思-分享}這個過程之中,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大部份的狀況是在觀看和反思,分享則是積極參與對話的行動。也因此我們也許可以這麼說,所謂一場好的社會互動性的演出,常常伴隨著觀眾積極的分享和參與,並且促成觀眾透過觀看和反思的過程而產生連結。

人們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透過別人的分享(無論與自己相同或是不同)而找到自己,並透過自己的分享而參與其中。劇場正是促成這件事情發生的媒介,這就是我身為一個觀眾對社會互動性的想像。

莫利諾(Moreno)的計量社會學(sociometry)特別強調與包含歸屬(inclusiveness)以及參與(participation)有關的問題。他認為,在每一個團體裡,成員之間有一種複雜發展的模式,這會使內涵與貢獻的程度放大或縮小,也因之影響了這個團體的生命力與效能。計量社會學探討了相互連接的系統與最大目標,並讓所有出席的參與者生氣蓬勃。

各種不同類型的團體--度假的、休閒的、地理的--常被稱為「社群」(communities)。在這個後工業時代裡,社群一詞被人渴望、濫用;對不認識街坊鄰居名字的人們而言,這個詞耳熟能詳。「社群」意指為何?我想,社群應該是一種「人群」的概念,這群人承認、評價、維持他們的連結關係與共通點。珍‧凡妮爾(Jean Vanier)為法國的殘障者設立一系列的團體家庭,將社群描述為「一群人們渴望將彼此聯繫在一起」。

這些特質可能實際地導向類似社團的創立,類似我先前提過的「成功的互動社會性事件」之必要:留心「歸屬」(inclusiveness),關照環境與組織,其設計也要符合目的。無論是在一個不間斷的情境或一個特定的事件裡,滿足了這些標準,就可以創立凡妮爾所說的社群--尋求認識彼此、聆聽彼此、記住並照顧彼此的一群人。~Jo Salas,《什麼是好的一人一故事劇場》

2 意見:

At 2009年5月17日 凌晨2:04 fin said...

非常棒的流程分析!
有種閱覽一人一故事劇場的人體解剖圖的感覺.
它把劇場脫去藝術之外,還脫去情感,對嗎?

Re「成功的互動社會性事件」之留心「歸屬」(inclusiveness),關照,設計,不知哪裡會有具體的資料?

 
At 2009年5月17日 晚上9:36 李志強 said...

很難說呢。

對某些人而言,藝術只是表皮,對另一些人來說,藝術可能是神髓。神髓是無法脫去的,而表層可以。

當我們使用某一種觀點來看待一場演出中的社會互動時,的確可能因為聚焦在某些面向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