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楊喚的童詩,也喜歡吳導的童詩,就像是上學期和下學期在新竹國小帶領表演與人文藝術課程時的心情一樣,都喜歡,但有很大的不同。下學期因為縮減一次上課的班級,同時改成三個小時(上學期是一次兩個班級六個小時),所以課程可以推進的深度較好。不過相對地這學期面臨呈現的壓力,所以我們必須在課堂中就為孩子們(或是老師們)做一些準備。所以,我們選擇了童詩做為素材。
楊喚的詩和吳導的詩不同。前者是大人寫的童詩,後者是小孩寫的童詩(選用的詩集是吳導九歲前的作品)。大人寫的童詩多了一分萃煉和關懷,因為不減童心之後,剩下的多是童心,卻可能依稀有著歲月的影子。小孩寫的童詩多了一分長大的期待,因為語文上少了一分成熟的雕琢,也許字詞尚不夠精煉,卻可能更貼近孩子的世界。
當然,每一次課程總有其目的。上學期的嘗試和下學期的嘗試不同,而我們也不斷地摸索。以童詩為架構,同時又希望能為孩子保留自由創造和想像的園地,並不容易。為此,瀏覽了不少童詩,選擇了楊喚和吳導。有幾首自己超喜歡的圖像詩,但考量一些其他的因素,決定割捨不用。
選擇意味著有取有捨,從楊喚到吳導意味著從大人的眼光轉移到孩子的眼光。問題在於一開始我沒有立即選擇吳導的詩,有一部份的擔心來自於吳導的詩太過「大人」。最終,我也發現,太過「大人」的擔心是部份正確的--正確的部份是孩子們要呈現這些元素的確需要更深化的練習,不正確的部份是某些孩子的內心真的很「大人」。
我們需要為孩子打開這扇門,讓他們知道,戲劇舞台有可能成為他們表述自己的方法。我們需要為自己打開這扇門,用孩子的方式看世界--現在的孩子和記憶中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老師和我們分享,一些上課坐不住的孩子,在戲劇課程中的表現非常良好,也很投入。我想這也許是長期以來的教學模式多在於視覺和聽覺,忽略了動覺的關係。看到孩子們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忽然想到了另一個有趣的命題,寫在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