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的部份是過年期間寫的,原本只放在Facebook上,今天決定寫完放在部落格,做為一種警醒。)

耳邊悠悠傳來慈經的樂音,一句熟悉的話語從心中升起:願眾生無敵意、無危險,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這眾生,包括自己、親人乃至一切的眾生。

二○一○年的某個晚上,在團練完之後,和夥伴討論起關於「愛」的問題。我說,其實很多人誤以為大愛就是要為很多人服務,但這並不是全部。大愛的另一個方向,有時是更重要的方向,是讓自我小一點。如果愛別人是分子,愛自己是分母,愛的人多一點,愛自己少一點,愛的比值就會變得很大很大,對我來說,這就是大愛的一種形式。

印順導師曾在《佛法是救世之光》上提到:「慈悲,即愛的無我的擴大。」大愛,在佛教徒的眼裡,即是慈悲的代名詞。真正的大愛,並不只是幫助很多人,同時還是「無我」的愛,換句說話,就是自我小一點,甚至到消融。而這就是佛法中的慈悲。

顯然,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又有人說,文化是文明在某個時間點的斷面,換句話說,文化會隨著時空演進而有所不同。所謂的保存文化,其本質即是抵抗文化隨時間消逝的過程。如同人會成長和衰亡一樣,文化的演進或是消逝,其實是自然的事情。然而如果演進或是消逝的過程,是刻意由外力強加而上,那麼是否能夠冠以愛之名,就很值得商榷了。

這是一個普遍性的課題。以愛之名所做的事情,小自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都不斷地在發生。如果能夠多聽聽不同的聲音,或許就會發現,打開視野才能更上一層樓。

最近,大家在討論大愛村事件。所謂的大愛村事件,指的即是慈濟在高雄杉林大愛園區的興建中,做了太多置入性行銷的事件,甚至讓人覺得主其事者侵略了部落原有的文化。

佛教團體和侵略二字連上關係,恐怕也算是稀有難得吧!又或者,大部分人比我溫和,只會使用不尊重這類的字眼。其實,我個人並不排斥透過集合式的方式提供受到災害影響的朋友一個可以穩定生活的家,但是總覺得如果能夠做得更好,就太棒了。

這是佛弟子精進的路程。

我覺得不抽煙不喝酒不吃檳榔是好的,畢竟家父就是因為抽煙喝酒得到咽喉癌而往生,但是諸如此類的事情,如果決定的過程中當事人都能夠充份參與,就會讓大家感覺更好。而這事實上這也是在風災之後,瑪納的夥伴所做的事情。我看著我的夥伴光是和每一位班員討論重建的歷程和要貸款多少錢,就足足快花兩個月的時間。

有時,我們想要爭取更高觀點的價值的實踐,卻忽略了受苦的人真實的困境。之前聽大陸的朋友介紹他們在川震時的工作,把復原當做建立公民參與公眾事務的培力過程,我就覺得很棒。他們連公共澡堂的開放時間,要收多少錢都要開會決定。

我不太清楚大愛村建置的過程如何操作,不過由「成效」來看,的確讓人感到有點心寒。我會接受「慈濟霸權」這個詞,是因為在石頭上刻上感激慈濟的文字,已經超過「救援」和「復原」的範疇了。究竟大愛村的「愛」,是愛慈濟還是愛原住民?

我深深相信,在效率的前方,有一種名之為等待的智慧;在布施的背後,有一種名之為無我的慈悲。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學習到很多。

附帶一提,去年有一些朋友看到了災區的民眾把別人辛苦煮的便當倒掉,非常地生氣。甚至一位雖然沒什麼錢,但每次發生災難都會捐款的長輩,這次決定不再捐款。大家看到了不珍惜,卻沒有看到布施者布施自己想要的,卻未必是接受者需要的。這叫做己所欲施於人,而非人所欲施於人。當然,也並非所有的布施都是好的,於自、他或是所為有所損害的布施,也會招來負面的結果。顯然,布施也需要智慧。

4 意見:

At 2010年3月24日 晚上9:48 匿名 said...

dear jester
just want u to know
i do see this article..
我很喜歡您分享的慈經:
祈願眾生無敵意、無危險,無精神的痛苦,無身體的痛苦。這眾生,包括自己、親人乃至一切的眾生。

滿懷感恩以及認真的祝福~!!

Ling :)

 
At 2010年3月25日 清晨7:21 李志強 said...

是否要把這篇放上網,也著實思索了許久。畢竟有許多佛教的朋友會看我的網誌。最終還是選擇把文章放上網,因為身為佛弟子,身為一個以原住民為主的社會企業的創業團隊一分子,同時身為關心社會的知識分子,無法不去思考、反省和批判。

「從謙卑做起,從感激出發。在歷史的洪流裡,一切的雕蟲小技都將被歲月所淹沒。」

 
At 2010年3月25日 中午12:01 匿名 said...

謝謝您,我相信能夠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本身就是件極其可貴的事。
前幾天在您的FB上看到您說的這句話,覺得很安心..終究,態度決定了許多的學習歷程,感恩!!

Ling :)

 
At 2010年3月25日 下午3:22 李志強 said...

Dear Ling,

謝謝。

加油囉!

Jester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