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趁著新家園團隊來台訪問之際,有機會在聚會的場合和曉明請益,談到經營的話題時,也提及錢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的問題。

在我看來,錢是一種交換的媒介,長期以來以物易物都是當場交換,但是有時某甲有急需,某乙又沒有需求時,以物易物的模式就會出現一些困擾,此時便很容易發展出某種中介的籌碼用以替代,而這個籌碼可能是借據,可能是貝殼,也可能是刀幣。換句話說,所謂的籌碼,即代表某種交換能力的暫存之處,這也就是「金錢」的本質。

由於金錢是因著這個因緣而存在,也因此如果不去交換,金錢就無用武之地。然後一旦交換的能力被具象化之後,其價值也隨著市場交易的行情而波動,於是產生了另一層次的交易價值(金融商品)。

直至目前為止,一切安好,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人們開始以錢為目標拚命地累積「財富」而忽略了金錢所存在的交換價值,真正的問題出在人們開始把一切的價值(不只是交換能力)以錢來衡量,並視為理所當然。

而這個問題發生在奠基於交易能力上的交易能力的商品(衍生性金融商品)中更形危險,這種疊床架屋的作法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造成全面的崩壞,這就是我對金融海嘯成因在架構上的理解。當然,金融海嘯有其政治(人們、治理與資源分配)和技術上的因素,可說是非常複雜,不過論究其根本,還得歸於人性。

第一次聽到衍生性金融商品約莫是在兩千年,當時在學習企業電子化的經營管理時,有一堂課是介紹金融避險工具,當時就覺得這種商品實在太神奇了。世界沒有憑白無故發生的「交換能力」,既然是交換,就至少涉及交換雙方,而某些避險工具怎麼看起來都像是一種零和的賭博--最慘的狀況就是一連串的風險成真(風暴來臨),最大的莊家(銀行)只好跑路。

金融風暴的發生,或多或少讓我們從新檢視金錢究竟是什麼。過去在非營利組織裡,我們有一群人力志工能夠協助我們。用以交換志工付出的,可能是願景或是自我實踐,也可能是天上的財富或是未來的幸福,無論是何者,都很好。然而經營社會企業時,就不得不進一步思考,究竟是為何而戰,為誰而戰。如果是為了需要錢來做某些公益,那麼直接去賺錢就可以了,賺了錢再回來協助公益;如果是為了公益的永續經營,那麼如何交換到足夠的資源來支撐公益的推動(自給自足),就成為行動的主要方針。這兩個方針對於創業投資者和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者而言,或許正巧站在不同的方向,而且實務的操作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如果不察,就容易誤入一廂情願的陷阱之中--當然,還是有兩全齊美的方式。

不過在這個世界裡,錢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交換工具,如果沒有錢,就沒有辦法交學費、營養午餐費、健保費……如果沒有錢,就沒有辦法在社會上過一個還「可以」的生活。說實話,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腳步已經「進步」到這裡,如果視而不見,也只能選擇離群索居一途了--就算是躲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不也得出外交換嗎?

回到自己,人活在世界,除了活著之外,同時也是一種交換。每一刻我們都在呼吸,我們都在心跳,我們都在和世間交換,並以交換維生。我們的一生也是一種交換,年幼時受到的照顧,年長時同樣照顧別人,我們要為活著而貢獻我們所能,那是活著的價值。我們應該交換更多的錢,還是為了交換一個更適合交換的未來,反應在我們的行動裡,就成為環保、反戰、除貧、社會福利等等的工作。

難道我們不該為了日常生活的呼吸品質而付出一些代價?難道我們不該為了孩子們留下更好的未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抽煙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一讓,我們對環境也將會更友善。我想,這也無需和其他人比較,任何一點良善的行為都將受到嘉許與祝福。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