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主持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演出時,都習慣由流動塑像開始整場演出。對我來說,這麼做有許多原因。首先,協助演員熱身。雖然在演出之前,我們會做一些熱身的功課,同時開場時也會有一段回到演員自己的演出,但為別人服務、熟悉今天的觀眾和氛圍,重新連結演員之間的默契,仍然需要一點點的暖身來協助。

除此之外,這同時是一種對觀眾的邀請。邀請觀眾分享他自己的感受,並讓感受一次一次重覆在舞台上。

重覆和重演,都是一種儀式化的過程。

我的一人一故事劇場之路,是從流動塑像開始。在一般的初階工作坊中,約莫只能學習到幾個簡單的形式,像是流動塑像、轉型塑像、一對對和定格等等。近幾年,三句話在台灣的一人一故事劇場演出變得頻繁,雖然三句話很簡單,也很容易呈現,但對我而言,三個獨演之間,少了一點相互呼應的默契--也許,這正是三句話比較簡單的原因之一。

流動塑像也是最有力量的形式,對我來說,只要是聚焦在情緒或是感受上,所有的演出皆可用流動塑像來呈現。當然,這並不減損一對對在衝突上的戲劇張力,或是自由發揮在故事上的呈現。

對演員來說,流動塑像是基礎中的基礎,既沒有不能演的流動塑像,也沒有演不好的流動塑像。也許有其他的形式更適合於當時的情境,不過這不能算是無法用流動塑像演出的藉口--如果這算是藉口的話,那麼在沒有三句話、敘事者V、四元素的年代裡,一人一故事劇場怎麼服務別人呢?

一場演出的開始,會採用較短的形式來服務觀眾,像是流動塑像、轉型塑像、一對對、定格、三句話等等,這樣的方式多多少少是為了替整場演出的參與者(包括演員和觀眾)預做準備,以便迎接更深入的故事,同時也促進分享和參與,以免一開始的一個大的故事影響到整場演出的進行。不過有些時候從演出一開始就會有人強烈表達想要說一個故事的意願,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捨棄故事的需求而採用較簡短的形式呢?

這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許一個老練的主持人能掌控所有的情況,對我而言,如果演員是準備好的,觀眾的狀況也是適合的,我會選擇一個最適當的形式,包括我最喜歡的大合唱,或是四元素等等形式。但是如果觀眾的狀況並不這麼適宜,我會傾向為觀眾多做準備。至於專業的演員則不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遇到一個故事,一個值得演出的故事,那麼有沒有可能既顧及觀眾的準備,又同時回應故事的需求呢?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雞尾酒。雞尾酒出現有一個傳說,相傳一位紳士帶著朋友到一家用雞毛做裝飾的酒店喝酒,微醉之下點了一杯「雞尾」酒,女服務生為了不讓紳士喝醉而出糗,就隨意混合幾種酒加水沖淡,並在杯旁貼上雞毛裝飾。也因此雞尾酒具有以下的特色:是酒、是容易入口的酒、調合了不同的酒、具有額外的藝術性、雞尾酒有自己的故事。

為客人準備最適合的酒是酒保的責任,如果一開始客人就要點一杯烈酒,酒保或許會推薦以烈酒為基底的雞尾酒。同理,如果一場演出的開始出現了一個「大」的故事,主持人是否有相應的雞尾酒可以提供呢?

以流動塑像為基底的雞尾酒包括:流動塑像加流動塑像、流動塑像加自由發揮、流動塑像加大合唱、流動塑像加三句話、流動塑像加敘事者V……

嗯,看起來還是有很多可以品嚐的方法呢!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