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聆聽褚士瑩分享「弄曼」經驗的心得筆記)

七月七日的晚上,我到了政大公企中心聆聽褚士瑩先生的分享。這是一場由政治大學NPO-EMBA平台、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EMBA校友會、公企中心合辦的演講,主題是「國際投援助.弄曼創生機」。然而這種演講的主題並非聚焦在弄曼上,我覺得更像是「如何更好的愛這個世界」的心得分享。

演講一開始,在等待來賓陸續進場時,褚士瑩先播放了《正義》一書的影片第二講的一小段,在這段課程影片中,帶出接下來他會提到的「損益分析」的概念。

這場演講的主軸,褚士瑩先生設定在先從NGO最主要的三項業務開始談起。簡單分享如下:

一、賑災

賑災業務對大眾涉及捐款和物資,對組織以及募集和發放的工作。然而一般而言,對發放大家較無系統和專業上的訓練。

例子一:舊衣回收在非洲

當大家把衣服捐給NGO,整理好送到非洲之後,這些衣服將提供給社區貧窮線(日所得於一美金)以下的社區民眾,以便讓他們能夠把資源用在改善生活的其他面向。一般的發放方式就是送給他們,可是這樣的作法,卻有可能造成拿到不同衣服的人彼此的不愉快,甚至會猜忌某甲是否和NGO的人比較熟。這反而會造成社區家庭的分裂,甚至對NGO工作人員的不信任。

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褚士瑩分享的方法是由NGO開設一家服飾店,每件衣服統一定價在當地日平均所得工資的1/3。這不貴但得有所付出,並由購買者自行選擇的方式,可以避免因發放不公所造成的困擾,同時,也讓得到的人有相對應的付出,並更懂得珍惜。更進一步,僱用當地人,也可以提供社區民眾就業,並為未來的創業做養成。

這種作法會招來某種負面的評價:「你怎麼可以賺錢?」

依褚士瑩的觀點,如果這樣能夠更好的達成使命,為什麼不能呢?

例子二:納吉斯風災捐贈物資

當年在納吉斯風災時,預估有數十萬人死亡,緬甸政府不讓外國組織進入救災,連本地人也不允許。當時風災造成的人命財產傷亡慘重,而且造成土地鹽化等,影響後續復原工作。

一般而言,救援物資送進災區,常常是空投和卡車運送的方法。空投像是你丟我撿,而卡車運送常常會有災民去搶,先搶了來看有沒有用,褚士瑩比喻就像是福袋一樣。當時國際援助緬甸的物資,據某些人的形容,災民不知道那是要給他們的,許多東西直至今日都堆在某處。甚至媒體拍攝完之後,民眾會把這些物資交回。

難道發送沒有更好的方法?

褚士瑩分享,當時他在地的朋友秘密連繫一些人,然後想辦法打通層層關卡,在某月某日時一群人一起進入災區,把各自準備的救災物資堆起來,例如罐頭堆成罐頭塔,然後送的人站在物資的前面。災民來時,一人只限領一樣,捐助者會跪在地上,雙手高舉過頭,把物資送給災民,就像是緬甸傳統的「供僧」儀式一樣。

是否有不一樣的發放方式呢?褚士瑩問。

二、濟弱/扶貧

濟弱扶貧業務,諸如獎學金,認養,或是定期定額捐款等等,是NGO組織常常處理的主要工作之一。這些資助發展的資源,有時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例子三:孤兒獎學金

為了提供孤兒念書所提供的孤兒獎學金,例如一學期三千台幣,在執行時遇到了一些困難。首先,當地人不知道何謂獎學金,也不接受無償的所得。要他們交換很OK,但要他們接受一筆獎學金,他們不相信也不接受。這是第一個困難。

第二個困難是,當地有所謂的假孤兒。這些孤兒原本是有家的,但是由於部落內戰,常常會徵各家戶的子弟兵,也許就像花木蘭的時代一樣。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被送上戰場,家長有時會把孩子送到城中扮成孤兒。對NGO而言,這些是有真實需求但卻資格不符的孩子。對於專款專用會是一項責信上的挑戰。

第三個困難是對獎學金的運用,如何才是有益於孩子的學習,各方有不同的見解。有些家長拿到獎學金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還高利貸。因為不還錢搞不好明天就家破人亡,孩子能不能念書已經是次要的問題了。有些家庭則認為,世間能翻身的方式唯有簽賭,因此就用獎學金去為孩子簽賭。

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

褚士瑩提到了一種做法。在理解了各地不同的狀況和需求之後,他們把獎學金的總額,例如一個學校一百個獎學金一個人一百美金,合計一萬美金,交給學校處理。並且告訴學校,如果這筆獎學金只能有這一次,如何才是最好的運用方式,能夠協助學生學習呢?

某個學校思考到付出不老師的薪資,會讓老師留不下來。然而老師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知識來源,因此要想辦法讓老師留下來,也就是得先要付出老師的薪資。於是他們用這筆錢去做菜園,由學生和老師一起種植,然後把菜在早上拿到市場去賣,賣的錢給老師當薪資。這樣子老師有了穩定的收入,就能夠留下來,而且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連繫。

另一方面,褚士瑩分享在當地當老師的人常常是未婚少女,為了「積功德」能嫁個好人家才來當老師,自己的學習常常不足。另一方面學校卻要求不要幫老師培訓,以免老師能力變好,反而跑去更好的地方。自從有了菜園之後,老師留下來的動機相對變強,因為其他的學校沒有菜園。

問題是,這樣的方法會挑戰專款專用和對認養人的承諾。

例子四、營養午餐

另一個經常看到的例子是營養午餐。然而營養午餐也造成了另外的困難。有時,營養午餐提供的內容遠超過其他人日常生活的水平,甚至一餐的錢就超過原先家庭一日食糧的總需。這會讓有營養午餐的孩子,最後反而變成一天只能吃這一餐--因為回家之後,節省下來的錢要供家裡其他的人吃飯,自己反而不能吃了。另外,如果這樣的援助撤出之後怎麼辦?供應他們自己負擔不起的東西,是個好的選擇嗎?

褚士瑩分享了另外一個學校所遇到的困難。這個學校的學生來自較遠的區域,孩子可能一天要走三個小時的路程來上學,然後很累,白天只好在學校打盹。放學後再走山路三個小時回家。這個學校因此決定用一萬美金來買一台很破舊但仍能使用的交通車。然而交通車的費用還少一半,因此學校承諾會自己募足。最後,學校有了一台交通車,而這台車能接送學生上下學。在學生上學期間,這台車就成為村落裡的計程車,還可以賺一些錢來維持,成為學校的生財工具。

問題依然是,捐款人認同這種作法嗎?

三、社區總體營造

社造是NGO的另一項主要業務。這部份包括倡議、信託、培力社區組織(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等等。有時,我們的社造工作和社區之間,會產生一些無法銜接之處。有時運用提供資源所觸發的社區營造,甚至會面臨有錢餵養,沒有錢就死掉的窘境。

例子五、內蒙古造林

某個美國的鞋廠,透過日本的NGO組織在內蒙古造林。某個原因是因為鞋廠老闆覺得皮革業是一個高污染產業,主要的生產地在中國,因此希望能夠回饋一下這裡的土地。在當地要種一百萬棵樹,以樹的存活率50%計算,就是要種兩百萬棵。組織僱用了當地的居民領工資來種樹。然而當褚士瑩一群志工到了當地時,工人們聽到他們來當志工,不拿一分一毫還自拋腰包造飛機來,便笑他們,並說:「就算少一毛的工資,我也不來工作。」

褚士瑩反思,這樣的工作真的是機構要的嗎?這件事和社區居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這家鞋廠近期已被收購,新的老闆如果不持續這個計劃,那花了十年種的樹,有可能一年就死光光了,這樣的社造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褚士瑩問大家有沒有更好的做法。一位參與者分享,如果提供和這些樹的存活可以共生的經濟作物,也許居民就會努力讓樹活著。

褚士瑩分享了某紙廠身為一個企業的作法。某紙廠並不像一般的做法,先向政府租自然林,然後改作人工林,再輪植輪砍,不斷地生產樹木,而是和農民協議,在他們的農地旁的土地上,請農民改種造紙樹木做為防風林之用,每兩年就來向農民收購這些樹。這麼一來,農民有了多一筆的收入,而紙廠也不用多花錢去承租土地。雖然某紙廠是企業,但是這種作法NGO也許可以參考。

例子六、米之神基金會

米之神基金會的CEO是富家子弟,每年光靠佃租就可以生活無虞。但是他覺得這樣農民永不能翻身,因此成立了米之神基金會,其農夫學校研發出低於慣行農法稻米一半的成本,可以種出有機米的農法,並教導給農民。有機稻米的經濟價值高於慣行農法的稻米,成本更低,相對就更有競爭力,然而結果卻是遠處的人(如台灣的基金會)都派人來學習,反而附近的農民不要學。他們說:「我就是沒有辦法接受不灑農藥。」

自己成功了,反而無法感動他人,這是我們社造要做的事情嗎?

褚士瑩反思,在台灣,很多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然而台灣的居民能吃多少鳳梨酥?洗多少手工香皂呢?如果沒有差異,就無法生存。再則,如何讓農民無論如何一定要做,一定要參與,並在在組織撤出之前,建立自行運轉的機制,才不會造成組織一離開,原有的計劃就付諸流水的結局。

褚士瑩總結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包括:

一、自給自足:讓募款變成一次性的需求

二、追求利潤:利潤在於合理分配,不在於極大化

三、損益分析:經營原則與商業效率的反覆練習

之後,褚士瑩給NGO一些提醒:

一、成功的定義:在開始之初,最重要的是如何定義成功?褚士瑩分享了一個例子,某單位要捐一百台車,但是這一百台車礙於法規無法上路,另一種車可上路,但貴一倍。最終,該單位捐了一百台無用武之地的車,而且三年之內還不能賣掉。收車機構在收車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件事了,只能等三年之後把車便宜賣掉,因為他們無法開車上路(要稅)。問題正是:難道所謂的成功就是捐一百台車嗎?成功的質與量如何定義和選擇?

二、想要want VS 需要need:當我們提供服務是,究竟是滿足我們的想要,還是他人真正的需要?

三、對捐助者:社會的長期負擔。褚士瑩認為,如果一筆捐助能夠產生轉動,那麼後續的捐助就可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如某些新的對象,或是真正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當經濟不景氣時,常常第一個減少的開支就是捐款。

四、對社區/在地CBO:經費化、預算化。一旦我們提供的資源對在地或是社區變成了經費或是預算的核銷,意義就小了。

五、「天然資源」:對某些國家而言,國民的貧窮是天然資源,需要好好保護。因此國家愈來愈窮,反而可以得到愈來愈多的資源。甚至有些地區60-70%的總收入來自於外界的援助。我們需要思考這個邏輯。

接下來在Q&A的時間裡,褚士瑩也分享了一些有趣的點子。累了,另篇文章分享囉。

2 意見:

At 2011年7月9日 上午10:05 Janet said...

這篇太好了!請問,可以藉轉貼到我的BLOG上面嗎?謝謝!

 
At 2011年7月9日 上午11:24 李志強 said...

嗯……有點在「販售」褚士瑩的感覺^_^,我想應該OK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