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

上星期接受輔大生命力新聞的記者訪問,問到了關於感動的問題。有時覺得,是不是自己老了,還是一人一故事劇場太過「感性」,總覺得做一人一故事劇場之後,感動的時刻變多了。

常常,感動會成為一種助力,但太多的感動卻會變成阻力。一旦為了追求感動而做或是看一人一故事劇場,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沒有感動就會難過這種奇怪的漩渦裡。

小伃分享了他的感動,提到了家長和老師在為孩子做一人一故事劇場時,在舞台上學會用孩子的眼光而不是大人具有批判性的眼光去呈現孩子的感受。唯有孩子們明白大人是真正用心在傾聽,尊重並接納他們說的一切,才會願意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有時,我們會不小心在舞台上批判他人,特別是批判說故事人,這將帶來很大的危險。另一方面,當我們遵循說故事人的信念而批判他人時,我們又能做到多少呢?如果我們少做了一點,那是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到,無法完全同理還是因為我們在骨子裡也批判著他的批判?

劇團成立這幾年來,我一直有種感覺,雖然我們的演出在藝術性方面的確有待加強,但是至少不會做得太過,至少我們很尊重說故事人和他的信念,至少我們本著最真誠的心去服務他人。但近來有一種奇特的趨勢正在發生,一旦我們開始在藝術性上希望多做探索時,我們一小不心就失去了原有的特質。我們正為了強化四十分而失去六十分。(請參見〈ㄟ……那不是我的故事〉)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可是只要有一兩個人強加了自己的感受進去,舞台行動的動機就會變得完全不同。然後,就演出了一場說故事人覺得不是他的故事的故事。我明白,這是一個歷程,從此處出發跨越到另一個階段時必然會遭遇的搖擺。

從這段日子的團練中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努力地去嘗試,卻未必能得到好的結果。我常常在想,這幾年參加的工作坊,有時會學習到一些新的概念和技術,但常常只是重複學習初階工作坊時老師教的觀念。

那天,一位夥伴在第一次當主持人的演出之前重新翻閱了《即興真實人生》的相關章節,事後分享了這些都是最近國外導師工作坊一再強調的事情。我有時候真的覺得,是我們太不用功,才會讓自己的技術無法增長,才會讓我們探究更高更新的領域時無法站穩腳步。但後來才發現,有些事情一定得到經歷過某些情境才可能理解。

這需要時間。只是如果丟失的比留下的更多,那麼時間再長,不過也只是漸漸地遺忘罷了。

2 意見:

At 2009年12月22日 下午4:47 fin said...

忽然想起來很久很久以前用過"修正",後來就再也沒用過了.

 
At 2009年12月22日 下午5:07 李志強 said...

聽說使用修正會讓演員很難過呢。

其實有時候是說故事人沒有說出來,有些人則不建議使用修正。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