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Comics--the invisible art》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漫畫理論著作,而其本身也是一本漫畫。書中提到了許多有趣的觀點,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就是作者評析漫畫的閱讀方式,在每一格漫畫間,需要讀者的填補,才能順利完成漫畫的敘事(這其實也是一種完形的概念)。這種情形不禁讓我想到一人一故事劇場中「定格」這個形式。

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到,在每一格之間的連結(作者稱之為panel-to-panel transitions),約可以分成六種模式(p70-72):

1. moment-to-moment(由某個時間點到下一個時間點):時間序的排列方法,就像是月亮的運行軌跡。

2. action-to-action(由某個動作點到另一個動作):同一個主體(subject)動作的連結過程,例如棒球選手揮棒,然後打擊出去。

3. subject-to-subject(由某個主體到另一個主體):同一個場景內(scene),不同的主體狀況,例如發生兇殺案,然後下一格是帶著月亮和哀嚎聲的街道全景。

4. scene-to-scene(由某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在時間或是空間上有意義的移動的不同場景,例如十年前十年後,同一個時間的台灣、紐約等等。

5. aspect-to-aspect(由某個觀點至另一個觀點):針對一個地點、想法或是情緒氛圍,使用一個移動的視點來描述。例如在舞會中,杯盤狼籍之後,接一群歡樂的人。

6. non-sequitur(沒有關連):在兩格之間沒有明確的邏輯關連。

有趣的地方是,作者比較了美國主流的漫畫和日本的漫畫之後,發現美國的漫畫常以2-4類為主,某些漫畫和日本漫畫則1-5都有使用。作者分析了一些可能性,並認為在東西方之間存在著很根本性的差異(p80)。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以前有人分析西方人和東方人表達上的不同畫了一幅有趣的畫,我試著用我自己的印象再畫一張示意圖:

基本上西方人陳述時多直來直往,在文學作品中雖有修飾,但仍有一個明顯的脈絡可尋,猶太人說話則會跳開來,然後再拉回正軌(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原住民朋友其實說話有時也有這種跳躍的習慣),日本人則是拐彎抹角說了半天,然後還是很難懂(想想日文的句尾變化就能理解為何有這樣的看法了)。

這當然是一種跨張的比喻,不過在這兒討論不同的連結方式,重點並非是為強調東西方的差異,而是希望透過這些不同的可能,在定格的表現上尋找更多元的模式。

在定格的分幕上,我們常常會使用「時間連結」或「場景連結」,這是比較容易操作而且具有邏輯性的呈現方法。無論對於演員、觀眾或是主持人而言,這種方法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然而在這樣的定格呈現中,卻常常會出現一致化的傾向:演員的位置固定不變、眾演員表達的內容相仿、每一回的定格手法差別不大。如果我們可以在過程中穿插著不同的連結方法,說不定可以改變這樣的傾向。例如,在一連串依時間排列的事件中加入不同的觀點或是主體,協助演員移動位置或是創造不同的可能。

有時我們為了縮短演出的時間,會使用定格這一類的形式來簡化故事。如果能夠運用不同的連結技巧,相信能夠讓演出更有力量。此時主持人便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以下標題為例,在一頁頁的演出中,由於演員可以互動說話,因此主持人下標題時可以很簡單,像是「回到家之後」,或是「當他想起某件事情時」,但是定格的標題則被要求明確,甚至可以說是帶著一點下結論的味道。

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定格和漫畫相比,在本質上自然不同。例如,漫畫雖是畫格的連結,但基於是平面的內容,可以反覆閱讀,讀者也可以調整其閱讀的速率,但定格則否。另一方面,在定格演出之前,說故事人已經把故事陳述完畢,因此理論上所有的演員和觀眾都已經知道故事的內容,如果只是簡單地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演,觀眾的感受性也許會被減弱。最後,定格中演員不能說話,並且必須在短時間內即興呈現畫面,挑戰著演員彼此的合作和反應的能力。

不過正由於人們說話原本就具有不同的模式,也因此主持人可以就說故事人陳述的方式來尋找定格不同呈現的可能性。例如,如果說故事人分享「外頭的世界好像不曾因為自己的生氣而改變」時,就有可能依照不同的觀點或是場景來呈現這個對照的畫面(例如主角生氣之後,緊接著外在世界一片祥和)。

以上六種模式是一種可能的參考架構,但不一定全然適用於定格。有時需要大量使用模式5或模式6,也許拼貼會更為合適。最終,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呈現,還是得回到說故事人的真實上。一切的努力,也只是為了送出這份寶貴的禮物而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