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playback是重現故事,但在playback的演出中,有時也會碰到一些難以「啟齒」或是「呈現」的故事情境,像是創傷的記憶和恐怖的夢魘等等,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某種「創作」。在這類情況下,主持人也許會嚐試選擇使用較具藝術性的形式,像是四元素、敘事者V或是大合唱,但也可能只是選擇自由發揮或是流動塑像這類常見的形式,然而無論那種形式,演員都得有即興創作的能力。
這兒介紹咱們老祖宗創作的幾種方法,可以協助我們在舞台上進行即興創作,那就是六義中的「賦、比、興」。
所謂的賦,就是「敷陳其事」,簡單的說,就是詳細的描述。比是「指物譬喻」,利用已存在的事物來比喻。而興則是「借物起興」,由某個事物為出發點,開展新的想法。
這三種方式也代表著不同的思維方向,賦是設定好範圍,仔細的描述、分解、向下,而興是設定好起點,由此處向外、向上、向旁開展,比則是尋找已知的事物加以比對。
在Playback中,「賦」代表的意思是真實呈現,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把說故事者沒有說的事演出來而不會超過,需要準確地拿捏分寸。而「比」則是「換個方式表達」,是演出時藝術性的重要元素。對於某些特殊的情境或是感觸,透過各種比喻的方式,除了能夠避免尷尬或是某些呈現上的困擾,對說故事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照顧。「興」則是指由此事引發的更深層意涵。例如家庭中父子吵架的故事,其背後可能隱藏著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轉變、大環境政治經濟的變化,甚至是自古以來人類記憶深處的共業。換句話說,一個故事除了原本發生的事件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層次。
「賦、比、興」除了可以形容Playback的幾個面向之外,同時也是演出時的好幫手。比喻是最常用的方法,例如用「冬天來了,夏天走了」的寒冷感覺代表現在的困境,但「春天不遠」,仍值得期待。或是「人在船上,漂泊無依」表示對未來的徬徨,「孤獨的鳥」呈現一個人的孤單,而影子則代表內心的不安或負擔。
在「四元素」的詩元素中,如果覺得即興作詩太難,「賦、比、興」會是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細分故事的重點,或由故事的某個人事物開始,也可以尋找相關的比喻來說明。雖說如此,有了好的工具,也要有好的材料,不然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說到這裡,立刻就來「賦、比、興」一下吧!
你說最近的距離叫相思,就像牛郎織女,身在銀河兩端,心卻繫在一起;
我說最遠的距離叫相思,就像身後背影,形似緊緊相依,心卻遙不可及。
這次參加Playback Theatre進階工作坊,Voronica老師曾針對故事的不同層次,進行說明與演練。當然,故事的層次可能很多元,也可能很深沈。每個不同的故事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但一般來說,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成四個層次:真實事件的層次、社會文化的層次、政治資源的層次以及人類共同記憶的層次。
假設說故事者給了一個有關小男孩的故事:因為他不想上學,所以跑到外面去打工,後來遇到了壞人騙他,還好被一個好心的工友老伯所救,小男孩受到工友老伯的鼓勵,後來很努力的學習工藝,成為一流的藝術家。(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世界真奇妙!)
故事的第一個層次,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件。有小男孩、壞人、老伯,也許還有家長或是學校老師、同學等等。
故事除了真實發生的事件之外,更深一層思考,也許還隱藏著社會文化某些獨特的現象。像是中輟生、學生的社會安全問題、社會的價值觀--認為念書才是王者之道等等。這是社會文化的層面,也就是塑造這個故事發生的層次。
另外,也許這個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同樣的問題發生在許多的地方,在這背後可能有更大的一隻手,也許是升學主義的政策不當、也許是失業率升高造成流浪漢增加,社會不安定等等。因此,故事的背後也許還有著政治的、經濟的、科技的甚至法理的層面。這個層次中,也許存在著更大的意象,尤其是在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關係上。
最後,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在需要時伸出援手的溫暖,奮發向上的故事等等,這個層次可能和人類共同的記憶有關,那是一種神秘的,共通的,身而為人具有的特質和印象。也許有人會想起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也許有人會想起祖先開拓疆土故事。而這個層次常常會比較抽象化、因此也常帶有許多比喻。
在Playback演出的過程中,可以用拼貼(Collage)形式,或是任何形式來呈現故事不同層面的意義。在演出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故事的任一層面為主體,而不限於一定要呈現那些真實發生的事件。
記得這次工作坊中,曾分組針對不同的故事層次做練習,我發現只要掌握住故事的核心,說故事的人對於有象徵意義的呈現,很容易產生共鳴或特別的體會。
原來,當我們提高了視野,故事也可以這麼大!
2005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聖誕節。由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連續三天參加了Voronica老師的Playback的工作坊。
由於這次參加的學員,主要是劇團的成員,因此除了學習和研討之外,還兼具交流以及觀摩的功能。不過很可惜的,因為我們團裡的伙伴都很忙碌,有兩位參加前一梯次的個人進階工作坊,這一梯次只有副團長阿坤和我參加,團長大人無法來,真是可惜!
一開始,Voronica老師針對主持人、樂師和演員這三個不同的位置,邀請每位學員表達自己的喜好。我覺得最舒適的位置是「樂師」(只有我一個人),最有興趣的位置是「演員」(只有兩個人),而挑戰最大的則是「主持人」。然而其他伙伴們的狀況卻是:最容易的位置是演員,有興趣當樂師和主持人的相當,而挑戰最大的,竟是樂師,其次是主持人和演員。
Voronica老師針對我們大家的需求,對課程的安排做了一些調整。而此次的工作坊中,我除了學到三個新的形式--敘述者V,拼貼和偶戲Playback--之外,對於故事的層次和連結,也有更深的認識。
最後的演出分成兩組,我和阿坤選擇了不同組別。在選擇主持人時,阿坤和我都拒絕了小魚老師熱心的推薦,我知道阿坤很想當樂師,而我覺得有機會應該讓給別人嚐試。阿坤一如往昔的向他最有興趣的樂師挑戰,而我竟然跟隨阿坤,也選擇當樂師。其實我們組裡還有兩位伙伴想嚐試,我也打算有機會應該上台演出,於是和伙伴們討論可以中途換手,後來因為演出現場的一些因素,結果由我一個人獨立做完,真是謝謝他們的成全--因為後來的故事太沈重,演員們紛紛不支倒地,所以他們義無反顧地上台替換,無暇他顧。
這次的演出,阿坤的表現很棒,後來才知道,他竟是第一次在正式演出中擔任樂師--因為過去我們團演出時,樂師的位置都禮讓給了我,真是不好意思啊!阿坤!對不起!也謝謝你。下次我就不做樂師了。
在阿坤的演出過程中,遇到了他不熟悉的「三句話」形式。我一開始有點替阿坤擔心,雖然我們團裡也練習過,但是三句話的樂師很特別,每一句話建議使用一項不同的樂器。阿坤並沒有照這個建議,而使用了四項樂器,不過整個演出卻十分成功:這也讓我思考著,儀式和自發性究竟何者重要,在這個情況下,有些建議其實不必太過拘泥才是。
後來在回新竹的途中,也和阿坤討論了有關此次的樂師經驗,我們共同覺得,我們做太多了,也許還能更精簡、更有效的演出。
對我而言,這次的樂師經驗也很特別。在一個關於噩夢的故事裡,我腦海突然浮現了周華健的「怕黑」,後來又浮現了「母親像月亮一樣」,於是我以「怕黑」中的一段歌曲開場,再加上「母親像月亮一樣」做插曲。結尾時兩位演主角的演員們抱在一起,而其他三位伙伴以布的方式塑造了完美的場景和氛圍,於是台上台下開始淚如雨下,一發不可收拾。
接下來的兩個故事,也許是因為受到現場氛圍的影響,連續出現了父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還好我們的兩位主持人英明,選擇了敘事者V和一頁頁的形式,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玩下去。敘事者V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嚐試,因為我從來沒有做過這個形式的樂師。為了能夠配合演出,我全神貫注地看著演員們的表演,並以音效強化演員們的呈現,結果竟然發揮了很好的效果。最後結尾的拼貼形式,也是我第一次的嚐試,除了強化的音效之外,樂師還兼具過場的作用。由於先前的嚐試有了不錯的效果,我也試著用更多的樂器來輔助演出的進行。謝幕那一刻,當流著淚的觀眾,看著含著淚的主持人、演員以及如釋重負的我,實在很感動。
事後想起,我當時運用的方法,正是我在學習影片剪擷時,配音的後製技巧。也因此,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連結,也許可以針對樂師的幾個主要任務:演出、過場和配樂,建立一套可以參考的方法。
這一次的演出,我也做了一回很忙碌的樂師--我並不是忙著製造聲音,而是忙著看著舞台,等待出手的最佳時機。什麼是這個最佳時機呢?在過去,我會為了說故事的人和協助伙伴而做,這一次,我為觀眾多做了一些--就像是影片的配樂工作一樣。而我也正在思考著,下一次,是否要為主持人接續整個演出過程而更精準的拿捏,雖然這並非是樂師的第一任務,但是演出過程中,樂師某個程度上代替著主持人的一部份功能(如協助結束),卻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實。
對於我而言,這個連結才剛發生,還有許多要嚐試和學習的地方。剛好團裡也有其他伙伴想挑戰樂師這個角色,我想或許有機會設計一些訓練,把這個經驗分享給大家。下一回,我可以挑戰其他更多不同的位置。
樂師,還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啊!
在Playback的演出中,樂師的角色非常有趣:有時是氣氛的營造者,有時是形式的輔助者,有時成為表演者,但有時樂師卻隱藏起來。
接連著「樂師--過場」中提到樂師所扮演的「過場」角色,這次來談談樂師如何進行演出中音效的「配樂」工作。
首先,什麼時候樂師是在做配樂這件事情呢?就我個人的想法,當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有肢體或是對話,此時樂師的角色,就像是幫電影的場景做配樂。
這樣的說法有點兒奇怪,樂師本來不就應該是在做配樂的工作啊?
這樣說的原因是,有些時候樂師是舞台上唯一的「演員」,例如自由發揮(或稱故事、角色扮演)型式的開場,或是四元素(此時樂師是由演員擔任)的音樂元素。而另一方面,有時樂師也擔任過場的工作,此時「儀式」所佔的比例較重。扣除這兩者,樂師的角色比較像是搭配台上演員共同演出。
為了搭配舞台上演員的演出,如何運用聲音、樂器和其他工具來製造適當的「音樂」和「音效」,就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影片的配樂中,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分成:對白,旁白,環境音(現場音),雜訊,背景音樂,音效等等。在Playback的演出中,大部份的時候,對白都發生在舞台上,只有極少的機會,演員會嘗試用和樂師對話的方式,來製造效果。因此,樂師能夠提供的,大概就是現場音,背景音樂和音效這幾個項目。
這些不同的聲音有重要性之別,平常的狀況下,對白和旁白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需最清楚洪亮,接下來可能是重要時刻的音效,然後是背景音樂和環境音,最後,雜訊則是必需去除的聲音。有時需要環境音來塑造或影響氛圍,此時環境音會放大(如森林中恐怖的感覺)。
一旦排列好各種聲音的重要性,樂師就容易掌握分寸。當演員在對話時,配樂的音量要降低,甚至無聲。而在舞台上出現不必要的沈默時,樂師則要適時的放大環境音,協助故事演出的進行。
在認識音量的控制之後,什麼時候要製造音效呢?
音效要出現在能夠加值的地方。舉例而言,故事情節的轉折處、結尾的定鏡、隨著演員肢體延展都是很好的時間點。
Playback的演出中,如何掌握核心的要素,是個大學問,因此精簡演出,用詞和音樂,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是每個參與者需要學習的重點。同樣的道理,樂師如何精簡地使用音樂,也是個大課題。正所謂: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得少不如說得巧。其實每一次參加工作坊,在這一件事上都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後,來談談序曲和背景音樂。
自由發揮(故事)時,演員有一段時間準備,此時樂師要用音樂塑造氣氛,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很特別的序曲或是主題曲。如果有一首合適的歌曲,將會是種省力的方法。運用歌曲時,和所有即興的表演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改歌詞、拼貼歌曲、即興創作都可以。當然,要照顧到故事和藝術性質,不能讓演員無法順利演出,或造成觀眾的反感。
背景音樂在這兒是指演出時發生的音樂,像我常用《甜蜜的家庭》、《生日快樂歌》,只要一唱,大家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背景音樂和序曲不同,要注意不能壓迫到演出的對白,時間點也得留意。
隨著對象的不同,劇團在演出前也許會特別做一些功課,樂師亦然。樂師可能要先準備一些不同的歌曲,但是這不是必然的,因為如果都是準備好的,也許會太刻意,反而感覺不真實。平常多收集一些歌曲的片段,其實非常有幫助。
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聲音呢?
我們團練時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當我們無法運用樂器適當的表達情緒時,那麼就試著使用聲音吧!諸如溫柔、慈悲這一類的特質,遠較緊張或快樂這樣的感受困難,如果用聲音,效果卻會很好!
最後附帶一提,影片在加上聲軌(音樂和旁白)之後,必需要站在觀眾的立場修過,即興的表演雖然沒有這個機會,但是試著把自己放在觀眾的立場去配樂,也是個有用的方法。演出的過程中,樂師的位置其實比較接近「觀眾」,而非「演員」,也因此能夠縱觀全場,提供必要的支援。
既然是個「觀眾」,那麼在觀眾期待有聲音的地方適時的發聲,不是很有趣嗎?
在Playback的演出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
所有的儀式、技巧、形式和方法,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高明,也並非是為了要改變這個世界,只是為了協助「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更容易、更精準也更美好的完成。
這一次的工作坊中,Voronica老師特別提到,有一些細節的問題,並不是非常重要,在團體內達成一致的共識即可。像是一頁頁的故事中,是否要約定誰是主角,或是拼貼形式中,站立和椅子的排列等等。
如果在日誌中,寶寶談到了某個經驗,介紹了某些技巧,這一切其實也只是為了讓「把演出當成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這件事,更容易、更精準也更美好的完成而做的。其實每個團體,每個故事,每個成員都不同,不必然存在一個放諸四海皆可行的準則,每一次和其他的團體,個人交流,都能夠得到好多的收穫。
我們遇到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故事,基於對於說故事者的尊重,我們自然不會把故事告訴別人。大部份的故事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忘,但是仍有一些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烙印在心裡久久不去。偶爾想起,會發現現在也許有更好的方式,去處理當時的情景。
於是終於了解,原來,這就是「己愈與人己愈有」的道理。
常有伙伴問我:我們做的案子不大,三個月,一個人,二十萬,是否要使用專案管理軟體?
也有朋友直接認為專案管理講述的事情,適用於大型的專案,用在我們非營利組織裡的方案,像是小孩開大車一樣,不一定適用。
其實就定義來看,專案並沒有大小之分,然而就投入的資源和困難度而言,專案的大小的確會影響到我們使用的工具和流程。
如果一個專案只有一個月,也許我們不會希望做計劃半個月,但是對於一場重要的演講或是事件行銷,就有可能會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初步的計劃。結婚就是一個 很好的例子--其實許多的作業只是希望當天能順利圓滿罷了,因為人們相信,結婚的圓滿雖不能保證一輩子的幸福,但結婚的不圓滿卻會帶來不幸。
一個專案經理人,對於即將面臨的專案,必需要先做好妥善的評估,選擇適合的專案管理工具。這個動作,我們稱之為剪裁(Tailoring)。
有許多不同的指標可以協助我們評估,例如根據工作分解結構最底層的工作包的數量,小於二十五個就不用Project這一類的軟體,大於55個就一定要使用。每一個project檔案的工作包數以不超過300個為原則等等。
除了工具需要選擇,許多流程也要因應實際的需求進行必要處置,例如採購處理的簡化或是品質處理流程的設定等等。
然而小專案是否需要使用專案管理的手法,這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一般而言,對於小型的專案有以下的建議:
一、一般性的專案管理技巧仍然適用
例如,介面會產生風險,因此有效的管理介面有助於管理成本和風險的降低。如果有六件事情要處理,可以把相關的事情放在一起,變成三個項目,如此一來,就更容易管理。例如:
尾牙工作項目:尾牙、禮品、表揚、邀請、接送、佈置
群組化後項目:典禮組(表揚、禮品)、餐廳組(尾牙、佈置)、迎賓組(邀請、接送)
也可以分成:活動組(表揚、禮品、佈置)、尾牙組(尾牙、邀請、接送)
二、小型專案是磨練的好機會
看一個人有沒有經驗,重點在於對細節的處理和臨危的表現。這也就是所謂「細節是魔鬼」的道理。就像是一場六十個人的研討會,準備午餐其實是很簡單的事 情,也許訂六十個便當就可以。然而,是否有忌口(如吃素,忌吃牛肉、海鮮等),有無特殊習慣(如出家法師過午不食),用餐的地點是否適合(如戶外是否有風 雨,場內如何保持乾淨),領取便當的動線、廚餘的處理等等,都是管理者要處理的事情,而不僅僅是吃飯時間是否延後、口味好不好吃等等。
由此可知,原來吃便當也有許多的學問。我記得有一次舉辦研討會,中午準備了豐富的餐盒(上級交代要讓大家吃得飽),可是卻看到許多女性與會貴賓硬撐著把飯盒吃完--原來她們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認為沒吃完下輩子會投胎變成豬,結果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和身體負擔!
後來學乖了,為什麼飯盒不能用組合式的呢?提供一些餐點讓食量大的人自行補充,剩下來的餐點也可以讓遠道的貴賓帶回去,不致於形成浪費。
三、小型專案是累積大型專案的基礎
一場大型研討會,有許多的細節和工作,而這些工作可能在過去的小型專案中已經建立好相關的範本,紀錄了和廠商合作的方法以及風險處理的經驗,如果在小型專案中曾經留下完整的檔案,就可以直接使用或參考。
由是觀之,小型專案就像是踏腳石一樣,能夠協助其他的專案更容易更順利的完成。
其實每一個專案都可以留下寶貴的經驗學習,讓未來組織或是組織的伙伴,能夠更上一層樓,而專案的紀錄更是組織知識管理和執行力的核心之一。
四、小型專案也是創新的好機會
因為組織對小型專案失敗的容忍度較高,因此透過小型專案的執行,可以促進創新的發展。而專案管理的過程正是重要的紀錄,可以協助未來複製成功的經驗,或避免失敗的再度發生。
當然,並非所有的小型專案都得要使用專案管理的方法才能執行。重點是管理的本身是促成對的事情做對,而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
就一個佛教徒而言,佛法是由此岸到彼岸的方法論,重點是到彼岸,而不該陷入方法本身,反而忘了真正的目的--這也正是佛教著名的《筏喻》。然而,在還沒有到彼岸之前,千萬別輕易地丟了筏,讓自己沈沒在苦海之中,這一點也是不可忽略的。
1125的晚上,是新竹playback團練的時間。這一次團練,除了有好朋友松柏一同前來分享,副團長更帶領我們進行一個有趣的練習活動。
在一首首有敘事意義的音樂中,伙伴們一一走上舞台,依照旋律或歌辭的內容,做定格演出。舞台上則維持兩位伙伴,亦即保持一個人上,一個人下的流動性。台上的伙伴必需保持互動性,讓觀眾能夠聽著音樂看一場無言的戲劇。
這個練習能夠加速演員上台的速度和節奏,也能夠讓舞培養舞台上的感覺,和透過肢體及舞台位置呈現故事的能力,對playback的演出有蠻大的幫助。
這讓我忽然想起高中上音樂課時,老師要求我們聆聽音樂,感覺音樂正在描述的世界。舉例而言,四季中春夏秋冬的差別,或是命運交響曲中的衝擊。
而這次團練的練習不但要快速的捕捉音樂的內容,同時要把自己溶入音樂的情境,迅速透過自己的肢體呈現。一旦流動性被展現出來,音樂就變身成為戲劇。
在音樂中流浪,是一種浪漫,也是一種挑戰。浪漫的是可以隨著音樂起舞,挑戰的是如何讓觀眾欣賞又能夠讓自己愉快。
每當夜深人靜時,您是否也曾靜靜地地沉浸在音樂中?
如果曾經如此,那您也曾在生命的某個時刻,流浪在音樂的世界中。
遇見一人一故事劇場,是去年(2004)春天前的事情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報名參加了工作坊,只因為招生的訊息讓我感動,直覺那正是我想要的舞台。
一人一故事劇場是香港的說法,原稱是Playback theatre,屬於一種即興劇場的原創形式。劇場中由觀眾訴說自己親身的感受或是故事,再由台上的演員即席演出,把表演當作一份珍貴的禮物,送給說故事的人。也許從來沒有一個劇場這麼接近觀眾、需要觀眾,因為沒有說故事的人,就沒有playback劇場。
本於一人一故事劇場「平等、尊重、分享」的精神,這個形式十分適合社群和團體的分享。記得以前上課時老師曾舉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一次演出中,他詢問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觀眾,能不能分享他的感想或是故事時,這位觀眾竟然當場哭了起來,幾分鐘後心情平復了,他才說出原因:原來已經好幾年沒有人請他說話了。
讓許多人感到好奇的是,一人一故事劇場和心理劇的關係。在實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人一故事劇場在某個程度上,能夠提供說故事者「被照顧」的感覺,似乎有舒緩情緒的作用,但是其本質是分享、平等與尊重,演出的形式也不適合用於治療,因此和心理劇有所不同。我們相信,說故事者透過整理與陳述自身經驗,並以「局外人」的立場觀看故事的演出,能提供情緒管理上的正面助益。反之,一人一故事劇場也必需留意演出的「儀式」,許多儀式設計的基本立場,都是源於照顧說故事者,並且協助演出能順利進行。
平日在舞台上,我們看到許多編劇們精心打造的經典之作,演員們透過各式技巧將劇中人物與情節發揮的淋漓盡至。故事的內容或者是典範,或者是標竿,或者是小人物和大時代,或者是奇幻的世界,但總少了一些什麼──那就是你和我,沒有屬於我們真實的故事。
其實,我們的生活之中不斷地上演一幕幕的精彩好戲,有時快樂,有時悲傷,有時喜悅,有時瘋狂,如果有一個劇場,能讓每一個人訴說自己的故事,透過演員即席表演,使得說故事者抽離當事人的身份,成為一個「觀看者」,相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一人一故事劇場是同時兼顧「溝通」和「藝術性」的劇場,身為一個佛教徒,如果要參與一個劇場,可以選擇演出經典故事,也可以演出時代劇,當然,更可以是聆聽眾生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在香港不乏社服機構、宗教團契運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成功經驗,相信在台灣也能夠有所發揮。
和朋友組團學習並分享一人一故事劇場,對我而言,不僅是件好玩有趣的事情,也是人生十分難得的經驗。自從參與劇場的演出之後,深深覺得自己有豐富的成長與收穫,簡單整理之後,我發現至少可以獲得以下八種利益:
一、表演能力的發掘:透過肢體、聲音的訓練和表達,發掘自我的潛能;
二、溝通能力的提升:學習同理心、積極傾聽的技巧,將說故事者的心情明確地展現出來;
三、創造能力的激發:沒有劇本的即席演出,時時刻刻必須發揮想像,腦力激盪;
四、敏覺能力的培養:透過別人的故事能夠拓展自我的世界,透過仔細的觀察,能夠培養覺察的能力;
五、尊重、包容與平等:劇場的精神是平等尊重,因此每個位置都是一樣重要,將演出當作一份重要的禮物送給說故事者,令人充滿喜悅;
六、團隊合作與領導:透過團隊合作彼此協助,共同完成演出,能體會「群龍無首」的領導極致;
七、組織與整合能力:透過主持人、演員、樂師等不同的訓練,能夠強化組織能力與整合能力;
八、經濟實惠又好玩:幾張椅子、幾塊布、幾樣簡單的樂器,在街頭、社區公園就可以演出,減輕了龐大成本預算的負擔。
雖然有這麼多的好處,然而每上一層,就會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匱乏。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劇場創始人Jonathan Fox曾提出的問題:
每一個群體之中都有人在受苦──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每一個群體之中都有人被忽視──你能夠辨認他們嗎?
每一個群體之中都有人被視為異類或自覺為異類──你能夠看到他們嗎?
如果你看見,你知道怎樣邀請他們嗎?
顯然,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要耕耘的還很多。
Jonathan Fox有過這樣的願景,而且不曾中止:
有一天,在不同的社區中都會有一個一人一故事舞台,有演員坐著隨時預備,然後人們在上班/回家的途中或路過時,都會停下來分享他們的故事,就如日本的茶道館一樣。這個讓一人一故事成為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輕易享受的憧憬,至今依然伴隨著我。
也期待有一天,在台灣有許多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大家能夠平和的坐下來,說說你的故事,分享我的感覺。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我們得做好準備。
(本文作者為搞笑寶寶,原刊於《風城法音季刊》)
最近有許多朋友問我有關「在NGO/NPO內導入專案管理」以及「考取PMP/CPMP證照」的相關事宜。
針對非營利組織導入專案管理的部份,另外詳談,此處先就非營利組織從業人員是否要考取專案管理相關證照這件事情,談一下個人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如果專案管理知能是在NPO/NGO中必備的本職學能,那麼,取得證照是實際踐履之後必然的結果。不過,這裡指的專案管理知能,是否就是PMP認證所要求的知能,則是「是否要考證照」的最大問題點。
如果PMBOK(PMP考試約百分之六十的題目由此出)中的知識遠多於我們所要使用的,則為了準備考試會帶來身心「莫大的痛苦」,而就算考到證照,在台灣的NPO環境中,也不一定能反映出這個證照的「價值」。因此,我會給NPO服務的伙伴們以下的建議:
一、請先盤點需求。
這裡指的需求是工作上的需求和個人職涯規劃。就工作需求分析,如果我們常常執行專案,或以任何形式、角色參與專案運作,那麼專案管理的知能就是必需的。 另一方面,如果就職涯規劃來看,未來希望能承接更多專案,負擔更大的責任,或是希望進入別的領域,或是由專業職轉換到管理職,則專案管理的知能需要建立, 並可進一步評量是否要考取證照。
二、學習計劃。
學習需要有計劃,如果要考證照更是如此。什麼時候有空檔,要準備多少的資源,如何一步一步學習或取得證照,把這些做基礎的規劃。如果只想學習專案管理知識,而不準備考取證照,就不要強迫自己,因為準備考試也是件蠻累的事情,如果又碰到工作的旺季,只會帶來更大的痛苦。
三、課程選擇。
如果要考PMP,則有三個要項。第一,有足夠的專案理經騙;第二、受過相關的訓練(35PDUs);第三、通過考試。取得PDUs有許多方法,如果您英 文不錯,建議可以直接上網尋找國外的網路課程,花費約一兩萬新台幣,即可取得35個PDU,並可在一定時間內(如一年內)重覆聽講。國內的實體課程也有許 多品質不錯,有些單位還提供補助,像科學園區輔助的課程只要八千元即可。如果不是要考PMP,則可考慮不要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
四、資源準備。
如果要考PMP,除了時間和精神的投入之外,金錢的投入也不少,如考試US$555加上課,是筆不小的開銷。其實時間有時是更難籌集的資源,如果遇到公事忙碌,想要再接再厲就不太容易。
五、逐步實踐。
想要畢其功於一役,除了努力投入之外,還得碰碰運氣。一步一步分階段的學習,比較能確實掌握。再加上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原本就是件投資蠻大的事情,除了體力和經濟負擔之外,也可能會減少陪伴家人朋友的時間。紀律在此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六、定期稽核。
既然要學,就要負責任。一定的時程之內,要達到某個標準。例如讀完某本書,上完某個課程等等。
以 上六點,提供大家做參考。基本上我無法回答PMP認證有沒有用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根據個人的「生涯規劃」和「職涯規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台 灣的NPO環境中,真的會用到PMP等級知識的單位,畢竟是不多的。如果以投資的觀點,PMP似乎比拿一個MBA好得多。諸如會議管理(CMP)、活動管 理等等,多多少少會運用到專案管理的知識,那麼取得PMP也許是個好主意。
註:在PMI的觀點中,PMP所反應的是管理專案的專業能力,和專案範疇內的專業能力有所不同。學會了專案管理的邏輯、精神和工具,理論上對任何種類的專案都有所助益。
專案管理的熱潮方興未艾,更有人預測專案管理證照會超越MBA成為下一世代的職場新 寵,許多非營利組織的伙伴想要學習專案管理,又礙於課程昂貴門檻太高,舉例多是企業範例不易吸收,回到組織之後難以運用,加上個人生涯規劃與環境時不我 予,有許多障礙橫逆在前,因此打退堂鼓。
本文將簡介目前流行的專案管理工具和方法,和如何在非營利組織中運用。
在理解專案管理之前,先要知道專案和專案管理究竟是什麼。
所謂的專案,依照美國專案管理學會(PMI)在第三版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第三版)中所述,是指「為創造獨特產品、服務或成果而進行的一次性努力。」由這個定義我們可發現,所謂的專案有以下的特色:
- 有始有終(一次性或暫時性)
- 獨特的產品或服務
另外,專案也包括了資源限制、人員投入和風險等等其他的要素。
而泛觀我們週遭可稱為專案的工作,像是年終大掃除、接政府的標案或是企業輔助案、志工培訓、員工旅遊等等,都可視為一個專案。
在 PMBOK的定義中,專案管理則是指「將知識、技能、工具與技術運用於各項專案活動之中,以滿足專案的要求。」因此,專案管理可分為哲學邏輯、流程和工具 幾個層面。我們所運用的專案管理軟體,其實只是工具的一部份,如果管理者或是使用者並不了解專案管理的哲學邏輯和流程順序,那麼這些工具將無法發揮最好的 效益。
我們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達組織經營的競爭力,並看出專案管理所扮演的角色,亦即組織持續競爭優勢=[策略管理+專案管理] 持續改善X 能力成熟度
策略管理代表目標,做對的事情,而專案管理代表執行力,把事情做對。
大致上,專案管理應用較廣泛的主要領域,包括技術複雜,競爭激烈的高科技產業、預算龐大的工程產業和依案主需求不同而立案的行銷廣告業。事實上,非營利組織也是一直在從事專案管理的事業。
然而,專案管理對於一個組織而言,有什麼重要性呢?非營利組織是否需要專案管理呢?或者換個角度說,專案管理能提供非營利組織什麼樣的幫助呢?
在現今的競爭環境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一是為了保持核心競爭力,把其他的事項委外經營;二是產品與市場週期輪替迅速,許多工作是一次性且具有嚴苛的時間壓力。對於非營利組織而言,同樣的狀況也正在發生,這也是專案管理之所以愈益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其實許多非營利組織的工作都是專案形式,伙伴們也都不斷的在管理專案,因此專案管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對非營利組織的伙伴來說,是有幫助的。然而,照章全收也並非就一定是好事,如何有效的應用這些工具,是需要細細的思量。
專案管理的MP3
任 何一個專案,可能是另一大型方案的一部份,而許多的方案都是依循著組織的政策來安排。而這些政策的製訂,則是為了達成組織存在的使命而設置。也因此,為了 完成使命而製訂政策,並依此設定目標,分配資源,在一系列的大型方案中,分為較小的專案,次第的讓專案人員能夠逐一實踐,最後,再一一檢視專案或是方案是 否能夠符合組織的使命和目標,這是一般組織的營運模式。
我們可以用MP3來表示這個關係:
Mission>Policy>Program>Project
如果專案的成果偏離組織使命,或違反政策,或是造成資源衝突,專案就會面臨中止的命運。事實上專案中止不一定表示專案的失敗,最有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微軟公司為了開發網際網路瀏覽器(IE),而中止了八百個人的專案,全力投入開發,事後證明這是一個明智之舉。
因此,是否要接受與組織使命無關的專案,則是需要仔細考量。
那麼,專案管理的核心概念又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專案管理是目標管理、流程管理、風險與資源管理的總合。依照筆者的經驗,目前PMI所提供的專案管理概念,可以略述如下:
以事情為主開展出工作項目
首先,管理專案的第一件要務是確認範疇,也就是要先知道要做什麼(What),和為什麼要做(Why),之後才是找人(Who)和方法(How)。有時我們會忘記了專案想要達成的目的,而使得專案背離了初衷。
將要做的事情轉化成要輸出的交付物(產品或是服務),然後再依著這些產出做分解,以確認為了達成這些產出,所要進行的所有必要的工作,也就是工作分解結構(WBS)。
依照限制、資源與風險妥善安排計劃實施的程序
一旦工作分解結構和活動清單做好,就能更進一步的評估所需的資源、時間和風險。規劃投入的資源,排列工作流程和時間表,評估風險並提出因應,然後編列預算和現金流量表。 在這個階段,有許多的管理工具可以協助我們規劃和管理。
落實計劃於執行中
有了好的計劃,也要有好的執行,才能化計劃為現實。雖然計劃會花費較多的時間,看似成本效益不高,但是如果有了好的計劃,就能減之後所花費的檢測成本和失敗成本,其實反而更有效益。
按照計劃實施是此階段的重心,此外,任何的專案都需經過「人」來實施,因此,如何建立團隊,有效授權,充份溝通,激勵士氣等等,都是重要的任務。
有效的控管與監督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執行的過程需要經過控管,以確保專案可以成功。在這兒管理的重點是例外管理,控管的結果可能會修改計劃,改善施作過程,或是進入結案程序。
完整的文件管制及交付過程
專案文件是組織知識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溝通的主要工具之一。透過文件的管理,能更有效的確保資訊流通和保存。另外,將專案的交付物提供給專案服務的對象,則是專決定案成敗的重點,如何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將產品送給顧客,以達到顧客滿意,是每一個專案管理人的責任。
總而言之,專案管理過程需要具有完整性、獨特性和一致性。專案管理人員就像是鋼索上的表演者一樣,不斷的在資源與風險的拉拒中求取平衡,以由此岸達到彼岸。老練的專案經理,能在還沒有踏上鋼索之前,就可以評估走過的可能性。
非營利組織導入專案管理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的問題,以下幾點是筆者認為較重要的問題:
人與事的衝突
非營利組織服務的對象,經常是在人的身上,無論是社會福利的關懷、弱勢團體的服務、環境資源的保護或是人們觀念的改變。也因此,有時不易把服務變成易於管理的交付物。
原本就存在諸如一人身兼多種角色的問題,在導入專案管理之後,或許會有釐清的功用,但同時也會產生新的衝突。
管理知能建置
傳統認為非營利組織是在做好事,只要是做好事就可以了,因此也造成管理上的困擾。如果把企業或是政府的管理概念運用在非營利組織裡,諸如績效評量或是目標管理,也常常造成反彈。
事實上服務不只是需要熱誠,還需要專業,小自個人,大至國家社會,都需要有效的管理,而無論是在哪個領域之中。因此如何有效的建置非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知能,是更重要的基礎。依照彼德杜拉克的建議,企業反而應該要和非營利組織取經。
資源嚴重吃緊
除了財力和人力以外,非營利組織常在資源不足下奮勇搏鬥。諸如時間、法令的不足,社會風氣乃至於既得利益者的壓迫等等。為了實踐使命,一邊做事一邊找資源是習以為常的,這和有了預算才做專案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導入專案管理的本身需要花費許多心力,這對非營利組織的伙伴而言,也會造成許多的壓力。
評估指標不清
管理需要評估,以便監督和控制。然而非營利組織的服務中,有許多並不容易製作評估指標,在控制上自然降低了效率和效能。如何訂定合適的指標是一門大學問,也是需要克服的難題。
流程方法不明
非營利組織有許多服務是充滿挑戰的,也許過去的方法和流程都無法適用,也因此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這也是導入專案管理的挑戰之一。
專案管理其實也是一種變革管理,更是執行力的展現。除了管理方法和工具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的概念和哲學。以專案管理的觀念推廣業務,對於非營利組織的伙伴而言,確實有所助益,但是如何剪裁這些工具以符合不同組織的實際需求,則需要更進一步努力。
筆者自學習專案管理之後,回想起過去參與的專案(如CBETA大正藏電子化計劃),發現了許多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在擁有這些工具和觀念之後再參與,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除了美國PMI所提供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之外,還有其他的專案管理概念,可以提供我們參考,諸如CMMI、Prince2、ITIL、P2M等等,所有專案管理的知識也正在發展中,也許未來會有一套專屬於非營利組織伙伴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吧!
(本文為搞笑寶寶所作,原載於風城法音季刊)
風險即是不確定性,或者可把「什麼會出錯」的地方視為風險,但事實上不確定性包括好的發展,因此風險有可能是個好機會,這一點前者較後者來的更好一些。
專案的風險,常常來自以下三個地方:
一、活動本質。有些活動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就像籃球之神喬丹並非每一回出手都能進球一樣。
二、界面。任何的界面都可能會出狀況,尤其是交付物交付的過程更需要好好管理。就像傳球會被抄走或是掉球一樣。
三、假設事項。既然是假設,那就表示不一定會真的發生。因此假設是需要經過驗證的。
對於風險管理,並非沒有風險才是最佳的。正如一開始所提,風險有可能會帶給專案好的影響。開個玩笑,像是一個被指派參與專案卻一直扯後腿的人,如果忽然抽中大獎出國旅遊,說不定對專案更好。
傳統的衝突管理認為最好的沒有衝突,但是後來則認為衝突是必然存在的,較積極的做法則是設定衝突的水準,如果沒有衝突,就弄點衝突,如果衝突太大,就介入降低。
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有許多處理的方式,一般說來有以下四種:
一、規避
我們無法承擔風險的發生,只好避免風險的發生。
二、轉移
讓別人來承擔這個風險,或是轉換不同的途徑。轉移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二次風險。
三、減輕
使用某些措施使得風險發生時影響不這麼的大,但是無法消除風險。剩下來的風險叫做殘餘風險。
四、承擔
沒辦法閃躲,或是影響不大,乾脆只好承擔,如果發生,就讓他發生吧!等發生後再處理。
沒有辨識出來的風險是無法管理的。因此風險管理的最高層次是計劃風險的發生,次之是管理風險的發生,再次之是處理風險的發生,最差的則是驚訝風險的發生。
「哇!那ㄟ按呢?」就是驚訝於風險發生的警示燈。
最後,附帶來談談算命這檔子事。
如 果說我們的一切都被準確的刻在一個無法改變的輪盤之上,完全沒有不確定性,那麼就不必做風險管理了。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還是得做好風險管理。就「算 命」這件事情來說,也許能夠辨識出一些風險,提供我們做好準備,但是如果認為算命的結果就是完整且必然的鐵律,那就太危險了。
如果有興趣,您也可以自行研究一下「愛情」的風險管理,這將是一個有趣的議題。
大合唱是我最喜歡的形式之一。其實,形式沒有對錯,只有適合與否,我之所以喜歡大合唱,是因為在練習大合唱的過程中,能夠讓人體會「領導的極致」--群龍無首。
一般而言,一個群體需要一個領導者,一個劇作中也有主配角之分。但是在大合唱中,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個人都是領導者,只不過領導權不斷地轉移,更甚者,在所有人都沒有主動表達的過程裡,演出就能夠順利完成。
這種狀況只有「大合唱」這個形式才能達成。
在大合唱的過程中,大多數時間演員都是跟隨者,只要有人動作,其他人就依著這個動作的意旨模仿,觀眾看起來像是四五個人在做同一件事情,而彼此之間的差異構成了一個流動的質感。任何一個伙伴,只要覺得應該要有所轉變,就可以取得領導權,改變動作,其他的伙伴會選擇跟隨或者不跟隨,如果大家不跟隨,就回到原來的動作繼續下去。
大合唱時不會有孤單的感覺,創造出來的表演內容也不屬於任何一個人,因此不會有沈重的壓力。
一個足球員在球場上,可能有八十幾分鐘沒有持球,一旦球到他的腳下,這幾分鐘就足以創造一個足球明星,而沒有持球的時間,球員們都需積極創造出團隊更好的機會。
一個Playback團隊也是如此。大多數的時間我們一同為故事的演出創造最好的氛圍,一旦領導權傳給某一個演員時,他就盡力呈現出最好的表演,然後適時傳給其他的伙伴。
平日也許我們有一個習慣,當伙伴們演出很好、氣氛很愉快時,我們會希望也跳下去「共襄勝舉」,如果伙伴演得很不理想,我們卻不想去「淌渾水」。在即興劇場中我們必需學會完全相反的作法,伙伴的表演很理想,我們也很開心的當個觀眾(或配角),倘若伙伴陷入困境,我們立刻要採取行動去幫助他。
如果有這樣一個團隊,你就會很享受這種對戲的快感,因為你知道大家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演出(或參與)經驗,所以能夠盡情的揮灑,盡情的為伙伴歡呼。
四元素首先出場的是音樂,這代表表演音樂的演員準備的時間最少。
表演者可以透過樂器及發聲來演出故事的情節或是主角的感受,主要受過簡單的樂師的訓練,其實應該就能夠勝任了。再加上後面還有三位伙伴,可以補充不足之處,因此雖然準備的時間不是很多,壓力也不會太大。
首先,演員必需要知道他能夠使用的工具,這些包括:樂師席上的樂器、任何可以發聲的方法(如敲打地板)、唱歌、口技或音效等等。
再來,則是需要了解如何透過這些來說故事。在平時的練習中,伙伴們會輪流試著用樂器來說故事,有些樂器適合快樂的情境,有些則代有哀傷的感覺。樂器的使用不侷限於正規的用法,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造成任何的破壞:破壞樂器、地板或是身體……例如,用手指去刮鼓會造成奇特的噪音,把塑膠袋拿來揉的摩擦聲音等等。
最後,試著為伙伴們創造一個好的演出氛圍。音樂很容易創造出一個好的氛圍,讓表演肢體的伙伴更容易的進入狀況,也讓觀眾更容易的融入。也因此,音樂的演出不宜太短,要扮演引導的作用。
至於四元素其他三個元素的演出過程,有人認為音樂可以適時出現,但也有人認為每一個元素單純的呈現是比較妥當的。基本上我們的選擇是後者,也就是讓每一個元素單純的表演。
至於音樂如何說故事?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方法,但也有些簡單的方式可以參考。
例如用樂器伴演角色,如果故事中有兩個人吵架,就用兩個不同的鼓間歇的敲打,忽大忽小,此起彼落。也可以用不同的樂器代表不同的情緒,也許故事是由悲到喜,就可以試著用兩種樂器演奏。
更換樂器的過程也許會手忙腳亂,如果願意,完全用聲音來呈現也是個好方法。人的聲音可以做許多表現,也可以唱歌,也可以製造各種聲響。
總之,樂師平時的練習,可以在四元素中發揮,這也說明了,演員也得對樂器有所掌握才行。有些團體在演出時會固定演出的順序,例如一對對的前後位置及表達內涵,或是四元素時誰負責哪個元素,也有全憑當時感覺來演出的情形。
我們團體練習時,比較多的伙伴認為掌握音樂和肢體是比較容易的,使用布似乎也比較容易,對於詩的元素較不熟悉,操作起來也感到較為困難。其實如果回到感覺的本身,有時讓身體或是聲音自發性的反應,比透過頭腦思考來的更容易一些。
肢體對於舞台演員來說,是基本功,但是對我們這種愛玩Playback的業餘人士來說,說簡單還真是困難哩!
當然,如何運用肢體來表達,受限於每個人的肢體運用能力,像是要我劈腿,門兒都沒有!但是這也不表示只有柔軟度或是體能好的人才能表演肢體這個元素,用另外一個角度想,任何人運用身體,都能嚐試著表演出故事的各種可能性。
在我們練習肢體這個元素時,我們是使用拉邦八要素(亦可擴增成十六要素)做為基礎。
這八個要素別以三個向度為軸心,亦即「快-慢」、「輕-重」、「有目的-無目的」。(我們使用的第四個向度是「有阻礙-無阻礙」)
利用這些向度的組合,再配合肢體的演出,可以產生許多情緒。例如:快-輕-無目的,可以是飯後一根煙,快樂似神仙,也可以是夏日的午睡,或是輕快的鄉間單車之旅。如果再加上有阻礙,情形就轉變了。快-輕-無目的-有阻礙,會有一種不停改變方向的感覺,也許能夠表達前途茫然的感慨。
除了以上這個練習之外,嚐試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同樣的情緒,也是很重要的訓練。而把一個情緒分成十等份或更多,精確的掌握每一等份之間的差別,或是要求自己更強及更弱,都能努力讓自己的表達方式更多元,也更精準。
有的時候運用常見的動作,在一般的故事呈現中,能讓觀眾覺得更自然。不過四元素的藝術性質既然比較高,要求也就高一些囉!
最後,演員要在舞台上定鏡,為了讓玩布的伙伴比較容易,選擇就較輕鬆的姿式,並在較好的位置上定格,對伙伴來說會比較好下手。這一點算是為接下來的伙伴服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哦(註)。
(註)我們常常在遊戲中習於打倒別人,因為這些遊戲是以「有人出錯」為勝敗條件。這很好玩,但是相反的,我們也要學會如何讓別人更容易成功,這才是一個團體應該要有的「默契」。一個好的團體,不一定具有高超的技巧,但絕對會留給其他伙伴一個容易的上手機會,當然,就算是再爛的給予,好的伙伴也會接受,並讓劇情朝有利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好團體要具備的能力哦。
在Playback中,音樂的即興表演是很原始的、很有趣的。
在大多數的形式中,音樂負責切割不同的「幕」或是「畫格」,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則是成為演員的一份子,以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參與演出。
雖然樂師坐在旁邊,但樂師一直和演員伙伴站在一起,一同詮釋故事。為了使觀眾的目光聚焦在舞台上,樂師不宜過度的「舞」弄樂器,也不適合從頭到尾像交響樂團一樣演奏。
適當的協助舞台上的演員,也是身為團體伙伴的一員,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協助演員的過程中,過場(或是切換畫格)是樂師很重要的工作之一。一般較短的形式,樂師有固定參考的依循,但對於一些較長的形式,如大合唱,角色扮演等等,樂師並沒有公式可以參考,但是這類的形式,音樂反而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樂師可以主動協助演員中止太過冗長的橋段,或是拉長時間讓演員能夠有充份的準備。樂師如同台上的演員一般,需要不斷的和演員互動,不斷的給予和接受訊息。這部份個人覺得樂師的角色可以參考廣播劇的運用方法。
廣播劇因為沒有畫面,所以聲音表達變成了重點,而聲音表達必需直接、簡單、易懂,並有好的安排(如適當的間隔讓聲音容易被區別)。廣播劇透音樂、音效和對白來換幕的手法,也很值得參考。
曾經有一次演出時擔任樂師,在一個故事劇情中,發現一個橋段被拉的太長,於是我就用較獨特的樂器來介入,並且為下一個橋段起頭:開始唱生日快樂歌。
伙伴們在舞台上也領略了我的給予,在生日快樂歌(可預期的時間長度)內重新佈置舞台,並順利的接上下一個橋段。
記得這個例子的原因,是因為演出的過程中,樂師在必要的時候,要有勇氣跳出來接手演出,讓伙伴們順利的進入下一個情境中。而當時在我將唱完生日快樂歌的時候,伙伴們也已經就定位,讓我覺得很開心--因為他們同時也解除了我歌即將唱完的窘境。
這個經驗讓我得到了一個啟發:歌聲能夠壓縮演出中不重要的片段,直接進入重點,讓劇情更緊湊,演出更有力量。
無法結尾的故事,樂師也要善巧的協助演員給故事一個好的Ending。一個響亮的敲擊,一陣強烈的鼓聲,甚至在舞台後傳來的聲音(這不一定要演員詮釋,有時樂師也能詮釋的很好),都是很棒的嚐試。
沈默是樂師學習的另一項課題。什麼時候才要出手,同時也並非坐在那兒享受別人的演出,樂師透過不同的觀察點,持續給予伙伴們支援,並得拿捏介入的程度。舉例而言,自由發揮或是角色扮演時,有時我們會留給主角一個獨白的機會,做為結尾。此時樂師也許會保持沈默,或是使用合適的樂器讓這個氛圍持續留在舞台上,一直到全部的演員在舞台上定鏡,讓某個深度留在觀眾的心中,讓掌聲延後發生。
就像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風格,其實樂師也是如此。對我來說,樂師不是Playback的主角,但是卻有著一種魔法,讓故事由平面變成立體,也可以協助演員伙伴們更容易的演出,協助觀眾更容易接收訊息。也因此,樂師仍得仔細聆聽故事,分析故事的內涵,更要全神貫注的觀察伙伴們的演出,適時的給予支援。
一個好的樂師在演出時,他的眼光不會離開舞台太久,不會低頭自顧自的玩,因為他一直和舞台上的演員站在一起--樂師,也是一個重要的演員啊。
【原文載於搞笑寶寶的生活隨筆】
布,是很深奧的東西。
在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舞台中,除了自己和身上的配件(如手、眼鏡)之外,能使用的道具,大概只有椅子和布了。(當然,如果合適的話,跑去搶樂師的樂器當道具也不錯)
而四元素的形式中,更有一個元素,單純的以布來呈現故事--相較於肢體和樂器而言,可能更抽象。但是對觀眾而言,也說不定更直接,我們曾經在練習布的元素時,說故事者直接言我們選用的顏色不太好,讓他覺得畫面的感覺被破壞了!
嘿!真是麻煩哩!
布的元素,主要是利用放置布來呈現故事,如果說故事者提到諸如「當時我覺得世界變成平面的」,或是使用許多顏色或是有點蒙太奇的陳述,大概就要留意使用布來呈現的感覺了。
布的元素,可細分為更小的可操作元素,像是形狀、位置、顏色、次序和構圖等等。以下就個人淺薄的經驗和大家分享,怎麼玩布會比較好玩。
首先,布有不同的顏色。顏色代表不同的情緒、氛圍、關係和物品。同樣的顏色也許會有不同的想像,像是金色的紗布,不只能做金莎,還能表示夕陽、初戀、開朗、水面的反光或是豐收等等。
不同的形狀,也能代表不同的物品,或是不同的意涵,一塊零亂的布和整齊的布,或是長條狀以及圓形,都有不同的感覺。如果布由一個人的腳向前鋪設,是由窄到寬,也許象徵著未來是無限的寬廣,反之,就可能有些壓力了。
位置是布的元素中另外一個要項。一塊布披在背後和披在臉前,自然產生不同的意義。而布彼此之間的位置也是很有趣的。把兩塊布糾纏在一起,就有拉扯的感覺了。
次序是布的元素中,較為動態的一個操作要項。因為無法透過聲音和肢體來呈現,玩布的時候,用什麼樣的次序來改變畫面的配置,變成一個「流動的過程」。先放上金色的布,再放上銀色的布,然後收起金色的布,這其中充滿了各種符號性的明示與暗示。
一旦布的元素完成,留在舞台上的是一幅由一個人和一堆布構成的圖畫,因此構圖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個人的想法,前一個元素的表演者,以較能持久的姿勢,在舞台上較好的位置(如黃金分割)定鏡,會比較容易一些。當布鋪設完成之後,就能夠自然產生一個好的構圖。
玩布就像小時候玩沙畫一樣,可以非常的具體,但是也可以非常的抽象。因為舞台上留著肢體的表演者,因此以表演者為中心加以「著色」與「布局」,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有時聽到肢體表演者描述被布包圍時自己的感覺,實在是非常有趣哩。
也許還有更多的操作要素可以參考,但是……已經夠複雜了!就先這樣子唄!
今天晚間七點,到新竹師院參加一一擬爾劇團在新竹師院的演出。畢竟是新竹的在地人,所以我提早到場提供一些協助,也包括演出時的攝影工作。
這次演出的觀眾主要是學生,直覺上一大部份和咨商與社工的學習背景有關。另外,新竹團的伙伴也都儘量抽空出席這場演出,身為觀眾和身為台上演員,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每一位伙伴欣賞完一一擬爾的演出,相信都有豐富的收穫才是。
我是在一一擬爾劇團學習一人一故事劇場,而當時一同參加工作坊的伙伴中,有三位目前已加入一一擬爾的固定班底。而在新竹的幾個伙伴,也組成了新竹的劇團,因此某個程度上對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此次的演出中,故事多半比較輕鬆、趣味,也因此演出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令人驚奇的笑點產生,忽然覺得其中滲入當時參加即興喜劇工作坊的感覺。經過和幾位演員討論的結果,我想也許是因為題材的緣故,加上經過了即興喜劇的訓練,讓伙伴們表演時更容易發揮這類的題材。
此外,和即興喜劇有一點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即興喜劇直接會停留在笑點,然而,Playback沒有辦法這麼簡單的完結故事,在由笑點拉回(或釋放)的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深度」。
而這個深度的呈現,讓今天的演出更具有震憾力。
這讓我忽然想到最近在學習的情緒工程技術--一種電玩遊戲的設計原理。如果把說故事的人當成電玩的玩家,而演出者當成NPC(即玩家無法控制的角色),則許多運用在NPC上的情緒深入技巧,可以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運用,反過來看,一人一故事劇場的許多形式,不正也是情緒深入技術的一種呈現手法。
畢竟一人一故事劇場主要是呈現說故事者的情緒、情感、經歷和故事,本身就是十分具有「情緒」的劇本,也因此,一人一故事劇場,應該能更廣泛的運用情緒工程才是。
不過,情緒工程雖然提出了一種經營玩家情緒的觀點和方法,最終還是得回到玩家,也就是人的身上。也許比起硬梆梆的電玩遊戲,一人一故事劇場還是有趣得多呢!
今晚真是一個愉快的夜晚!
【原文載於搞笑寶寶的生活隨筆】
標籤: 一人一故事劇場
這星期的團練,練習了四元素,和伙伴們討論起四元素次序的安排,覺得很有意思。四元素依次為「聲音」、「肢體」、「布」和「詩」,是一個由「情緒」到「理智」的過程,也是一個由動態到靜態的過程。
若以舞台呈現的觀點,先是穿透力很強的聲音出場,然後焦點放在肢體的演出。當肢體定鏡在舞台上,使用不同顏色的布讓舞台形成一個畫面,最後,詩的語言由舞台後方傳來,欣賞像是看一幅會說話的畫一樣。
伙伴們提到這個次序是非常理想的,因為當時我們遇到的主題,是面臨突發難險時,說故事者內在的擔憂和反省,透過由情緒到理性的過程,對說故事者或是其他觀眾而言,都是一個較好的過程。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地方,例如我們嚐試著請說故事的人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註),這個動作會協助(反之,也可能是限制)伙伴們在舞台上的演出。
雖然四元素可以演出完整的故事,但是遇到一些比較內在並且不宜直接演出事件的經驗或感受,如果不會四元素,可能只適合選用大合唱的形式來表演(當然,「萬能」的流動塑像也是一個選擇),而深度則比較難掌握,演出的「性格」也有所差異。
(註)也許有些人習慣由主持人下標題,但是我們團習慣邀請說故事者自己給故事取一個名字。
另一方面,四元素次序的安排,也具有很好的補強作用,任何在前一元素遺漏的重點,下一個元素可以加強,讓觀眾看到一幕幕高潮跌起的演出。
至於樂師的配合,我學習的方法是每個一元素都是單純的表現,並不建議另外加入多餘的元素。例如,使用布時,演員不帶表清,動作只是簡單的放布,調整,拿走,並不透過肢體或聲音來傳達額外的訊息。新詩吟頌也是如此,不加入肢體和表情等等。
四元素也許不是常用的方法,其中一部份原因是其藝術性質高,對於演員的挑戰也大。但是四元素是很好的訓練方式,因為只靠單一的表達方式來演譯故事,對演員來說,是很好的經驗,也是拓展自己不熟悉的表演方式的訓練。畢竟玩Playback的伙伴,不一定都是戲劇背景出身的啊!
最後附帶一提,四元素是否一定要照這個次序出場呢?嘿嘿嘿……
【原文載於搞笑寶寶的生活隨筆】
標籤: 一人一故事劇場
最近在思考,如果要完成一件事,究竟需要具足哪些要素。後來發現,如果扣除運氣等外在不完全可控制的因素,要完成一件事,至少需要以下四個要素:目的(Objectives)、資源(Resources)、方法(Approach)和動力(Driving force)。
所謂的目的,是指要完成的事情,這件事情必然得投入某種努力,並帶來某種改變,換句話說,必然和當下現狀不同。就算是維持現狀,相對於外在的改變,也是一種不改變的改變。目的可以是一種產品、一種服務或是一個指標的滿足,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想像(願景就是一個好例子)。
由 現況到目的的過程,我們需要一種接近的途徑,也就是方法。方法可能是已知的(如標準作業程序),或是未知的(如創意解難程序)。有時因為某種解決途徑的出 現,會顛覆過去的生活,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好例子。通常,一個與眾不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創意」,而一個與眾不同的目的,則稱之為「夢想」。
為了透過方法達成目的,我們還需要具足相對應的資糧,也就是各式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時間,外在環境因素,法令,土地設備等等。資源有些是消耗性的,有些則否。像是時間就是消耗性的資源,土地則不一定屬於消耗性。
最 後,就算具足了目的、方法和資源,有時事情還是不會發生,就算發生,也有可能半途而廢。如同可燃物加上助燃物,仍需要達到燃點才能燃燒,有一種稱之為動力 的要素,促使事情被完成。動力是個有趣的概念,有些時候,我們把動力的存在與否,歸給神祇,有時則認為是世間的必然理則。
這 四個要素對於管理是很重要的。舉例而言,如果我們把這四個要素投射在行銷這件事情上,我們知道行銷的目的是交換,而交換的是產品、服務,或是需求的滿足。 買家投入的資源是成本,賣家想獲得的資源是定價,雙方都希望透過此交換創造價值。對於方法而言,買家希望很容易,而賣家則儘可能的接近買家。最後,就算萬 事俱備,若欠動力這個東風,交換行為仍不會發生,為了加強這個動力,賣家不斷的促銷,而買家則希望能掌握更多相關資訊與價值。
這就是行銷4P和4C的組合了。
其實做這個分析,並不是為了解釋行銷的概念,而是為了探究為什麼有些事情可以成功,有些事情卻半途而廢,甚至胎死腹中。就像有些人在乎目的,有些人在乎過程,有些人在乎投入的深度,有些人則完全看Kimogi而定。
那 麼,想要把一件事做好,顯然在四個要素上都得下功夫才是。舉個例子來說,一般以為加班對趕工是有益的,然而統計發現,雖然人在工作,卻會因為個人,疲乏以 及延遲(合稱PF&D)等因素無法滿載,加班只會降低機能。也因此,長期的加班並無益於整體績效的展現,反而會降低動力。另一方面,透過有效激 勵,建立共同願景,甚至是及時作業(Real Time)流程等,維持動力在高檔,對績效也能有所助益。
那麼,這四個要素之中,有無一者是最重要的?
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應該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以專案的執行為例,公部門的案子之所以能夠啟動,是因為有預算(資源),透過有限的資源完成政策上的需求(目的)。方法很多種,動力在於興利除弊--如果是興百姓之利、除百姓之弊,則是百姓之大幸;如是興一人一黨之利、除一人一黨之弊,則是百姓之苦難。
另一方面,營利單位以賺錢為目的,是屬於市場趨動的狀況,因此先有利可圖(目的),再經由匯集資源,並找出方法實踐。所以這一類的專案,是由利潤(目的)啟動的。
而 第三部門的伙伴,常常是以使命為起點(動力),然後才有明確的目的,也許方法和資源都不足,仍是走一步算一步。也因此專案啟動之後,目的不一定明確,方法 不一定具足,資源更常常欠缺,也造成非營利組織經常在困難中奮戰,唯一較為俱足的要素,可能就算是動力了,而宗教徒可能是諸多組織中,動力最堅實的,這世 上許多劃時代的大事,也常常是宗教徒踐履的(像是印刷術第一次使用,在東方是印金剛經,西方是印聖經)。
跳離上述三個部門,有另外一群人,熱中於方法或是理則的了解與實踐,凡事依法而行,這一類人士,像是學者或是科學家,另外還有創作家,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類型。這些人啟動了某些計劃,期待為世間帶來了真、善與美的各種形式,方法也常常會變成了目的的一部分。
回到真實的生活之中,如何確立目標,備妥資糧,找到正途,維持動力,則是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許多的管理工具能夠給我們幫助,但相對的也是一種負擔。必需依照實的狀況加以衡量運用,以達到最佳的綜效。
您也許善於決策,也許擅長募資,也許精通問題解決,也許熟稔激勵士氣,無論是哪一種,相信您都能夠在職場上找到合適的位置,而「擺對位置的人才,就是天才」,誠實言也。
這世界,需要的不只是一種人!
創意作詩的方法之一,就是拿好詩來改寫,正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也。
我們以《漂鳥集》為例,就可以唬哢出一大堆不錯的詩了,不信,您瞧。
以下的例子,是某次和線上讀書會的朋友,一起玩的遊戲:
第一組:
(11)不知是誰的纖纖玉指,像一陣悠閒的微風,在我心頭上彈奏著漣波般的音樂.
(9)我們曾夢見我們是陌生人.夢醒時,我們發現彼此原是相親相愛
(13)我的心靈啊,請傾聽這世界的低語,它以此向你示愛呢!
改寫
雨滴的呢喃
我用我微微顫抖的手指,隨著那悠閒的輕風,悄悄在你的髮捎播弄著漣波般的幽響
我們曾是如此的熟悉啊~直到夢醒之後,才發現我們原來只是萍水相逢
你的心啊……請駐足傾聽我的低語,我是多麼的愛你呵!
第二組:
(21)將燈籠背負在背上的人們, 他們將影子投射到身前來.
(47)影子披著她的面紗, 神祕的輕柔追隨著”光”,以她靜謐的愛的步履.
(18)其實你根本看不清你真實的面目,你所看到的只是你的影子.
影子
將悲傷背負在背上的人們,他們將思念的影子投射到身前來
影子披著淚水編織的面紗,以她靜謐的緩慢的步履,神祕的輕柔追隨著”那人”
其實,你根本看不清死亡真實的面目,你所看到的,只是記憶的影子
第三組:
(35)鳥兒但願牠是一片雲;雲彩但願它是一隻鳥.
擴寫
雲和鳥之一
鳥兒但願牠是一片雲
雲彩但願它是一隻鳥.
有一天,願望實踐了,
於是,
鳥兒失去他嘹亮的歌聲,
雲兒失去他絢爛的風采
再擴寫
雲和鳥之二
有隻鳥兒看到雲兒霞光四散,就想要變成一片雲朵
有朵雲朵看到鳥兒展翅遨翔,也想變成和鳥兒一樣
天神聽到了,就幫他們完成願望
於是,
鳥兒變成了汽球
雲朵變成了飛機
於是,鳥兒得到了色彩,卻失去了嘹亮的歌聲
於是,雲朵得到了雙翼,卻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其實上述的三個例子,只是簡單的文字遊戲。然而透過文字遊戲,也許我們能夠抓到一些線索,用來豐富我們的語言。
想看改完成的詩嗎?請點這兒。
【原文載於搞笑寶寶的生活隨筆】
「四元素」是Playback中藝術性相當高的表演形式,用於演譯說故事者內在的一個經驗或片刻,或是用於故事內涵不易演出,或演出會有負面影響的劇情(諸如大災禍、重大的傷害等等不宜重述的內容)。
「四元素」的四個元素分別是唱歌(音樂)、玩布(空間)、形體(肢體)及作詩(語言)。一般而言,我們會覺得作詩是最難的一個元素,但其實……每個都很難……嗚嗚嗚……
其實相較於一般新詩寫作,在舞台上更重要的是詩的吟唱或朗誦。由於詩是依著說故事者的經歷,因此有一些可依循的素材,以及同理之後內在的感受--這些都足以引發詩的創作。
即席創作詩當然是不容易。也許有些方法可以提供我們參考,然而別忘了,Playback表演了說故事者的故事,換句話說,重點是服務說故事者及其他觀眾,而不必太過度著重於藝術形式,而忘了溝通的本質。
作詩的技巧主要是抓住故事的感覺,用感覺引導我們說出我們想說的話!以下是寶寶個人的撇步:(例子隨手亂作)
第一式:用結尾語(哇,啊,呀,啦,呢,哩,吧……),比押韻簡單一點,但會像童詩
飛吧!飛吧!向無邊的天際飛翔吧!
去觸碰那光明的泉源,
那兒,有太陽溫暖的懷抱哩!
第二式:轉折!找出劇情的重點:現實和期待的差距==>可以用不同的觀點來詮釋
一直以為你是我追尋的所有,(期待)
沒想到你竟只是擦身的過客。(現實,期待落空)
就讓時光洗淨我心中的憂傷,(轉折,觀點改變)
也許明天,也許明天有更炫爛的陽光!(建立新的觀點和期待)
第三式:比喻。
明喻:A好像B……你就像是熱情的太陽!
暗喻:A是B……哦,不!你就是我生命中的太陽!
隱喻:A,B也。……阿娜答!我的太陽!
借喻:用B代A……哦!我的太陽,別拋棄我!
第四式:重複句型以加強。(開展)
又一次看見生命的悲喜,
又一次望見世間的無奈,
又一次期待美好的明天,
又一次失落在回家的路上。
第五式:連貫,後句中以前句的某個詞為主角,一直連下去。
你是天空的兒女,
在天空自在的飛翔,(續天空)
自在的連風也妒嫉了起來,(續自在)
直嘟嚷著要你快快回來!(續風,主詞省略)
回來吧!回來吧!(續回來,頂真修辭法)
別忘了這裡有等待你的爹娘!(回應,爹娘對兒女)
即席作詩,比較需要用到創意聯想的方法,我們挑選比較簡單的方法來找尋比喻,像是
你覺得故事中的主角像什麼?
失業:僱主像船,以為不會沈,竟然沈了?X!
離別:流星、白天黑夜……
無論技巧怎麼運用,請注意,作詩是要投入情感去表達的,太過的詩反而不容易表達,觀眾也聽不懂。如果想要多體會「詩的語言」,《漂鳥集》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標籤: 一人一故事劇場
您是否曾遇到這樣的情形:手邊正忙著結案,同事又有一堆案子找你處理,桌上的電 話響個不停,待會兒又要開會……在台灣許多小型的機構裡,這樣的畫面可能常常出現。由於機構有許多的工作要處理,因此一人身兼多職司空見慣,除了例行性作 業之外,還可能身兼專案的負責人和另外一個專案的成員,或是某工作的執行者和另外一個工作的稽核者。
許多中、大型專案的經理人,在同一段時間之內,可能只會負責一件專案,或是少數幾件專案,同時專案經理人並不被鼓勵參加專案的細部執行工作,以免角色混淆,因此有些人認為專案成員處理事情本身,而專案經理負責管理人--溝通會佔專案經理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
然而小型組織並無法如此,因此如何有效的處理工作,釐清不同的角色和職責,就變得十分重要。面對繁忙的工作壓力一波接著一波不斷地襲來,利用專案管理的一些工具和觀點,也許能提供專案人員時間管理一些助益。
當交付的工作無法如期完成時,我們首先會考量到因素可能是「工作超量」或是「工作效率不佳」,但也可能是緣於「承諾不當」、「資源衝突」或是「突發狀況」等因素。
傳統的時間管理作為,會利用時間管理矩陣 (「急迫性—重要性」矩陣)來分析:
| 急迫性 | ||
高 | 低 | ||
重 | 高 | 優先處理 | 次要處理 |
低 | 集中 /授權處理 | Forget it. |
BRIAN TRACY曾建議,成功者必須養成以下的習慣:每天上班一定先集中時間與精力完成「重要且急迫」的工作,接著努力多做「重要但不急迫」的活動。對「急迫但 不重要」的活動,則可採集中處理與授權他人完成等方式,至於「既不急迫也不重要」的活動,則須自我要求立刻停止。
這是一個好方法,但是使用時要避免陷入一個陷阱:當工作量逐漸進入旺季,必需處理的事件大量來臨,就會不斷的迫使自己處理急迫且重要的議題,等處理完了 之後,另一個原本不這麼急迫的事件又變成非常急迫,於是陷入了恐怖的趕工惡性循環。然而,工作的效率會隨工作的時間增長而逐漸下降,並非繼續努力就能把事 情做好,於是惡夢便一再上演。另外,重要性的排列也見仁見智。
這四個象限的分法其實也並非絕對,有時會重疊,有時會移動,而每一象限中還能再細分成四個象限,除了排列優先順序之外,也許我們還需要考量其他的因素。
對於專案經理人而言,管理專案的第一步,是確認專案範疇。換句話說,就是確認要處理什麼事情,到什麼程度,而有什麼樣的資源。首要之務則是:確定什麼要 做、什麼不要做。不清不楚的定義會帶來困擾,過多的承諾則會引發災難。學習將專案的交付內容釐清,並對不在範疇之中的事情說「不」──尤其不要陷入完美主 義的框架之中,因此,也要學著對自己說「不」。
接著,將專案的內容分解成許多的工作,並且將之歸類,對應到適當的資源。有些工作需要投入較長的時間,有些則需要集中精神。記得,讓每一次的工作產生效力!舉例而言,如果打電話人不在,請試著留言,確保此通電話不是完全的浪費。
對於需要集中精神,能產生最大績效的作業,儘可能放在一天之中最有生產力的黃金時間,如早上九至十一點。如果是經常性作業,或是零散的工作,則可集中起來統一處理。至於開會,則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當事件一一分類,排程並投入資源之後,需進行資源撫平工作。重新檢視排程是否順暢,每個工作的時間長度估計是否合理,並找出工作排程中的「要徑」 (所謂的要徑是指浮時為零的工作項目,代表任何的延後都會造成專案的延後)。當產生資源衝突時(如同時借用場地,或是當天工作量超過一定水準),就要設法 處理,如修改時間,外包工作,投入更多資源或是尋求更有效率的執行方案。
有許多管理工具能夠協助我們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諸如時間管理軟體,完善的知識管理或是檔案資料,專案支援辦公室或網際網路等等。
一個有效的建議是,每天工作不要排滿,但是每項工作的時程不保留安全時間。
我們常常會不自覺的為工作保留安全時間,以至於原本可以快速做好的事情拖到急迫時才完成 (所謂的學生症瘊群),關鍵鏈管理建議,安全時間應放在專案經理的口袋中。另一方面,因為時程排的太緊,又造成無法處理突發狀況,也沒有空暇反省檢視,或 是為未來投入準備,而陷入急迫性偏執之中。其實這也就是咱們老祖宗「急事緩辦,緩事急辦」的智慧。
當事情執行的過程中,留意事件的發展,並做好風險管理。風險經常來自於事件本身,外在變化,假設和介面。事件本身的風險可以轉移 (外包給專業人員或是找尋替代方案),外在變化可透過議題管理追蹤,假設要儘可能的驗證,對於組織人、事、物的介面,則應分類、減化,並且保持良好的溝 通。當專案完成時,留下完整的檔案和學習到的經驗,以便未來能夠參考。
以上的方法,也許並無法全然適用於已經陷入的窘境,畢竟管理需要投入時間和資源,而且目前的困境也許需要經過治療、休養,然後才能再進行預防作為。面對 多專案的執行與管理,單靠一己之力,有時會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慨,需要團隊建立共識,才能夠讓伙伴們能夠盡情的發展長才。
別忘了:「你無法管理時間,你只能管理自己運用時間的方式。」您的工作是計時制?計件制?責任制?還是賣命制呢?答案得由您自己決定。
(原載於第三部門發展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