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師--配樂

  在Playback的演出中,樂師的角色非常有趣:有時是氣氛的營造者,有時是形式的輔助者,有時成為表演者,但有時樂師卻隱藏起來。

  接連著「樂師--過場」中提到樂師所扮演的「過場」角色,這次來談談樂師如何進行演出中音效的「配樂」工作。

  首先,什麼時候樂師是在做配樂這件事情呢?就我個人的想法,當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有肢體或是對話,此時樂師的角色,就像是幫電影的場景做配樂。

  這樣的說法有點兒奇怪,樂師本來不就應該是在做配樂的工作啊?

  這樣說的原因是,有些時候樂師是舞台上唯一的「演員」,例如自由發揮(或稱故事、角色扮演)型式的開場,或是四元素(此時樂師是由演員擔任)的音樂元素。而另一方面,有時樂師也擔任過場的工作,此時「儀式」所佔的比例較重。扣除這兩者,樂師的角色比較像是搭配台上演員共同演出。

  為了搭配舞台上演員的演出,如何運用聲音、樂器和其他工具來製造適當的「音樂」和「音效」,就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影片的配樂中,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分成:對白,旁白,環境音(現場音),雜訊,背景音樂,音效等等。在Playback的演出中,大部份的時候,對白都發生在舞台上,只有極少的機會,演員會嘗試用和樂師對話的方式,來製造效果。因此,樂師能夠提供的,大概就是現場音,背景音樂和音效這幾個項目。

  這些不同的聲音有重要性之別,平常的狀況下,對白和旁白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需最清楚洪亮,接下來可能是重要時刻的音效,然後是背景音樂和環境音,最後,雜訊則是必需去除的聲音。有時需要環境音來塑造或影響氛圍,此時環境音會放大(如森林中恐怖的感覺)。

  一旦排列好各種聲音的重要性,樂師就容易掌握分寸。當演員在對話時,配樂的音量要降低,甚至無聲。而在舞台上出現不必要的沈默時,樂師則要適時的放大環境音,協助故事演出的進行。

  在認識音量的控制之後,什麼時候要製造音效呢?

  音效要出現在能夠加值的地方。舉例而言,故事情節的轉折處、結尾的定鏡、隨著演員肢體延展都是很好的時間點。

  Playback的演出中,如何掌握核心的要素,是個大學問,因此精簡演出,用詞和音樂,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是每個參與者需要學習的重點。同樣的道理,樂師如何精簡地使用音樂,也是個大課題。正所謂: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得少不如說得巧。其實每一次參加工作坊,在這一件事上都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後,來談談序曲和背景音樂。

  自由發揮(故事)時,演員有一段時間準備,此時樂師要用音樂塑造氣氛,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很特別的序曲或是主題曲。如果有一首合適的歌曲,將會是種省力的方法。運用歌曲時,和所有即興的表演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限制,改歌詞、拼貼歌曲、即興創作都可以。當然,要照顧到故事和藝術性質,不能讓演員無法順利演出,或造成觀眾的反感。

  背景音樂在這兒是指演出時發生的音樂,像我常用《甜蜜的家庭》、《生日快樂歌》,只要一唱,大家就知道發生什麼事情。背景音樂和序曲不同,要注意不能壓迫到演出的對白,時間點也得留意。

  隨著對象的不同,劇團在演出前也許會特別做一些功課,樂師亦然。樂師可能要先準備一些不同的歌曲,但是這不是必然的,因為如果都是準備好的,也許會太刻意,反而感覺不真實。平常多收集一些歌曲的片段,其實非常有幫助。

  另外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聲音呢?

  我們團練時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當我們無法運用樂器適當的表達情緒時,那麼就試著使用聲音吧!諸如溫柔、慈悲這一類的特質,遠較緊張或快樂這樣的感受困難,如果用聲音,效果卻會很好!

  最後附帶一提,影片在加上聲軌(音樂和旁白)之後,必需要站在觀眾的立場修過,即興的表演雖然沒有這個機會,但是試著把自己放在觀眾的立場去配樂,也是個有用的方法。演出的過程中,樂師的位置其實比較接近「觀眾」,而非「演員」,也因此能夠縱觀全場,提供必要的支援。

  既然是個「觀眾」,那麼在觀眾期待有聲音的地方適時的發聲,不是很有趣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