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四要素

最近在思考,如果要完成一件事,究竟需要具足哪些要素。後來發現,如果扣除運氣等外在不完全可控制的因素,要完成一件事,至少需要以下四個要素:目的(Objectives)、資源(Resources)、方法(Approach)和動力(Driving force)。

所謂的目的,是指要完成的事情,這件事情必然得投入某種努力,並帶來某種改變,換句話說,必然和當下現狀不同。就算是維持現狀,相對於外在的改變,也是一種不改變的改變。目的可以是一種產品、一種服務或是一個指標的滿足,當然,也可以是一種想像(願景就是一個好例子)。

由 現況到目的的過程,我們需要一種接近的途徑,也就是方法。方法可能是已知的(如標準作業程序),或是未知的(如創意解難程序)。有時因為某種解決途徑的出 現,會顛覆過去的生活,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好例子。通常,一個與眾不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創意」,而一個與眾不同的目的,則稱之為「夢想」。

為了透過方法達成目的,我們還需要具足相對應的資糧,也就是各式資源。包括人力,財力時間,外在環境因素,法令,土地設備等等。資源有些是消耗性的,有些則否。像是時間就是消耗性的資源,土地則不一定屬於消耗性。

最 後,就算具足了目的、方法和資源,有時事情還是不會發生,就算發生,也有可能半途而廢。如同可燃物加上助燃物,仍需要達到燃點才能燃燒,有一種稱之為動力 的要素,促使事情被完成。動力是個有趣的概念,有些時候,我們把動力的存在與否,歸給神祇,有時則認為是世間的必然理則。

這 四個要素對於管理是很重要的。舉例而言,如果我們把這四個要素投射在行銷這件事情上,我們知道行銷的目的是交換,而交換的是產品、服務,或是需求的滿足。 買家投入的資源是成本,賣家想獲得的資源是定價,雙方都希望透過此交換創造價值。對於方法而言,買家希望很容易,而賣家則儘可能的接近買家。最後,就算萬 事俱備,若欠動力這個東風,交換行為仍不會發生,為了加強這個動力,賣家不斷的促銷,而買家則希望能掌握更多相關資訊與價值。

這就是行銷4P和4C的組合了。

其實做這個分析,並不是為了解釋行銷的概念,而是為了探究為什麼有些事情可以成功,有些事情卻半途而廢,甚至胎死腹中。就像有些人在乎目的,有些人在乎過程,有些人在乎投入的深度,有些人則完全看Kimogi而定。

那 麼,想要把一件事做好,顯然在四個要素上都得下功夫才是。舉個例子來說,一般以為加班對趕工是有益的,然而統計發現,雖然人在工作,卻會因為個人,疲乏以 及延遲(合稱PF&D)等因素無法滿載,加班只會降低機能。也因此,長期的加班並無益於整體績效的展現,反而會降低動力。另一方面,透過有效激 勵,建立共同願景,甚至是及時作業(Real Time)流程等,維持動力在高檔,對績效也能有所助益。

那麼,這四個要素之中,有無一者是最重要的?

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應該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以專案的執行為例,公部門的案子之所以能夠啟動,是因為有預算(資源),透過有限的資源完成政策上的需求(目的)。方法很多種,動力在於興利除弊--如果是興百姓之利、除百姓之弊,則是百姓之大幸;如是興一人一黨之利、除一人一黨之弊,則是百姓之苦難。

另一方面,營利單位以賺錢為目的,是屬於市場趨動的狀況,因此先有利可圖(目的),再經由匯集資源,並找出方法實踐。所以這一類的專案,是由利潤(目的)啟動的。

而 第三部門的伙伴,常常是以使命為起點(動力),然後才有明確的目的,也許方法和資源都不足,仍是走一步算一步。也因此專案啟動之後,目的不一定明確,方法 不一定具足,資源更常常欠缺,也造成非營利組織經常在困難中奮戰,唯一較為俱足的要素,可能就算是動力了,而宗教徒可能是諸多組織中,動力最堅實的,這世 上許多劃時代的大事,也常常是宗教徒踐履的(像是印刷術第一次使用,在東方是印金剛經,西方是印聖經)。

跳離上述三個部門,有另外一群人,熱中於方法或是理則的了解與實踐,凡事依法而行,這一類人士,像是學者或是科學家,另外還有創作家,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類型。這些人啟動了某些計劃,期待為世間帶來了真、善與美的各種形式,方法也常常會變成了目的的一部分。

回到真實的生活之中,如何確立目標,備妥資糧,找到正途,維持動力,則是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許多的管理工具能夠給我們幫助,但相對的也是一種負擔。必需依照實的狀況加以衡量運用,以達到最佳的綜效。

您也許善於決策,也許擅長募資,也許精通問題解決,也許熟稔激勵士氣,無論是哪一種,相信您都能夠在職場上找到合適的位置,而「擺對位置的人才,就是天才」,誠實言也。

這世界,需要的不只是一種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