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擯

「我不要和他說話。」

這不是孩子氣,而是對於某些特定的人,執行「默擯」的儀式。這種儀式是一種懲戒,是屬於對「非理違犯、不受調伏」的出家眾,所有的人(無論在家出家)都「不與來往言話」。

對於僧眾而言,這應該算是嚴厲的懲戒了吧。然而我卻覺得這種作法的背後,有時卻有著更高的用心,那就是讓當事人有反省的機會。因為至少在默擯時,還可以共住或是另住一地,如果是滅擯,那可是不能共住,並且得在大眾之中「舉示其罪並驅出」。

毘尼母經卷二(大二四‧八○八上):「擯出有二種羯磨,一永擯,二為調伏故擯。調伏者,未懺悔中間,及飲食、坐起、言語,一切僧法事皆不得同,是名擯出調伏羯磨;此人若剛強永無改悔,盡此一身不復得同僧事。」

提到默擯,是因為最近和不同的朋友在討論一些合作案時,針對某些合作對象進行評估之後,有些朋友做出了接近於「默擯」(甚至於是「滅擯」,永不往來)的結論,讓我覺得有些感傷。

當然,不同的場域、不同的事件和不同的團體之間,對於類似事件的反應也有著明顯的差別。有些人會把對方列為拒絕往來戶,有些人則會把對方最為不受歡迎人物,但有些人則覺得合作還是可以,只是合作的規模要縮減,項目要考量。

另一方面,大家都是在家人,壓根兒也談不上「默擯」。只是這種狀況同時發生在不同的場域中,讓我覺得也許存在著某些值得一探究竟的原因。

在案例甲之中,朋友A邀請朋友B去幫忙,並希望朋友B負責,但最後卻自己搞,並且還不告知朋友B,其結果是朋友B覺得朋友A不夠尊重。

在案例乙之中,朋友C邀請朋友D去幫忙,到了合作的後期,原本朋友C的工作莫名其妙通通被放在朋友D的肩上,讓朋友D覺得自己被利用。而且還有另一位朋友C1,只會挑別人的問題,卻沒有任何貢獻。

在案例丙之中,朋友E和朋友F合作,結果朋友E自己跑去接了更多的生意,卻不讓朋友F知道。當朋友F知道之後,朋友E就說這是怕讓朋友F太累了,所以不想讓他太辛苦。

在案例丁之中,朋友G透過我邀請朋友H去幫忙接一個工作,不過錢不多,但是朋友H一直說沒有辦法。朋友G在時間壓力下找我,我告訴朋友G去問朋友H,如果H沒空,那能不能推薦其他的人來幫忙。朋友G告訴我他已經問過了,但是朋友H說沒有這樣的人選。我就告訴朋友G說,其實有另一個朋友I完全可以勝任,但我手上沒有他的連絡方式,而朋友H有。就這樣,當朋友G問朋友H關於朋友I的事情之後,朋友H就接下了這個工作。

案例就不用繼續說下去了。這些案例都是真實且發生在身旁的事情,這些朋友也都是我的朋友。雖然每一個人都有些不同,但是為什麼總是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也讓我不得而解。

佛陀說人有三種毒害,也就是貪、嗔和痴。看起來也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由於每一個人都有其在乎或是渴望,因此如果我們對於別人的渴望或是在乎不理解,就很容易受到傷害。不過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如果彼此的需求相互對抗而無法找到平衡或是共生的方法,不相互往來或許是比較好的方式。

在接觸部落的過程中,我發現只要是被部落的朋友認為是「想來利用原住民」或是「純粹只想賺錢的生意人」,部落的朋友就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些人覺得部落的朋友似乎太善良太容易被騙了,但我卻覺得部落的朋友真是心胸寬大。在一開始他們不會先以懷疑的態度去面對,但是一旦有不好的行徑被察覺,部落的朋友就會立刻明白,並且採取保留的態度。

人活著為什麼一定要懷疑別人、利用別人呢?多賺到一點錢,多賺到一點名聲,甚至只是多賺一些機會,難道真的值得我們捨棄自己的靈魂嗎?還是我們的靈魂原本就是惡道的眾生呢?

這樣的問題我不明白,但我知道我也得學會保護自己的心才行。所以默擯其實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至於能不能讓別人醒悟,完全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事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