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有些事情和經驗有關。夥伴很認真地在行前帶領著小隊輔和其他的夥伴一起跑過一遍教案,這是很重要的工作,只可惜她忽略了一個差別,那就是為小隊輔帶的活動,和為孩子帶的活動間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除了讓小隊輔理解活動進行的方式之外,其實還要告訴小隊輔他們在課程中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來陪伴或協助孩子們完成屬於孩子自己探險。

我和夥伴分享了一個開車的比喻。假如有一天我需要帶領一位朋友開車到某個風光明媚的地方,朋友並不知道該怎麼走,所以我需要為他指引道路。我的作法有許多可能:

第一種方式是我直接開車帶他去。於是他享受了美好的風景,但不一定會記得怎麼到達此處。就像我們常常參加大師工作坊,從大師身上看到了很多美好的可能,但卻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得到。但這種「示範」對於我們的目標設定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種方式則是我陪著他開車過去。一路上我告訴他,前方多遠要左轉,大概需要多久時間等等。因為我對路況很熟悉,甚至我還可以指引他走捷徑,或是在途中順道參訪其他的景點。這就像是老師陪伴著孩子,讓孩子去嚐試,引導孩子去發現各種可能。這種作法的前題是老師必須和孩子在一起,如果老師不在孩子所處的當下(here and now),那麼他的引導就會脫離真實的情境而失去效用。當孩子們對於要去的地方不這麼熟悉,卻又有一些能力時,這種陪伴能夠讓孩子有信心去挑戰未知的狀況,並在到達之後,有比較大的可能在未來能夠獨自完全同樣的工作。

第三種方式相對容易一點,就是畫一張地圖給他,讓他自己按圖索驥。有些老師會下達某種指令,然後要求孩子們去做。如果指令夠清楚,同時孩子們也不會有太多的擔心,常常能夠很順利的完成任務。另一方面,如果指令不清楚,或是孩子們還沒有準備好,就可能會無法完全這樣的工作。如果工作本身能夠帶來樂趣,自然會吸引孩子們投入;反之如果不好玩,要孩子們認真去玩,就得加上一些其他的「動力來源」。不清楚的指令和較大發展空間的指令並不相同,前者是不容易理解或是實踐的指令,後者則給予孩子們較大的空間去嘗試和選擇。舉例而言,如果我們讓孩子演出一首童詩,我們建議孩子可以演出詩中的角色或是物品,或是抽象或不具象的東西(如風、黃昏、憂鬱等等),而不一定只能演故事中的某個角色。這樣就能提供更大的空間。

第四種方式就是只當訴他目標,剩下的自己看著辦。對於能力強動機夠的人而言,他可以透過網路查詢、衛星導航系統或是沿路問人而到達目標,也可能會中途放棄。這有點像是某些推廣教育理念的書一樣,提供我們一些方向和應該達成的「目標」,但是怎麼做孩子們可能完全不知道,完成時會怎麼樣,孩子們也完全不知道。這樣的方式適合於能力和動機都足夠的對象,只可惜有時會遇到這一類的老師,只會說應該如何如何,但卻毫無助益。

當然,還有第五種,那就是完全沒有經驗,只是人云亦云,甚至是只憑臆測來描述目標和途徑之間的連繫。這種作法會帶來危險,而且常見於宗教領域之中--個人覺得這也是佛陀會要求佛弟子要驗證佛所說的話的原因,因為如果不是真實而有效果,只是憑著想像或是想當然爾,是無濟於事的。

也許我們還能寫出更多的可能,不過前四種已經足夠用以比喻我們在帶領孩子時的角色了。第一種叫做「幫你做好」,第四種叫做「叫你去做」,恰恰是兩種極端,在中間的則是第二種「陪你一起」和第三種「指引去路」的「釣魚教學模式」。在創造性戲劇的場域中,小隊輔的身份可能會在第二種和第三種之間,而不是第一種和第四種。為了協助孩子們完全工作,小隊輔為孩子們先準備一些「解決方案」是很貼心的作法,但是不應該在一開始就指派工作或是設定目標,而是讓孩子們先去嘗試,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小隊輔再適時給予引導或是協助。但是大人們常常因為自己做比較快,所以就剝奪了孩子們學習和嘗試的機會。

其實小隊輔常常是營隊成敗的關鍵。有些小隊輔的準備程度還不夠,在活動中只是和自己在一起而忽略了孩子的狀況,也有些小隊輔因為工作太多而無法顧及孩子。有時小女生愛上帥帥的男性大葛格,還會造成困擾。

除了小隊輔之外,營隊的主辦單位的想有時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例如有些營隊會要求孩子們要在很短的課程學習之後就要演出,甚至是透過競賽的方式來呈現,並選出值得獎勵的團隊。因為要比賽,所以孩子們的壓力很大,小隊輔的壓力也很大,然後選出的團隊究竟是孩子自己的努力還是小隊輔的成就?是因為課程的效果還是因為孩子本身就具備的天賦或經驗?而我也經常想,這些比賽究竟是為了大人還是孩子呢?

競賽不一定就是壞事,但是沒有好的準備,只會讓大家都很焦慮而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