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一年八月,隨著中華組織發展協會一行十人,在理事長的帶領下,到大陸進行兩岸NGO的參訪活動。在這次的參訪行程中,我們走訪了南京、無錫和西安,並和當地的NGO以及相關企業進行交流。

因為過去有一些參與社會企業發展的經驗,因此在南京向企業及在地公益組織分享了公益組織與企業合作這個主題,而在西安則分享了公益組織與社會企業的相關經驗。

以下簡述此行的過程中我對內地公益組織發展的淺薄觀察,提供關心兩岸公益組織的讀者們參考。

南京就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政治背景,和我們似乎有著多一層的情感連繫。這次主要交流的南京勤善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追尋其發展的緣起,其實是宋美齡、宋慶齡女士在衛崗創辦了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實驗牧場。這個牧場的目的是為了照顧國民革命軍的遺族,透過牧場的經營,不但讓孩子們能夠有足夠的營養來源,同時也僱用員工販售運送乳品給社會大眾,創造經濟的收益。用今日的觀點,這個牧場的經營理念實可歸納入社會企業的範疇。

而在中山先生博愛的理念之下,這個企業一直發展近百年。而現今也投入南京勤善博愛之家的公益組織,提供許多公益資助,並辦理許多銀髮長者的相關活動。在企業社會責任的領域中,善盡社會公民的職責。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特別分享了瑪納、光原和不同企業合作的經驗,並引用了《經濟學人》上Franklin在〈Just good business〉(註1)提出的企業社會責任觀點,以及《哈佛商業評論》上波特在〈創造共享價值〉(註2)所提出的見解,切入分享關於企業和公益組織合作的各種可能性。

對於公益組織而言,雖然企業的捐款是很重要的支持,但是企業能夠提供的資源不只是錢。包括專業、資材與設備的贊助、人力的支援、甚至是網路或是品牌的分享等等,都能為公益組織帶來效益。就以人力的支援來說,不單是企業的員工,包括供應鍊或是相關的社交網路,甚至是顧客都可以成為重要的參與者。

以瑪納和尚穎洋行有限公司,以及義大利餐廳「健康密碼餐廳」合作的瑪納戀人套餐(註3)為例,即是由瑪納提供優質的有機食材,由尚穎洋行提供頂級的有機葡萄酒,在由健康密碼餐廳的大廚精心調製成一套情人節的餐點。這個合作的計劃除了讓公益組織也能進入美食線的新聞報導中,同時讓三家參與的企業都得到了曝光的機會。

另外,尚穎洋行也號召酒友們一同上阿里山進行公益旅游(註4)的活動,不但能夠協助當地的農民朋友進行咖啡、茶或是竹筍的採收,還能夠大快朵頤山上的有機食品。對企業而言,公益也能夠成為一種顧客服務的形式。

這樣的分享也穫得南京朋友們許多熱烈的迴響,促發公益組織的朋友們思考更廣泛合作的可能,也讓企業能思考參與公益能夠帶來更多的價值。

(待續)

(註1)http://www.economist.com/node/10491077?story_id=10491077

(註2)〈波特:創造共享價值〉,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2011Jan

(註3)http://www.storyofwine.com.tw/popup01.asp

(註4)http://www.storyofwine.com.tw/popup02.asp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