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看到了許多朋友的感歎,忽然覺得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選舉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把人的心牽起來,然後在向上拉起或是重重摔落,造成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氛圍。歡樂的是似乎自己理想的人選當選了,一切都將變得美好;愁的是好像自己支持的人沒有當選,一切都完了。真會如此嗎?我個人從來不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要說一切都完了,我寧可相信世界末日,也不會相信我們集體推出來的候選人會爛到這種程度。
很多人不相信民主,只相信自己。因此對於不如已意的選舉結果,表面上雖然接受,私底下仍是憤恨不平。然而相信自己還好,最讓人擔心的是過度相信候選人乃至於當選人,因此忘了自己。
在選舉的過程中,有時會聽見或是看見一些評斷,對自己支持的人選貼上正向的標籤,對自己不支持的人選則上負向的標籤,然後開始二分法的標籤選舉戰。不僅對候選人如此,一旦有人支持自己視為對手或是敵人的那一方,還會自動幫他們貼上標籤,並把支持者視為「同一個集團裡的人」。然而,這種以偏概全的方式,已經落入單一選擇的陷阱,把世間簡化並分裂成兩種人--和我同一國,以及和我不同國的人。
以這次選舉為例,馬先生得到了689萬票,因此有人說他擁有六百八十九萬的民意基礎,就像小英有六百零九萬的民意基礎一樣。這些說法都過度簡化,不值得採信。仔細想想,投票給馬總統的人,包括了許多不同的人。有些人是因為支持馬先生所以投票給他,有些人則是因為不想讓蔡英文當選所以投票給他。這兩種人本質上不同,只因為有同樣的投票傾向或行為,就被認為是同一種人。然而事實上投票給馬總統的人,有六百八十九萬種,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支持馬先生的所有政見,我們卻把所有的政見綁在一起,並貼上同一個標籤。
同理,小英也沒有六百零九萬的民意基礎。那些支持小英以及不支持馬總統的人,不代表會支持小英做任何事。我們打造了一個明星,一個符號,並藉此統攝我們的眾多想法,然後把世界分成兩邊。並且從數字中沾沾自喜,就像是四年前馬總統得到了多少票,如今選票流失一樣。沒有兩次選舉一開始就應該得到一樣的票,比較兩次的票數只有一點參考價值而已。不可以誤認自己此次得到高票,下一次必然如此。一以概之可能會產生可怕的風險。
貼標籤另一個讓人擔心的地方是會把相關人等直接打入同一國,然後一起封殺,就像是過去封建時期誅連九族一樣。支持九二共識(沒有表態支持誰)的人,直接被貼上「中國」的標籤,而往自己的身上貼上「台灣」的標籤。認為自己是因為「清廉」才獲選的人,同時也往他人身上貼上「貪腐」的標籤,投票給自己就是支持清廉,投票給對方就是支持貪腐。然而,這真的是事實嗎?
更甚者,把兩項不同的主張連結在一起,形容一種「組合」。兩岸關係與社會分配正義,改變-安定與清廉-貪腐連結,四個議題如果都有兩個選項,至少就有十六種組合,但是因為選舉之故,最後變成了兩種組合。而所有的議題,都直接歸納在兩種符號--藍、綠--之下。這種過度的簡化,形成了更為可怕的分裂和對立。
有時,我們會把一些事情「統包」給候選人,然後就看著候選人甚至是當選人過四年。我們以為選出了總統和立委,把國家交給他們,我們就可以繼續做我們自己的事,然後國家就會自然而然地繁榮昌盛。選了幾次之後,我們理應明白,這樣的假設是不正確的。我們仍是國家的主人,我們要為國家的幸福努力,而不能只依靠少數幾個人,就算這些人是我們用選票一位一位選出來的--至少,我們還有監督的責任。
國家領導人的確很重要,但是在一個快速變遷的世界裡,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支持過去理念的人,而是一個可以面對未來的領導者。面對未來,一個人的擔當、勇氣和態度很重要,有時重要程度甚至於大於能力。只靠一個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需要的是一群團隊。然而,如果領導人聽不進團隊的聲音,聽不進人民的聲音,能力再好也是枉然。
如果你和我一樣在選舉的時候,總覺得投票投得很難過,總是懷疑為什麼沒有更適切的候選人可以選,那麼也請你和我一樣多一點關心在政治制度上的公平性。要多少選票才有不分區立委,要多少連署才能參選,要多少得票比例才有政黨補助金。也許這些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但總可以找出更好的答案。
一個國家的民主是否成熟,也許並不能從選舉的過程顯現,也無法從政府有多在意「民意」來決定,而是從「選民」日常生活持鑟的參與和行動來呈現。在選完之後的懷憂喪志或是心滿意足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流於自怨自艾或是趾高氣揚,持續交相指責或是彼此傷害,而缺少正向積極的行動去展現人民為主的力量,那就太可惜了。
台灣需要更多元更務實更有同理和更有創意的腳步,而不應只陷於單一選擇非A即B的邏輯裡,同時不應該被簡化地以為,我投票給你就是支持你所主張的一切。為此,我們應該站出來持續地表達我們的聲音。重點從來都不是誰當選,而是我們的日子怎麼過下去。
標籤: 書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