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演員練習的機會遠較樂師和主持人多,畢竟一個故事的演出,通常只會有一個主持人。因此前陣子帶領主持人工作坊時,我思考著如何能讓大家有更大程度的參與和練習,於是設計了一個練習主持的活動。我思考著聚焦在主持上,並減少演員的人數,同時又希望能夠讓扮演演員的學員能夠有所學習,並且能從不同的角度給予主持人回饋。

為此,我運用扁帶(可替換成一般的繩子、布),邀請演員在聽完故事之後,以扁帶排出故事的情節起伏,並在高潮和低潮時,以主角的身份,呈現情緒或是說出台詞。這個練習有助於演員(和樂師)熟悉掌握故事的核心、故事進行的節奏和重點,以及舞台呈現的邏輯。當說故事人回饋演出時,也能夠透過調整來協助大家更進一步理解。然而,這畢竟是為了協助主持人以及讓更多人參與練習而設計的活動,回到真正的團隊中,最好的方式自然還是由演員們直接演出故事,而不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最近和一位夥伴聊起關於團練的事宜,談到了這個活動。這位夥伴覺得人少時寧可不要練習主持人,把重心放在演出較有助於團隊的進程。我同意這樣的觀點,但是也有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我們比較容易看到我們自己的成長和學習到的技巧,對於團隊的需求和成長則較難覺察,有時甚至於不在意。這可能會形成某種風險,讓團隊在個人能力增加之後,反而卻更加疏離。

在團隊中,我們需要同時從個人的需求和團隊的需求來考量團練中的活動安排。我們常常以為團隊需要合作,卻只會從別人的身上拿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於是團隊成為一種消費或是獵捕的場域。我曾在〈團隊合作也是一種競爭〉分享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為團隊合作的本質至少有三個要素,首要之務是確認團隊的使命與目標,第二是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第三則是為了更好地達成目標,需要彼此競爭服務的機會。

我們需要先做好自己,合作才能達到真正的效益,而不會落入彼此拖累的地步。我們需要做好基本功,向上挑戰時才能夠有穩固的基礎。另一方面,合作的本身就是一門需要學習和磨練的技藝,尤其在如一人一故事劇場這類的即興劇場中更是如此。正因如此,一人一故事劇場的團練,除了提升個人的準備程度之外,還會花費許多心力在共同學習與分享。

去年有幾次機會和不同的朋友合作,其中一些合作的夥伴對一人一故事劇場有很深厚的底子,但是就算如此,我們在舞台上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畢竟我們之間的合作尚不熟悉。合作的美好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拼湊出來,需要團隊花費許多時間共同學習成長。這也是團練中很重要的課題。

最終,這世間沒有完美的活動。任何一個教學活動的設計,可能可以促進某些學習,但是其背後一定有所取捨。運用活動時,如果能夠明瞭活動設計的意旨,以及可供轉化的彈性,也許能夠從活動中穫得更多的利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