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和不同的朋友討論工作和市場決策的事情,我常常會使用以下的三個圓環來說明(這是從某本日本作家的週末創業的書中學來的點子,但一時想不想書名,囧):

第一個圓環,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個圓環的背後,代表著熱情和意願,也代表著夢想。
第二個圓環,是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這個圓環的背後,代表著核心競爭力和實踐的能力,也代表著實踐夢想的能力。
第三個圓環,是市場需要的事情。這個圓環的背後,代表著價值創造和有生意可做,也代表著夢想成就的因緣。

從這三個圓環來思考,一個好的決策,應該是我們想做的,能做的同時市場需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的決策常常會無法同時滿足這三個圓環。有時是因為某一項對我們而言太過強烈而忽略了他者,有時則是源於本質上我們無法釐清每一個範疇所涉及的內涵。當然,有時這三個圓環彼此之間似乎無關,而我們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觀點去連結他們。迫於無奈則是另一種常見的狀況,只是因為老闆一時需要,而我們不想做也不能做的事情似乎也並不少見。

如果我們無法三項具足,是否能夠做些什麼呢?

首先,讓我們先從滿足兩項要件的區塊開始思考吧。

想做+能做-市場需求:

這個區塊常常存在,舉例而言,藝術家的創作活動有時會落在這個區塊裡。想做是藝術家的熱情,能做是藝術家的實踐,不過世俗凡人不解風情,所以藝術家常常會感到高處不勝寒。還好,作品的本身就是一種永恆。

請先萬不要嘲笑藝術家,人們常常是從想做和能做開始,在某些非營利組織的朋友們的思惟裡,常常會不小心忘記了市場需求,又或者錯估了市場需求。這一點只需要確實地回到市場來評估即可有很大的改善。要不然,就得有能力開創新市場。

想做+市場需求-能做:

當市場有某種需求,而我們也想投入,無論是為了利潤或是使命,此時似乎就存在著一個很好的生意。此時能力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力的取得或是養成,是促成成功的要素。不過能力其實分成很多種層次,有些核心競爭力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有些則是無法取代他人的。如果市場進入的能力門檻很低,那麼就可能會發生蛋塔效應(指大家一窩蜂地投入,然後一窩蜂地陣亡)。這同時也需要評估市場真實的動態。

能做+市場需求-想做:

我自己本身就落在這個區塊中。常有朋友問我,志強你能夠做得這麼好,同時市場也有需要,我來當你的經紀人好嗎?我通常會說:沒興趣。反之,我卻常常把熱情放在沒有什麼利潤也爭取不到什麼身份地位或是權力的事情上。

激勵參與熱情也許針對這個區塊工作的好方式,但有時意願本身涉及於使命和定位,因此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勉強。有一次一位朋友抱怨,某個機構有錢,而我們也需要錢,但為什麼他們不捐給我們呢!是啊,原因不過是不符合他們的使命而已,我一點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有一位藝術家朋友,他的畫作真是棒極了。我想問問他願不願意把他隨筆的畫作出版,他似乎有點興趣,但當我問他有可能會被設定成生活美學家之類非藝術家的定位時,他卻覺得不是很適合。正因為他對藝術的追求有很高的期待,因此他才能持續創作出這麼棒的作品。也許有一天,會有其他的因緣觸發他的興趣,但在此之前,我不會刻意去激勵或是鼓吹。

其實上述三個圓環的內容都會不斷地變動:市場需求會變,我們的能力層次也會變,我們的動機也會改變。正因為這些內容會改變,所以才會產生新的機會。會改變同時也表示過去一直有效的作為在未來未必有效,有時這是一件好事。若不是如此,我們如何期望社會大眾改變生活習慣以減緩全球暖化?

另一方面,有時時機尚不成熟,我們仍需要做好準備。做準備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一個過渡的結構。例如,目前的工作漸漸感覺市場在縮小,雖然同時競爭者也漸漸轉型,但是我們的意願也逐漸降低。我們決定要開劈新戰場,但一時沒有辦法成就因緣,於是我們就把一部份的能力和資源改投入新興的市場或是更有意願去做的事情。非營利組織轉向社會企業,或是企業工作者轉戰非營利事業,或許就是一個很不錯的例子。

最後,有人問我,為什麼沒有應該做的這個圓環呢?

這是個好問題。「應該」究竟是什麼的本身也許就是個好問題。在某種信仰裡,這三個圓環的交集就是應該做的事情;在另一種信仰裡,應該做的就應該去做,不用想太多。對我來說,應該和意願是綁在一起的,有時也和市場需求綁在一起。這世界上不應該但我們有能力同時市場也需要的事,難道不多嗎?但是我們並沒有去做,正因為我們選擇了過我們想要過的生活。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