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一年,清華學堂成立,設在清朝咸豐皇帝當太子時使用的清華園(登基前稱熙春園)。此即是清華大學的前身,也是清華之名的由來。

一九五五年,梅貽琦校長奉命帶著清華基金(美國退回超收的庚子賠款而成的基金)回台復校,一轉眼已過五十五年。清華大學在台復校首先招考的是「原子科學研究所研究生」,而後建立了原子爐,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某些端倪。當年若非梅貽琦校長堅持辦校,也許這筆基金會被用做他途。

一九八六年,我因為清華的理化資優輔導計劃,正式到清華的物理系和化學系上課。在這段日子裡,認識了許多好朋友,包括現在一同創業的王鵬超。因為這段時日的裁培,我在一九八九年得到全國化學實驗能力競賽第一名,而後申請保送清華大學化學系。當年計劃的同屆同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不少,保送台大物理,畢業之後轉行念音樂的蔡振家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大學四年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身為一個知識份子的態度,這或許將是陪著我一輩子最寶貴的資產。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的校訓,出自於易經,卻又恰好和我的名字(志強)和法名(厚德)有關。

服役回來之後,再度進入清華大學念碩士。念書對我來說,嚴格說並不算是一件難事,不過學術可能不是我所喜愛的道路。至於我喜愛什麼,也許只是平靜而溫暖的日子吧。

過去一有機會,就會回學校參加校慶。第一次當值年校友,我們班只有我一個人到。今年,我們班仍然只有我一個人到。九二級學長來了十個人,順便開同學會。也許後年輪到我們當值年校友,會多一點人回來吧!幸運的是,化學系是很早成立的系,所以學長也很多。看到許多當年執教的老師一一退休了,總有點兒歲月荏苒的感觸。

聽到系友會的發展,覺得很棒。現今兩岸的交流頻繁,期許未來新竹清華不單在理工科技上獨步世界,還能夠再重返當年人文盛景,能再有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此般大師常駐。誠如梅貽琦校長所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祝母校清華大學百歲生日快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