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規劃

今天到台北參加了一場情境規劃的分享課程,看到了許多老朋友,也從講師的身上再一次學到了比較明確的情境規劃的做法,覺得很開心。

情境規劃scenario planning是針對未來的情境進行某種分析和想像,再設定相關的回應行動的一種很有趣的管理方式。據說最先是在二戰時美國空軍所使用,後來因Shell石油使用此一工具成功預測石油危機而聲名大噪。

之前在學習管理時,其實就曾接觸這個工具。我想在台灣有許多人運用情境規劃,尤其是之前聽說邱義仁先生就是箇中高手。

情境規劃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先找出未來可能的情境。一種做法是找出趨勢中重要的驅動力,然後依照驅動力的變化來設定可能的情境。每個情境設定完成之後,同時會產生行動和指標。然後要常常檢核回顧。

舉例而言,去年開始我和某個機構合作。後來和機構合作的狀況出現改變,由於我處於被知會的角色,所以我發現我的處境和一開始投入時有很大的不同。為了回應這個有點混亂的狀況,我先解構了彼此的關係,然後再重新建構了新的可能。

在建構的同時,我運用了情境規劃的方式,為可能發生的事情事先擬定了劇本。

我依照「我能否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和「我能否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兩個重要的驅動力做為指標,把情境分成了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是同行者,意指「我能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以及「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這是彼此相得益彰的最佳狀況。

第二象限是供養者,意指「我能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但「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這種狀況需要盤點實際的遭遇。雖然我很願意提供一己之力,但有時因為自己無法實踐信仰,反而會造成一些困擾。

第三象限是造孽者,意指「我不能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同時「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彼此的關係無意義再持續下去。

第四象限是偷竊者,意指「我不能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但「我能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這是一種無益於他人的損人利己的行為。

如果是同行者,回應的方式是繼續保持良好的關係。如果是供養者,回應的方式是退居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如果是造孽者或是偷竊者,基於我的信仰,應該立即解構彼此的關係。

那麼,有什麼樣的指標來區分「我能否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和「我能否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呢?

針對「我能否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可依照對方的需求,實際的狀況和我能提供的內容做一比對。而「我能否得到我想要的東西」,則可依「我是否能貫徹我的信仰」、「我是否受到信任和支持」以及「我是否能夠感受到正向的回饋」來評估。

一旦劇本設定完成,就可依照指標定期監控和回顧。當然,後來的確讓我覺得情境已經走向「我愈來愈不能提供對方需要的服務」的情境,同時我也愈來愈無法感受到有正向的回饋。最終,我選擇啟動了某項Quit plan。

本質上這樣的做法比較接近「決策樹」,但是因為各項指標並不具有線性關係,同時還有很複雜的思考捲在其中,這也包括了人際關係在內。不過因為有了這個劇本讓我能夠放下一些事情,我覺得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助益--不然一味地煩惱也處理不了問題。

對於受即興劇訓練的人來說,原本時時刻刻都可入戲。但也許正因為我陷得太深,所以才需要這種方式協助我事先設定適當的行動來回應,免得忘了呼吸。

最終,情境規劃這項工具多多少少具有一點臆測性。重要的可能不是情境規劃的準確程度,而是在於對未來是否開始進行準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