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隆哉的《舞蹈創作法》中,空間構成的章節裡,提到了劇場使用的舞台區位設定,和寫實性或是戲劇性強的舞蹈所使用的方式,有某種吻合之處,引起了我的好奇。原來舞蹈也和戲劇一樣,會關注舞台位置上的心理感覺。

簡單摘錄書上描述這六個舞台區域的內容如下(這裡使用觀眾的方向,括號裡則是舞台上演員的方向,也是我們習慣的稱法):

1)中央前(中下舞台),因為是觀眾最清楚明白看到的區域,所以會給人強烈的印象。因此劇情的高潮、衝突或是鬥爭、重要的發言等大都會在這個區域進行,是主要角色活動的區域。

2)中央後(中上舞台),是舉行儀式的莊嚴區域。簡單地說,因為中央構圖的穩定性,給予觀眾沈穩和神聖的感覺。像是婚禮、法庭宣判、指揮者長長的演說等等,這裡的演出容易讓人有穩定而深刻的印象。

3)左側前(右下舞台),這個區域是親切而溫和之處,是快樂地交談、訪問和講故事的地方,屬於輕鬆和溫馨的區域。恰恰好也是一人一故事劇場主持人和說故事人坐的位置。

4)右側前(左下舞台),相對於左側前的親切,這兒是不親切和緊張感的處所。顯示出排他性的情感。一些禮儀性的訪問,商談、獨白或是與事件無關的孤立的人所站的地方。

5)左側後(右上舞台),浪漫和抒情的區域,愛情、思念與幻想之地。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在布架旁邊。

6)右側後(左上舞台),這是六個區域最弱和最遠的地方,不存在的超自然之物的表演場地。一些傷害的場景,如殺人或是狂亂的場面可以使用這個區域,因為有距離,所以能夠起到一些轉化的作用。

以前學習簡報時,老師說因為我們的視線受閱讀習慣影響,因此由觀眾的左方往右方是順勢,反之則是逆勢。就像好人、好事或是優點都要從左邊進場,相反地壞人、壞事或是缺失就從右邊進場。這個習慣在傳統中國戲劇中似乎也存在(上場門在左,下場門在右)。

一人一故事劇場也是劇場,所以相信某些狀況下依然會參考這樣的舞台區位設定,不過麻煩之處在於有時說故事人被邀請到舞台上坐在左側前的區域,因此在舞台上會有和觀眾席不同的視線,在演出中需要顧及觀眾的視線和說故事人的視線,也因此舞台的呈現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觀眾全數坐在觀眾席時,很明顯地,主持人的位置是在左側前,而布架的位置是在左側後。演員一般由舞台正後方開始演出,因此有種儀式性的威嚴。然而當說故事人上了舞台之後,對觀眾而言,左側前依然是親切和溫馨之處,布架依然是思念與幻想之地,但是對說故事人而言,卻有了不同的距離和感覺。

首先,一般性的舞台區位依然有效。例如,右側舞台依然是距離較遠的地方,因此右側後是最有疏離感之處,演出過世的親人,傷害的畫面或是恐怖的場景,對觀眾或是說故事人而言,是比較適合的距離和位置。有時,我們會也建議「過去」(或是故事一開始)由右側(左舞台)開始演出,然後再漸次接近說故事人,即舞台左側(右舞台)。

第二,在演出過程中,要留意不要擋住了說故事人的視線,因此某個程度上可以這樣思考,我們把原來的舞台設定順時鐘旋轉約15-30度,空出說故事人的位置。這樣的旋轉在演出親切和溫馨的場面時,會造成空間上比較緊縮,不過因為通常這個區位離說故事人比較近,換句話說,衝擊力也比較大,某個程度上符合某些人想使用一人一故事劇場舞台Empower或是照顧說故事人的企圖。

第三,由於一人一故事劇場上沒有下舞台這件事情,所以沒有扮演角色的演員可以待在布架旁或是樂師旁待命。至於要待在哪兒,是否有特別的意義,我則覺得要看實際的狀況而定。雖然演員沒有角色,但是因為沒有下舞台,因此在觀眾的視線中,依然會佔有一定的比重,所以依照演出主要的場景來平衡,也許是個不錯的思考點。

舉例而言,當故事是在演一些有距離的情境,此時會在右側後的舞台演出,此時無角色的演員站在布架旁邊,感覺比重上比較平衡一點。反之,進行到靠近說故事人的位置時,站在樂師旁邊也許比較不會產生視線上的干擾。退場時,則千萬不要從中央直直往後退就站在那兒不動。

第四,有些人認為故事的封面很重要,但我覺得故事的結尾更重要。結尾時站的位置的影響力,比一開始時站的位置更大且更強烈,畢竟戲劇是一連串情節延展出來的歷程,最後的高潮是眾所期待的。

我記得我們劇團第一次公演時,大團圓時,演員用粉紅色的布包著一家人,好溫馨的感覺。但是在另一幕,有某位長者過世的故事,長者就躺在靠近說故事人的位置,當時我們不知道這樣的角度對說故事人而言會不會太靠近了一點,不過自己事後看照片卻覺得有點壓迫感。

演員在演出的同時就已經在照顧說故事人和觀眾,這點從舞台區位就可以看得出來。當然,這些某個程度上也只是一種可供參考的架構,有時即興的舞台設定也能帶來很大的張力呢。

簡單畫一張圖供大家參考(使用PowerPoint畫的,所以不美觀請包涵)。這就是我對一人一故事劇場舞台區位的想像。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