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十八個小時的課程,心情非常平靜。最後兩個小時,請同學們輪流上台報告自己的創業計劃,然後邀請大家一起探討如何可以更好,就此結束了這期的課程。
課程的最後,我分享了三個小小的叮嚀。首先,永遠要弄清楚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價值,或是解決了什麼樣的困難。這是市場機制的根本,也是人們願意和我們交換的原因。
再則,要清楚為什麼是我來做這件事情。回答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涉及於自己的熱情和使命,尤其是在受挫或是受到巨大壓力時,清楚這件事情能夠讓我們更有力量挺過去。
第三,要常常思考下一步。計畫書不能代表什麼,但計劃卻是所有工作的基礎。要把注意力放在行動上,因為改變是行動的結果。
其實,計劃是每個人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我們老師要的結果。會在課程中安排計畫書的撰寫,一則是做為一個基礎的架構,二則是為了讓大家彼此交流學習,三則是為了能夠協助大家能夠聚焦腦海中的想像。有位同學說,花了四個小時閉關寫報告,讓自己重新整理了過去的一些想法,感覺很不錯。當然,也有人覺得壓力很大。
有位同學分享了關於庇護工廠的行銷計劃,也有一位分享了某個網路公司的專案計劃,讓我們看到了社會企業,庇護工廠和一個CSR專案計劃之間的微妙不同。
當初選擇以公益創業之名開課,而非社會企業之名,原因之一是希望保留一個更寬廣的空間。為什麼企業不行?為什麼非營利組織不行?合作事業體系呢?就不能更單純或是單複雜一點?不可以是一個NPO和一個公司的聯盟嗎?
日前接受媒體訪問,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看待社會企業的觀點。從非營利組織的角度來看,社會企業可能是實踐使命(如促進就業)或是爭取新資源的手段,但是也有以社會企業為目的的組織。就企業的角度來看,社會企業可能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極度延伸,也可能是新創事業中一種新的「品牌」。也許社會企業是另一種更明確的良心企業,不過企業社會責任的運用,已經是企業營運(或營利)策略層級上的議題了。
保持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社會企業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比較健康的做法。就像小派說的,在他的觀點裡,光原就是一家公司。
嚴格來說,光原的創業還算不上成功,會在法鼓大學開課,除了之前和法鼓的因緣之外,也和禮孟的熱情邀請有關。上課的學員在經驗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課程設計上也讓我們傷透腦筋。有時候會安慰自己,其實沒有這麼難,多樣性不正式創新的資源嗎?另一方面,又為了應該嚴厲一點看待同學的計劃,還是保持著鼓勵的心情而困惑著。不過最大的收穫可能是經過了九週的學習,自己看了不少社會企業的案例,也對於一些課題有著更深的認識。
未來會不會繼續在法鼓大學籌備處開設公益創業的課程不得而知,不過應該會繼續在法鼓大學出沒,和辜姊及禮孟合作一些活動。至於下一次相遇會是什麼樣的情景我不得而知,期待在下一次相遇之前,我們都能很快樂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