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二○一一年學校品格領導高峰論壇,對一位品格教育推廣的參與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充電機會。主講人Dr. Marvin Berkowitz有許多豐富且寶貴的經驗,除了提出具有結構性的品格教育策略之外,同時還佐以許多的實證研究基礎,讓我印象深刻。

原本打算依照論壇分享的次序把所學習的內容組織整理,做為一篇完整的文章分享給大家。後來思考這麼做對大家來說,可能得花上不少時間瀏覽,而同時我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整理。因此改從我最有興趣的幾個面向切入,和大家分享我的收穫和反思。

一、什麼是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一種人存在(A way of being)的方式,尤其是與他人相處的方式(A way of being with others)。
Marvin認為品格教育是其他各種教育的基礎之一。老師們也許會抱怨說已經放太多東西(各種課程)在我們的盤子裡,如何再放入品格教育?然而Dr. Marvin卻認為品格教育不該是放在盤子裡的東西,而應是盤子的一部份。如果轉換一個觀點也許更容易明白:缺少了品格教育的教育,就像是缺了很重要一部份的盤子,只能裝載不完整或是扭曲的知識。

Marvin引述了一段Sadker & Sadker的研究,轉引述如下:

「我是一位集中營的倖存者。我曾經親眼看見不應該為人所目睹的事:煤氣室由技術精湛的工師建造,孩童被學有專精的醫師毒害,嬰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孩童、女人和嬰兒被高中及大學畢業生槍殺及焚燒;所以我極度懷疑教育。

「我的請求是:幫助你的學生成為有人性的人。你的努力千萬不要製造博學多聞的怪物,技術精湛的精神病患,學有專精的伊希曼(德國納粹)。閱讀、書寫、數學只有在協助孩童成為有人性的人,才有其重要性。」

正因為品格教育是一種生存的方式,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是教育基礎的一部份,因此我們可以把一切關於品格的內涵放置在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上。例如,寫作課程可以以品格科目為主題,繪畫可以呈現服務學習的經驗等等。學生會電腦,就讓學生去教別人電腦。

品格教育不是教育額外的一部份,而是教育本身的一部份。

二、做品格教育會影響績效(學業成績)?

Marvin首先要求學校的領導者設定願景,一個品格學校的願景。唯有設定了使命願景,才能依此排定優先次序。品格的學習和學業的學習同樣重要,而且實證研究顯示,推動品格教育的學校,學生的學業成績會同時進步。

然而,在實例的面前,同樣也顯示出一個事實:人們並不相信學業成績會進步是因為推動品格教育的緣故,而渴望得到真正的訣竅。

另外,Marvin也提到品格教育是一種像是「火箭科學」的科學,非常的複雜,但是有其架構可循。而他對全校性推廣品格教育,提出了PRIME-L的模型。

三、不要期待獎懲能夠帶來真正長期的效益。

Marvin的觀點是不贊成透過外在動機(獎勵或懲罰)的建構來推行品格教育,重要的是內在動機的建立,如此一來才能對孩子真正有益。Marvin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之一是懲罰行為不正當的孩子,短期間有效果,但是孩子卻感到忿怒,開始反社會,反學校,反而在其他的地方不斷地施行不正當的行為。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某個學校為了推廣品格教育,選擇了六個重點科目。如果老師觀察到孩子正在實踐這些科目,就會依照科目的不同給予孩子不同顏色的手環。學期末得到六個手環的同學就會有額外的獎勵。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手環,因此我們可以預想孩子們參與的動機會非常強烈,然而正因為孩子們太喜歡這個手環了,反而出現手環失竊的狀況。

Marvin問大家,大家在學校給予同學的獎勵,會在家裡同樣的實施嗎?他也提到,很多企業對於新鮮人踏入職場,連準時上班都要主管給予獎勵,為此感到憂心。這也讓我回想起曾經有人稱讚我,說孝順是我的優點,讓我很納悶:何時我們的道德敗壞到孝順是一種優點了?

Marvin建議給予獎勵宜針對行為而非結果(outcome),以避免人們為了結果而產生不正當的行為。這也讓我想起一些同學在實踐品格科目時所遭遇到的負面結果。我希望孩子們能看到自己的選擇不是因為想要得到好的結果,而是能夠沒有悔恨。

四、品格教育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支持性環境,而其中需要師長以身作則。

品格的教育中,建立良好的支持性環境很重要,而人際關係的建立是推動品格教育很重要的一環。然而品格教育並非只是科目的熟悉和認識,更重要的是實踐,而師長的一言一行都是楷模。

關於示範(Modeling),Marvin的建議是:

  • 不能要求學生做你自己無法做到的事。
  • Lickna說,在你的身上可以影響學生品格唯一且最有力的工具,就是你的品格。
  • 你的作為將比你所說的內容讓使學生學習更多。
  • 甘地說,你必須先改變自己成為你希望世界改變成為的樣子。

將學校設定為品格實踐的領域,是另一種有效的作法。有時,孩子們或家長們為以外在或是他們家庭的習慣來面對問題,但是學校可以有一種態度,就是「這不是我們的方法」。讓孩子看到不同的選擇,學習不同的方式來應對進退,有助於孩子們成長。

五、授權,讓大家成為事情的主人。

給大家參與的機會,參與的動機就會提升,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授權並非一律丟給大家決定。有效的授權是依照實際的狀況來設定範圍。讓孩子站在提供三十二種口味的冰淇淋店前任選一種,是給自己找麻煩。一開始可以讓孩子們從兩種或是三種之中選擇一種,讓孩子有自主權,同時也有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對老師而言也是如此。校長要邀請大家參與品格讀書會,但時間很能難排定,何不讓大家一起來思考,怎麼做能夠提供最多人參與?

對於Marvin來說,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而領導者的任務是讓團隊的人成功。這是僕人領導者的理念,我猜,並不是每一個學校的校長都認同。

小結

基本上從這場論壇中,Marvin的觀點是從領導者的角度切入,說明如何有效建構一個推展品格教育的學校。然而誠如Marvin所說,在美國擔任校長的人,未必有機會接受足夠的領導能力訓練,而在台灣恐怕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Marvin分享了一個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每位堅強的孩童背後,必定存在一位家庭以外的成人(unrelated significant adults),對這個孩子表現持久的關懷與愛心。」而這也是讓孩童能夠從複雜甚至負面的環境中出污泥而不染的重要因素。Marvin說,孩子不能選擇他們的父母,而我們能夠選擇成為那個支持孩子的力量。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