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24)在台南大學「2008戲劇教育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中,觀看了一場精彩的一人一故事劇場呈現。演出者是「調戲劇團」--由南大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大三生和研究生共同組成的「一日」劇團--雖然才上過四整天的課程,但是不愧是系出名門,這群朋友的演出十分精彩逗趣,熱鬧滾滾。

身為一人一故事劇場的愛好者,看到又有一批生力軍投入這個領域,自然十分歡喜。今天分享的故事受到開場氣氛的影響,一開始都圍繞著快樂的情緒或是較為激昂的狀態,然而隨著主持人開始邀請觀眾分享內在的衝突或矛盾之後,故事的情緒漸漸添加了焦慮和難以割捨的情懷,並因此引出了好幾個深刻的故事--顯然,在這群走在戲劇路上的觀眾心中,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深刻的經歷。也或許,這正反映出了從事戲劇活動在台灣社會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固有印象,讓這條路上的朋友們承擔著不少的壓力。

今天觀看了整場演出之後,對照兩天研討會的內容,得到了一些想法,在此和大家分享:

首先,在研討會中,有位發表人提到青少年玩戲劇時愛熱鬧,喜歡模仿流行,耍酷裝帥搞怪,有時一味地討好或是搞笑,認為能讓大家哈哈大笑,就是成功的表徵,有時還會涉及排洩物或是和性有關的用品等等。在大家討論和回應的過程中,有老師提到也許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狀況,但也有可能反應出他們的不安全感。也有老師提及更深層的思考,課程得回到老師對戲劇美學的掌握與要求,也就是老師究竟想透過戲劇課程帶領他們到什麼樣的地方呢?

回到今天的演出中,一開始採用熱鬧且討喜的開場方式,是否也反應出表演者的不安全感,我不得而知,但是整場演出的故事線在「一對對」出現之後發生十分明顯的轉折。這代表著雖然一開始使用比較輕鬆的方式讓互動更易於展開,但仍然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和轉化,讓故事流走向更深層的地方,而不會一直停留在同樣的位置。不過後來幾個故事形式的處理方式,也許是受到先前比較歡樂的氛圍影響,演員在詮釋上的深度好像有點點到為止的感覺,我想在未來更熟悉演出的形式之後,應該很容易克服吧。

第二,戲劇在現行教育體系中,似乎仍然處於不容易發展的階段,這有賴許許多多老師們的共同努力。雖然大家分享的故事中帶著一些傷感,不過相對地,能夠出席這場會議,應該也算是幸福之輩吧!那些在工作崗位上堅持,無法來參加會議的人們;那些不被重視而沮喪的人們;那些找資源而孤單的人們……我們是幸福的!

想到這裡,總覺得使用「拼貼」的形式做結束,會有一點小小的好處:用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這個世界和我們所處的境遇。

第三,小魚的主持整體來說很從容也很恰當。邀請Joe Winston和Madonna Stinson兩位主講者分享心情,讓現場氣氛達到一波高潮。當然這種主動邀請某位觀眾分享自己的感受,其實是一種比較戲劇性的操作方式,通常也帶著一點特別的意涵。因為這樣的動作可能涉及於觀眾之間存在的「不平等」--有時這種不平等其實並非來自真實生活中的不平等,而是來自觀眾的集體願望。

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之中,我們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包括演員在內。我們接受觀眾自發性地分享,但同時也會感知觀眾的狀況,邀請觀眾願意且樂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或感受。然而處理某些沒有被說出來的期待或是投射時,主持人的邀請是否會產生對分享者額外的壓力(此處的額內是指分享本身就帶有的壓力),能不能為觀眾群體所共同接受(劇場是此時此境的共同經驗),會不會形塑出另外的階級或是區隔(如某甲分享之後,某乙也得分享etc),個人覺得是除了戲劇性之外,playbacker要留意的地方。這也是在為Joe演出之後,小魚邀請Madonna分享時,一直得強調她可以不說的原因--顯然,整個過程已經有特定的服務偏向。之後Madonna隨喜地分享了她來到台灣的感受,似乎也藉機向大家表達了她的心聲。

站在舞台上,無論是身在樂師、演員或是主持人的角色,常常要思考幾個基本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how)的問題。如何完成這場演出,如何呈現這個故事,如何邀請觀眾分享,如何進行這個形式等等。對於初學者而言,能夠順利地以形式將故事或感受表達出來,就十分難得了,畢竟要保持專注的聆聽和克服即興的恐懼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則是「什麼」(what)的問題。分享者分享自己想說的內容,而演員依照有限的訊息用演出填滿舞台,在演出之間,有許多的儀式和形式可供參考,一旦演出開始,演員就得自己面對故事和觀眾。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掌握到故事的核心並將之呈現出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少部份的人有時會過於專注舞台效果而偏離了故事的核心。

第三個問題則是「為什麼」(why)。雖然思考觀眾為什麼分享或是不分享、故事中的角色為什麼會這樣行動、為什麼主持人使用這個形式、為什麼說故事人在述及某件事情時有不調和的肢體動作等等有其價值,但是我們站在舞台上,更重要的可能是思考我們為什麼站在這裡、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為什麼有這種感覺和為什麼要邀請這位觀眾。

如果我們尊重觀眾或是分享者的意願、尊重他們所信仰的真實,其實透過全然的接納,積極的傾聽,運用直覺與自發性,就算只是將說故事人的故事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然而,問題常常並沒有標準答案,提問的目的常常也只是為了讓我們停下腳步好好思考和觀察。

  • 我們應該替觀眾思考而讓觀眾看見,還是讓觀眾看見以觸發觀眾自行思考?
  • 我們應該投身進入演出抑或是疏離加以批判?
  • 我們應該建立和觀眾親密和善的關係還是挑戰觀眾的期待?
  • 我們應該耐心等待或是向前推進?

這些選項的背後,所有的選擇都帶有更深層的意義,那是身為一個playbacker不斷會面臨到的課題。

行筆至此,我也不得不停下筆,好讓腦海中浮現的幻影沉澱下來,細細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了呢。

1 意見:

At 2008年10月25日 晚上9:58 匿名 said...

那幾個問題問得真好,然而似乎也並沒有標準答案. 我個人覺得這就是Playback內涵寬闊深遠的緣由~~在每一個depends的抉擇時,都可能有其不同的指涉和思考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