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說中常常會有開放問題的時間,由於聽眾是演說最主要的服務對象(其他還包括主辦單位和講者自己),因此在一場演說中,聽眾的回饋或是提問便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部份,甚至有些講者一開始就以觀眾的問題做為演說的主軸,不過這要經過良好的設計,一般的情形並不適合。

  演說中的提問一般可分成「統一問答(Q&A)」和「隨時可舉手發問」兩種情形,演說者在一開場陳述演說綱要之後,便要說明將採用的方法。有的會議會直接把問答時間排入議程,因此演說者只要向聽眾說明何時能夠進行交流即可。

  一場精彩的演說結束,來到了Q&A的時間,聽眾們踴躍發言,演說人該怎麼做呢?以下提供個人的一點小小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態度。在治學方面,要明白「教」「學」相長,「學」「問」形影不離,因此別人的提問應該視為自己更進一步學習的機會。在服務方面, 演說既然是為了把訊息傳達給聽眾,自然希望能夠得到最好的溝通效果,藉由問答的機會澄清不清楚的概念或是接受聽眾的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後在效果方 面,問答時間除了補充演說中可能的不足之外,還是另一次激勵聽眾採取行動的機會--在某些溝通理論中,溝通的目的是希望接受者採取行動,也就是發生改變。

  除此之外,儘量避免和聽眾產生「對立」。「求同存異」是一般溝通之中應有的立場,而且要先求「同」,再存「異」,最後再以「同」結尾。在支持言論自由的國度裡,任何人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如果出現和自己不同的見解,應該保持對彼此發言權利的尊重。

  建立好基本的態度,接下來就來談技術的層面。在演說技巧上,曾有人整理出回答問題的四個步驟:LARC。LARC是四個英文字的頭字語,內容是:Listening傾聽、Acknowledgement確認、Response回應、Closing結尾。依次介紹如下。

Listening傾聽

  傾聽是在聽眾發問時保持著專注的態度,儘可能接受來自提問者的所有的訊息,這可能包括了覺察提問者的動機和同理提問者的處境。積極的傾聽還包括了對提問本身的引導和支持,例如適當的回應「是的」,「然後呢」這一類短語,讓大家知道你的確把提問者的問題當成重要的事情。

  在某些場合中,提問的方式是傳紙條(寫提問單)。表答專注與重視的方式,是認真地讀一遍,並表示出理解和認同。如果提問單上有提問者的名字,不妨念出來。

Acknowledgement確認

  溝通如果沒有回饋,就可能陷入雞同鴨講各說各話的窘境,因此在聽完問題之後,要做確認。有時礙於現場的設備,提問者的聲音可能沒法清楚傳遍全場,有時提出的問題比較複雜,需要稍做整理協助其他的聽眾理解,此時簡單扼要的重複一次問題,幫助很大。

  確認這個步驟的實施方法,一般可以採用以下的說法:

就我的理解,你的問題是○○○○。
你是問有關於○○○○的事情嗎?
這位聽眾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為何是○○○○?

  有時「確認」會比原來的問題更深入,尤其是在演講者有意「藉題發揮」時。當然,也不是逢問必然要確認,有時問題簡單明瞭,大家也聽得很清楚,此時可以直接進入第三個步驟。

Response回應

  回應是指對問題給予相對的行動,可能是問題的答案,也可能只是「有空再討論」暫時擱置之說詞,甚至是當場做「民調」,或是直接承認這是個問題。

  在佛法中有四記答的方法,可做為我們回答問題時的參考。所謂的四記答,是指「一向記」、「分別記」、「反詰記」和「捨置記」,分別略述如下:

一向記:對 於義理清楚答案分明的提問,給予直接清楚的答覆。像是:「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記得以前有一次在台北往新竹的國光號上,鄰座的男士和我搭訕,我們就一路聊 到竹北(約一個小時),然後突然之間,他就冒出了這一句話。印象中我心裡的回答是:「哦!天啊!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嘴上的答案卻是:「我是男 的。」

分別記:對於詞意清楚,但義理複雜或是答案未定的 問題,就要先對問題做分別,才給予答覆。像是:「你喜歡藍天還是綠地?」顯然這個問題有弦外之音,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如果你問的是天地,我的答案是人必 須和天地共存共榮,這就是『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如果你問的是顏色,我喜歡彩虹。」

反詰記:有 時問題詞意不明,或是別有所指,此時先得釐清問題,等問題的內容確定之後,才給予答覆。顯然,有問題必給答案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有時反問的本身 就是一種答覆--請注意,答覆不等於問題的答案。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有一種回答方式是:「你覺得呢?」而另一種則是:「你指的蛋是孵出那隻雞 的那個蛋嗎?」

捨置記:對於不合理的問題,應捨置不答, 或是沈默回應。在實際的經驗中,有時限於時間地點或是民俗等其他的因素,也可採用這種回應的方式。像是「請問您的存款有多少?」「請問您多大歲數了?」 「請問第一因是上帝嗎?」「請問昨天你被隔壁的小狗咬到是真的嗎?」「請問我該怎麼辦?」「你不覺得你去拉皮一下會好看一點嗎?」

  由於在演說的現場,保持沈默或許並不這麼適當,因此在這裡提出一些可用的回答,供大家參考:

「這真的是個問題。」(給沒有答案的問題,演講人不必解決世上所有的問題)
「這對我來說不是個問題。」(給針對講者不必要回答的問題)
「因為時間有限,要回答這個大問題有點困難,也許我們可以在休息時間或是另外的時間一起討論。」(避免佔用大眾的時間)
「這個問題不予置評。」(避免自己陷入困境)

Closing結尾

  無論回答是否滿足提問者的需求,回答時一定要做「結尾」的動作,讓大家知道,演說者對這個問題的答覆已經完成。結尾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尋找適合當時情境的方式,例如:「希望我有回答到您的問題,下一位。」「這就是我的答案。」「還有人有其他的問題嗎?」

   個人有一個小小的心得,一場演說的結尾並不在現場。演說的目的如果是要激勵聽眾採取行動,那麼演說結束就會在聽眾的行動上。對於演講者而言,如何整理此 次演說的經驗,以便未來更上一層樓,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至於感謝主辦單位的辛勞等事宜,也是在演講結束之後,應該立即著手的事情之一。

   本文中提到的「LARC的四個步驟」和「佛法中的四記答」,是否讓您在回答問題時感到更有把握了呢?其實有時候回答問題需要的不只是「技巧」或是「方 法」,更需要對問題有關的專業領域有深入的了解。論文發表的提問通常和專業有關,聆聽專業講座的聽眾常常希望能夠由演說者身上得到更多的幫助,有道是「上 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在演說的場合中,能不能下台通常卡在「專業程度不足」而不是「不知道下台階的位置」。因此我個人寧可相信「上台靠準備,下台也靠 準備」,這就是所謂「有準備不亂,有計劃不忙」的道理吧!

  技巧只是協助我們更順利地完成 問答過程的潤滑劑,並不是答案本身,更不是萬靈丹。有一句話說得好:「看一個人聰不聰明,要看他怎麼回答問題;看一個人有沒有智慧,要看他問了什麼問 題。」最近市面上有一本《提問力》的書籍,也許下一次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提問的小技巧,敬請期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