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佛教徒來說,學會如何說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一點並不僅限於法師宣說佛法,對每一個佛弟子的日常生 活,都有諸多的要求。無論是五戒中的不妄語,十戒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和不綺語,還是八正道的正語,四攝法的愛語,在追求「身、口、意」清淨的過程 中,有許多需要我們努力學習的地方。

  學習說話藝術,自然不是指學習如何逢迎諂媚、花言巧語,而是指學習如何適當的表達,並且助人助己達到良好的溝通成效。對我個人而言,孔子所說的「不失人,不失言」,一直以來都是我學習的目標。

  什麼是不失人?「可與言, 而不與之言」,這就是失人;什麼又是失言?「不可與言, 而與之言」,這就是失言,而後孔子下了一個結論:「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

  如果不失人不失言是孔子提出的一個標準,在佛經裡是否也有一些標準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然而由於佛教經典非常多,其中包括對不同的人、事、物的建議,也包括不同的指標,像是正確的方法(八正道)和要避免的不正確的地雷區 (如戒律)。因此要簡要的把佛法對說話藝術的教導用三言兩語道盡,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本文中只能本於個人的喜好,以下列經文做為「佛法中的說話 藝術」的一個簡單參考。

《別譯雜阿含經》
(二五三)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今欲演說四句偈法,汝等至心諦聽諦聽。我今當說。云何名為四句義:

  善說最為上,仙聖之所說。
  愛語非麁語,是名為第二。
  實語非妄語,是名為第三。
  說法不非法,是名為第四。
  是名演四句,四句之偈義。」

  爾時,婆耆奢在眾會中,而作是念:佛今演於四句之法。我今欲於一句以一偈讚。

  爾時,婆耆奢即從座起,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婆耆奢欲有所說,唯願聽許。」

  佛告之言:「恣聽汝說。」

  爾時,婆耆奢即說偈言:

  諸有所說不惱己,亦不害他名善說。
  常當愛語令他喜,亦不造作諸過惡。
  從諸佛口有所說,必得安樂趣涅槃。
  能斷諸苦讚善說,實語甘露最無上。
  實語應語得大利,安立實說善丈夫。( 大正 2p462b~462c )

  
  在這段經文中,佛陀說明了四個次第:善說(最上)、愛語、實語、說法。而婆耆奢針對佛陀說的內容加以讚頌,也是依著善說、愛語、實語、應語的次第。以下我們就依次由第四看到第一吧!

說法不非法

   這一個階段,簡單的說就是說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話。什麼是如法的話呢?符合緣起法、四聖諦、三法印等等佛教核心精神的,就是如法的。如果我們宣說了不如 法的言論,就會造「惡業」,而惡業會帶來苦果。如果換成日常生活的情境,也可以看成是說合法、合理、合禮的話。這是說話藝術最基本的要求。

實語非妄語

  妄語是五戒之一,在十戒中和說話有關的項目更是擴展成了四項: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和不綺語。由此可見「說話」這件事情是多麼容易「出軌」啊!

   說實話,而不是胡說亂扯,是說話藝術第二階段的要求。換成日常生活的情境,有什麼,是什麼,就說什麼;反之,說到就要做到,不然就會成為妄語。所以不要 隨意答應人家,當然也不可以隨便發誓。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在某些情境之下「說實話」實在很難,所以有所謂「善意的謊言」。善意的謊言是否是被允許的呢?身 為佛教徒,自然得向佛陀學習,目前我個人還未在經典中看到佛陀做出任何「善意的謊言」的紀錄,既然是「實語不妄語」,無論是否出於「善意」,謊言就是謊 言,更何況善意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如果實在沒有能力把事實說出來,我們可以選擇保持沈默。附帶一提,這兒提到的每個階段,上層的要求都建立在下一層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實語」是在「說法」的基礎之上。

愛語非麁語

  來到這個階段,說話藝術的水平已經相當「高明」,因此前兩個階段都是本於言談的內容和自己的態度為出發點的標準,而由此一階段開始,聽眾就納入成為重要的焦點。

   麁即是粗,麁語是指粗惡的話語;愛語則是指依照對象的實際狀況來說話,使得溝通能達到最大的效果。這樣說起來也許會覺得有點兒文縐縐,舉個例子來說,當 一個人因為受傷心情很不好時,就千萬不要說:「這就是你的報應!誰叫你……。」如果不能先理解聽的人的心情,這句話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更多反彈。愛 語的要求其實不止是依照聽眾的狀況善巧的說話,還要讓他聽了很高興、很受用,也就是所謂「令他愛樂之言語」。

   愛語不同於「逢迎諂媚」或「花言巧語」,後兩者常常是不如法的妄語。舉個例子,慈濟人把受幫助的對象稱之為感恩戶,在把幫助他們的錢交給暫時須要幫助的 人時,他們所說的話,所表達出的態度,所呈現的情感和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都顯示出了並非是慈濟人在幫忙別人,而是這些人給予慈濟人耕耘福田的機會,讓接受 幫助的人不會有被瞧不起的感覺,這就是愛語的表現。

  誰能說這不是一種藝術?誰又能說這不需要智慧呢?

  愛語不但是說話藝術中重要的項目,同時也是「四攝事」的第二項。「四攝事」簡單的形容,可以看成佛法的世間領導學。

善說最為上

  我們常常在經典中看到如來善說,聽的人法喜充滿的情景。善說是說話藝術四個階段中,最高的一個境界。

   根據婆耆奢的偈誦,我們大致上可以瞭解善說不但「不惱己」同時「亦不害他」,也就是說起碼不會造成任何人「苦的生起」。更進一步來看,「善說」還要讓聽 的人確實受用並且心生歡喜,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難怪佛陀會說這是「仙聖之所說」。能達到這個階段,就算不是真正的仙聖,也算得上是「說話藝術的仙 人」了。

  佛經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出自《維摩經》卷上〈佛國品〉(大正14‧538a)︰「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這句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啊!

  「善說」在佛法中除了指很會說法之外,還包括了一種修行上的圓滿,像是水野弘元《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中曾提到原始經典中的定型句中,有「世尊善說」一項:

  「世尊善說」是指「初善、中善、終善、具備義(內容)與文(形式),完全圓滿的清淨梵行法。

  顯然「善說」除了包括統一性(初中終善)和完整性(具備內容與形式)之外,還包括了言說者本身的修為。

   佛法中有所謂「身口意相應」,用白話來說,身口意就是行為、言語和思想,一個人的行為、言語和思想達到一致,就是身口意相應。相由心生,說出來的話也是 如此,一個人的言論不單只是嘴上功夫,同時也反應了這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就算說得天花亂墜,如果行、言、心三者不一致,就會變成「口是心非」、「說一套做 一套」,根本稱不上「善說」--說不定連實語都不是。

  既然佛法中對於說話的藝術有這麼棒的標準,那麼佛法在傳播的過程中是否也發展了相關的方法呢?

   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佛法中常用的除了易於背誦的偈頌之外,還有許多譬喻和故事,在中國的經變文、經變圖也是為了讓大眾能夠更容易親近佛法而產生。「譬 喻」簡單的說,就是用某一種關連對照到另一種關連上,常用於從已知的關連去思考(或建立)未知的關係。「故事」則是包括情節、人物和場景的一連串的事件, 由於故事情境的設定和情節的轉折,讓人容易理解並且印象深刻。

  原來佛經中真的有說話藝術的指標啊!那麼我們如何運用這四個階段來發展自己的說話藝術呢?

   哎啊!這問題可把我難倒了一半。這話聽起來有點不舒服,讓我來解釋一下吧!沒倒的那一半是說話確實有些理論和技術,這可能和佛法無關,但是本於溝通這件 事情的本質,仍然可以套用在這個發展的次第上;倒了的那一半是因為我個人根本就達不到這四個標準中的許多要求--一個不曾爬上玉山的人,如何告訴大家玉山 頂上的真實感受呢(這就是一個譬喻囉)?

  不過佛法並沒有主張我們現在達不到佛菩薩的境 界,就可以不要做,反而是鼓勵我們,讓我們生起信心。(舉個例子,佛教中有許多本生故事,主旨大都是在鼓勵我們向佛菩薩效法,其中也包括像是佛陀因某些因 緣而頭痛三日的故事)佛法最可愛的地方是沒有「末日的審判」,只有「正確的努力」:錯了的事不要再錯,沒有錯的別讓他錯,對了的事要做得更好,還沒做的對 的事要趕快去做,這就是佛法中的執行力--四正勤(也許你能想像,有一天在街上一群人高喊天國近了!末日近了!另一群卡奴房奴卻開心的說:真的嗎?太棒 了)。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先以「故事」來看看這四個階段的應用吧!

   首先,挑選故事要看內容場合。一個三分鐘的開場,主持人卻說了五分鐘的故事,顯然這是不適當的。在回教徒前談豬肉多好吃,同樣也不適合。附帶一提,有許 多人演講是不看場合的,只要有機會上台,就以自己的需要,來談論自己的事情,把公開的會議當成自己的舞台,只會讓人失望。

   另外,我們常常聽到講者在演說中套用故事,其中有一些人習慣把故事的主角和情境改成自己,以當事人或是旁觀者的立場來說明,基本上這是重視「演」的技 巧,並非真實。如果誤認為這就是發生在演講者身上的事情,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所以真正好的演講者是不會用這種方式來呈現,這違背了「實語不妄語」的 精神--與其演出別人的故事,不如說一說自己的親身經驗。

  記得有一次和出版社去採訪寬謙法師,法師回憶起楊英風大師時,一連說了好幾個故事,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印象中提到朱銘先生向楊英風大師拜師學藝時,楊大師就告訴朱銘先生,來這兒學習的重點不是技巧,而是生活的哲學、做人做事的道理。

   所有演說技巧的書籍中,都會談論到聽眾調查分析的重要性。佛陀曾要求大家以流通的語言來宣說佛法,就考量到了聽眾的需求,不讓佛法的流傳有不必要的限 制。一個好的演講者會不斷地建立和聽眾的關係,用聽眾能理解的話來說明,其中包括了主題和聽眾的關係、自己(或講者)和主題的關係、自己(或講者)和聽眾 的關係等等。因此選擇適合聽眾的故事,是和聽眾建立關係最好的方法。

  至於善說,超乎我的能力範圍之外,也許我們可以透過向國內外經典演說學習內容的方法,進一步了解這些偉大演說所透露的成功要素。

  行文至此,我來分享一下個人的慘痛經驗吧(開始說故事囉)。

   在我服役的時候,曾獲選為巡迴宣教教官。一次在一萬多人前演說,覺得底下太過於沈悶,就心血來潮把以前學到的一首改編軍歌拿到演講中,果然吸引了大家的 興致,不過差一點被抓去送軍法--軍歌是國軍的象徵,不能亂改編哩!這就是為了「逢迎諂媚」卻完全忽略自己的身分和場合的結果。

   事隔多年,雖然自己有時還是管不了自己的嘴--無論是說出來的還是吃進去的--但在佛法的薰陶之下,或多或少對於該說什麼、能說什麼以及怎麼說,有了較 多的體會。就在網誌上和大家分享一下有關於說話的技巧,其實市面上有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書籍,網路上也有許多文章,各地都有相關的課程,只不過「說是一回 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事情還是得靠自己站上講台實際做一遍才能體會。我記得已經退休的中研院謝清俊教授曾告訴我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科學精神靠 實驗,人文精神靠實踐。」套用謝教授的話,也許「說話藝術」得在「實驗中實踐」吧!

  把這篇文章放在網誌上送給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夠舌粲蓮花,讓聽者法喜充滿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