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二○一二,有一些學習。

這幾年莫名地闖進社會企業創業的世界裡。吸引我的不是社會企業這幾個字或是這個概念,而是這是一件有趣、有意義而且富有挑戰性的事。一路以來,要找到擁有共同理念、想法和行動的夥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學會接納多樣性並從中學習是重要的課題。就算找到了同質性很高的夥伴,也要小心陷入團隊迷思的陷阱之中。

常常參加一些研討會或是活動,然後發現自己很不習慣那種社交場合。許多場合中都觀察得到階級和影響力的群聚,某個人身旁會繞著一些人,台上台下分享的內容都會有某種特定觀點下的連結。不用花力氣去探究別人的動機,這就是社會戲劇中真實的現象。大多數的人都很渴望能夠改變這個世界,讓我們生活的社會能夠變得更好,我們生存的環境能夠更友善。我們都在尋找改變人心的方法,但是,實踐上遭遇挑戰,讓我們不得不聚在一起,一起尋找更有效的方法。最大的阻礙之一,恐怕正是人心的難以改變。

學會尋找「成就的因緣」

同一件事看在不同人的眼裡,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有人嫌我們的咖啡貴,某個程度上顯示出我們並沒有剝削生產者(因為成本墊高),另一方面也許在我們的銷售過程中,還可以更有效。有人覺得我們的農民已經是大農而非小農了,某個程度上顯示出當小農團結起來便能產生一定的綜效,但另一方面對還沒有辦法結合起來的小農朋友們,也需要更多的支援。當有人只會評價而不願意投入,某個程度上顯示出做這件事情需要冒的險超過他們的承擔,或是有更吸引他們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創造更成功的案例和更好的環境,也許會有更多人願意投入。

每一個回應,每一個現象,每一句批評的背後,都藏著一些能讓我們更好的因緣。是否能看見這個因緣,決定因素在於我們用什麼樣的眼睛看著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的高度,廣度和深度,以及阻擋我們眼光的障礙和我們所聚焦的方向。

有時阻礙我們的是自以為已經圓滿的態度。佛陀曾有一次幫助阿那律尊者穿針,佛陀告訴尊者:「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佛在成佛之後,對於六法從來沒有厭煩過。什麼是六法呢?「一者施,二者教誡,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這是解脫者對於求福的態度。

沒有人因為「社會企業」而變得偉大,這是我的觀點。讓人偉大的是愛、信念、決心和不懈地努力,從來不是某種標籤。尤努斯不是因為社會企業而得到諾類爾和平獎,而是「為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而得獎。現在我們看到檯面上成功且令人敬的社會企業創業者,身上都具備了為理想而奮戰的特質,而這些理想從來不是圖利於自己,而是為了協助更多的人能夠向上提升。

成為他人「成就的因緣」


世界上每一分成就,都不只靠著某種力量。我們能夠走到今天,受到了很多人的協助。也因此,每當遇到渴望我們能夠給予支援的人,我都會盡可能地提供我能夠提供的協助。然而,也常常我並不能真正給出什麼幫助。這是助人者需要理解的事,謙卑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施助者可能會意識到無法提供真正的協助,但卻無法抗拒操控利益之引誘。就心理學上而言,人很難拒絕巨大權力的誘惑,謙卑也說:「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幫你。」或「我真的幫不了你。」對人們來說,有機會能助人,是很大的誘惑,特別是在當有人請我幫忙解決電腦問題時,即使我並不比那人了解得更多,我仍會想要插手,但有時卻弄得更糟。~~《助人的藝術--施助與受助的心理歷程》,P38

認清楚事情的負責人或是擁有者是重要的事。除非我們成為當事人,不然我們所給予的充其量只是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向或是建議。如果這就是我們所能提供的,那麼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提供我們的協助呢?批評或是鼓勵也許都是好方法,但也許都不是。

也許比較好的方法之一,是先同理他人的願望與需求,然後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說話。如果有一天,我們聽到了一些不悅耳的建議,極有可能是因為提供建議的人不善於此,但不表示他們意在打敗我們。反求諸己,我們也許可以反思我們的表達方式,是否也只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上說話,而完全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成為他人「成就的因緣」並不是耍耍嘴皮或是賣弄知識這麼簡單。

這需要學習和實踐啊!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