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或是不說

要把一句話說到聽的人都能得益,並且很開心,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啊!這在佛陀所開示的說話等級中,屬於最高級的「善說」。

那稍稍簡單一點的有沒有?有啊,在佛法中叫做愛語,也就是用對方的立場、心情去說對方聽得進去的話囉。如果還要追尋更基本的功夫,再下一層是「實語」,最基本的則是「依法」。

講到要把話說到別人聽得進,其實光靠說的人是沒有用的,還得配合聽的人才行。於是我就陷入了一種為難:說還是不說呢?應該要說的,要怎麼說才能被聽進去;如果聽不進去,那麼說不定不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些時候,人們不會看到自己所陷入的狀況,只希望透過改變別人來讓事情有所轉寰,卻不會想到有時只要改變自己一點,就能得到很大的槓桿效益。像這樣「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作法,常常會被自己的堅持或是身處的環境,或是過去的成功經驗所綁縛,無形之中就成為一種「不得不」的規則。規則一經建立,就很難改變。這對自己或是他人而言都是如此。

那麼,迂迴地說一些話吧,得到的回應是很多不同面向的解釋。解釋是重要的,因為解釋是一種整理和釐清的過程,但是一味的陷入解釋自己卻無法將眼光拉到更寬廣的地方,最終不過仍是原地踏步,看不到更遠的風光。

做為局外人,能說些什麼呢?局外人所看到的世界,和局內人所看到的世界,其實多多少少有些不同的樣貌。我想,多少保留一點空間給當事人,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改變需要時間,而等待有時是最佳的策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