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說,天才是九十九分的努力和一分的天賦。這話可能有三種不同的意義。第一,努力比天賦更重要;第二,努力是為了發展(或成就)天賦;第三,努力是為了填滿天賦的不足。最近又有另外一種詮釋:一百個創意中,屬於努力的有九十九個,屬於天賦的可能只有一個或更少。 這陣子在規劃一個兩天的創意課程,因此訪問了邀請單位和幾位朋友的想法。當我問他們邀請講師來上創意課程的經驗時,我提到有一類講師上課時會舉很多例子,同時玩一些創意遊戲(例如四條連在一起的直線畫過九個點),朋友告訴我,上這種課程會很沮喪。 「為什麼呢?」我問。「因為自己做不出來,但有人能做出來,就會覺得自己很笨。」他回答。 啊!原來如此!看來有許多創意課程的講師,在還沒有教會學生創意之前,已經讓大家打退堂鼓了呢。 其實認識創意和培養創意的課程,應該是兩種不同的模式。前者會教導一些關於創意的主題,同時也會以一些實例做為示範說明,例如玩一些創意遊戲,或是分享各種創造力的指標;後者則著重於每個人如何發揮本有的創意,例如「心靈寫作」或是「以右腦繪圖」,就是很不錯的創意練習。創意工具則可以視為一種特化的創意課程,有時重點在培養一種思維習慣,像是心智圖法、腦力激盪法等等。 長時間的練習能夠培養創意,以便在短時間之內能夠產生有效的成果(就如同九十九分的努力)。簡單地說,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醞釀,比較可能產生靈感,然而如果時間壓力很大,就得靠平時的訓練和創意工具了。 為了設計這次的課程,我決定給自己一次挑戰,那就是從一開始就引導學員們做一些看似無用但是對打開創意非常有幫助的活動。這類活動還可以分成幾種,一種是對付左腦的活動,像是找優點、倒立影像等等,另一種則是適應右腦的活動,例如打開感官、冥想等等。還有一種則是產生創意素材的方法,例如創意盒、獵人頭等等。 創意的開發當然不可能一蹴可幾,需要靠長期的努力。要在三分鐘之內產生一百個點子很簡單,但要產生一個好點子,可能得先產生幾萬個普通點子甚至於爛點子。因此在好點子出現之前,得先學會等待和寬容。這也就是腦力激盪法中延後批評的原因。 當然,只是產生點子並不夠。創意要有行動力,才能由點子變成價值。這次的課程規劃中,第一天上午我將邀請大家放輕鬆,做一些簡單的練習,並建立一些基本觀念。下午則著重於開發直覺,並從身邊尋找創意的素材。第二天上午將介紹創造性問題解決策略和集體智慧,下午則會以我自己參加社會企業創業大賽的過程為例,和學員分享經驗,以便學員在未來的服務工作中能夠運用所學。最後,再介紹創意工具箱的運用方法。 至於那些很有趣的創造力測驗,我會試著當成前測或後測的工具。畢竟還沒有準備好就要學生上戰場,這樣子也太殘忍了些--要不沮喪,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