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鳩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緣起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民俗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其由來本係道教的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結合,而發展成為中元普渡的情形。事實上,這個具有濃厚宗教色彩 的節日,和周朝在收成時舉行的幾項祭禮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關係。例如《禮記》「月令」篇上說:「是女也(七月),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在秋收 的時節,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由於慎終追遠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 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其餘在七月舉行的祭典則還有七月初七的七夕節及七月十四的秋禊。
正因傳統的民間信仰提供了適當的土壤,雖然此項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漸漸的由朝中淡出,但藉著道教成立、佛教傳入的滋長,便在民間開花結果。而中元節正是最好的代表之一。
道教與中元節
而道教的「中元」肇始於五斗米教的三官之說。據《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記載:
光和中,……漢中有張修,……修為五斗米道。……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請禱之法,書病人姓字,說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謂之三官手書。
三官的信仰後來又發展出三元之說,且約在六朝末就已確立。六朝古道經中的《玄都大獻經》上說: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節也。……是日地官校閱,搜說眾人,分別善惡。諸天聖眾,譜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囚徒,一時俱集,以其日作玄都大齋,敵於 玉京。及採諸花果,世間所有奇異之物,玩弄服飾,幢幡寶蓋,莊嚴供養之具,清膳飲食,百味芬芳,獻諸眾聖,及與道士。與其日月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高錄靈 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選人中,若非如此,難可拔脫。
因為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所謂的三官,即上元一品天官賜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官神源於原始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東漢時早期道教吸收傳 統的民間信仰,奉天、地、水三官為主宰人間禍福的大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很高。除了上述《三國志‧張魯傳》的相關記載外,另外的說法稱三官指金、木、水三 官,具體化為守衛天門的唐、葛、周三將軍。也有說三官指堯、舜、禹三帝,為元始天尊吐氣化成。
而《重增搜神記》的說法則比較普遍,即 三官是陳子禱與龍王三女所生的三個兒子,都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於是元始天尊封長男為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住玄都元陽七寶紫微上宮,總主天帝神王、 上聖高真、三羅萬象星君﹔次男為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住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帝君與二十四治山川、九帝土皇、四維八極神君﹔三男為下元三 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住金靈長樂宮,總主九江水帝、四瀆神君與三河四海之神。此說將三官與「三元日」相聯繫,稱天官誕生日農曆正月十五,地官生日是七月十 五,水官生日是十月十五。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懺悔罪過,祈福免災,因此又稱三官為「三元大帝」。信仰三官者在三元日要進素齋,稱為「三官素」。三 官中以天官信仰最為普遍,民間視為「福神」,畫作年畫,常穿大紅官服,龍袍玉帶,手持如意,面容慈祥,一派雍容華貴氣派,春節貼於門上,以求天官賜福長 壽。現在臺灣一般稱三官帝為「三界公」。
除此之外,在臺灣民間,也認為農曆七月是陰(冥)界的人們返回陽間的時節,即稱為「鬼月」。 七月初一稱「開鬼門」,冥府的地獄門將開啟,直到七月三十才「關鬼門」。據說,在這段期間,幽冥界的孤魂野鬼都爭先恐後地來人間逍遙,探望親人或是吃喝玩 樂。尤其在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鬼門大開日,因此一般認為,這一天鬼神都出來了,人們不宜到處亂走,特別忌諱出遠門,因為害怕遇上鬼神,致使一年都不 吉利。
佛教與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於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行的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經中說︰
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 飯,右手摶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吾今當為汝說救濟之 法。……佛告目連,十方眾僧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 十方大德眾僧。
目連依法施行後,其母果然得以脫離一切餓鬼之苦。仁慈的目連就告訴佛祖,將來佛門弟子行孝順者,亦應奉盂蘭盆供養。佛祖聞言大悅,便傳言弟子們,年年七月十五,為七世父母作盂蘭盆施佛與僧。從此中元節供盂蘭的習俗便廣為流傳,這就是盂蘭盆會的緣起。
《佛說盂蘭盆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此經是西晉‧竺法護譯的(但《出三藏記集》以為失譯),全文八百餘字。本經無梵文原典,而且其中可見附加不少中國式語句,因此曾被視為偽經,但亦有以為本經乃以印度內容為核心,再附加我國人的潤飾而成者。
至於依據《盂蘭盆經》而舉行儀式,創始於梁武帝蕭衍。《佛祖統紀》卷三十七云︰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義楚《釋氏六帖》四十五云︰
「宏明云︰梁武帝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自此以後,成為風俗,歷代帝王以及群眾無不舉行。
在南北朝時,宗懍(約四九八──五六五)的《荊楚歲時記》就已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佛」。所謂營「盆」,應來自於當時佛教徒的誤解。 他們將原意為「救倒懸」的「盂蘭盆」誤以為是「裝飾美麗的盆子」,於是競相以木、竹等材料雕琢精美的圖案,並加上花葉的裝飾,極盡工巧。
北齊人顏之推(五三一──五九一以後)的《顏氏家訓》卷二○中也說:「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可見當時七月十五作盂蘭盆會的習俗已在大江南北廣泛流傳。再加之以梁武帝(五○二──五四九)在宮中舉辦盂蘭盆會,也帶動了國內的風氣,使得盂蘭盆會成了固定的節日。
到了宋代以後,這種風俗相沿不改,但是盂蘭盆會的富麗莊嚴和供佛及僧的意義則相對地減少了,而代之以薦亡的行事。就此之後,中元節便成為道佛合流的一個 重要節日,非但在民間習俗中以大量的牲果祭祠先人,在寺院之中舉行盂蘭盆法會也成為每年的重要行事之一。如元‧德煇重編《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月分須 知中云(大正48‧1155a )︰「七月初旬,堂司預出盂蘭盆會諸寮看誦經單,預率眾財辦斛食供養。十三日散楞嚴會。十五日解制。當晚設盂蘭盆會,諷經施食。」
而在 明‧袾宏《正訛集》中曾提出辯正說︰「世人以七月十五日施鬼神食為盂蘭盆大齋之會,此訛也。蘭盆緣起目連,謂七月十五日,眾僧解夏自恣,九旬參學多得道 者,此日修供,其福百倍,非施鬼神食也。施食自緣起阿難,不限七月十五。所用之器是摩竭國斛,亦非蘭盆。蓋一則上奉賢聖,一則下濟餓鬼,惡可得混﹖」
清‧儀潤曾欲兩全其道,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渡鬼神。儀潤《百丈清規證義記》卷八中詳載《蘭盆儀軌摘要》,云全卷見《蘭盆會纂》中。其中 有淨壇繞經、上蘭盆供、眾僧受食諸儀節,又附蘭盆會約二十一條。但是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群眾中仍多以薦亡度鬼為盂蘭盆會的主要行事。
台灣的中元習俗
台灣的中元節也有拜祖先的習俗。清朝初年的中元習俗,據高拱乾《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卷七的記載,祭祖先時要「以楮作五色綺繡之狀焚之,云為泉下作衣裳」。同時舉辦盂蘭盆會,延請一名和尚主持,黃昏後登壇說法,並向壇下拋灑食物羹飯,稱為「普施」。
到了道光年間,中元祭祀的規模,較諸以往更為盛大。陳培桂的《淡水廳志》(一八四六)卷十一就記載了如下的盛況:
十五日城莊陳金報旗幟,迎神進香,或搬人物。男婦有祈禱者,著紙枷隨之。凡一月之間,家家普度,即盂蘭盆也。不獨中元一日耳。俗傳七月初一日為開地獄, 三十日為閉地獄,延僧登壇施食,以祭無祀之魂。寺廟亦建醮兩三日不等。惟先一日放水燈,各給小燈,編姓為隊,絃歌喧填,燭光如晝,陳設相耀,演劇殆無虛 夕。例集一所,牲醴饌具,積如山陵,植竹高戀。……
臺灣人重視普度,到了「糜錢巨萬、牢不可破」的程度(連橫,《台灣通史》(一九一 八),卷二十三)。即使在日治時期,官方打壓民俗活動的壓力下,仍堅持每年舉辦普度。鈴木清一郎的《台灣舊慣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第三編就詳細 記載了日治時期台灣中元普度的習俗。
台灣俗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中元節時普度孤魂就稱為「拜好兄弟」。舉行普度當天的下午,家家 戶戶紛紛在門口擺上豐盛的飯菜,俗稱「拜門口」。每盤菜上都要插一支香。細心一點的人家還會準備香煙、檳榔、胭脂、白粉等。祭拜完畢後,焚燒紙錢,然後撒 供。據說如果供品太少,或是作的菜飯太壞,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或讓家人生病,或是所養的家禽家畜暴斃等等,所以家家戶戶莫不竭盡所能的準備豐盛的飯 菜。而佛教徒戒殺生,所以盂蘭盆會則採用素食或花果。
台灣的習俗多采多姿,除各地不同的「搶孤」「放水燈」等,更有分「公普」和「私普」等不同的祭祠模式。也有許多全豬或全羊的競賽,普度結束後,寺廟還舉行「跳鍾馗」的儀式或是戲劇表演。
台灣中元節的慶典中,則以基隆中元祭,新竹城隍及新埔義民廟祭典,和宜蘭頭城搶孤活動等等為代表。另外,許多的寺廟也舉行各式法會,以期消災祈福。而在農曆七月之中,人們則避免舉行婚禮、購屋等等的事項。
參考資料:佛光大辭典、道教辭典、新竹社教館網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等。
【原載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