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接納故事嗎?就算接納需要改變自己?」Bev建議我們可以試著讓自己被故事影響,讓故事影響更多一點。

一次,Bev邀請參與者分享一個困難的故事。然後,有人很勇敢地舉起手來。我們也勇敢地站上舞台挑戰演員的角色。直到故事被分享然後演出,我們才真正領受這個故事的「困難」。

這個故事帶給我很多學習。我對故事的理解,我嘗試呈現故事的重點,我所詮釋的角色,角色眼中的世界,故事放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解析等等,在在影響了我。

很久很久,沒有這麼被故事所影響了。許多疑問從腦海中浮現。我所扮演的角色,究竟看到了什麼?究竟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又是什麼原因讓他這麼做呢?活生生的角色,經常是複雜的。當一個角色開始複雜起來,就會開始難以掌握,這對演員來說,是門功課。

我試著讓我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待在舞台上。我猜想,這可能可以塑造某種氛圍。一直以為在舞台上無所事事是一種煎熬,然而只是靜靜地看著,心中卻升起許許多多不同的想法。

多說了一句說故事人沒有提到的話,在演出結束之後說故事人說那句話讓他有了不同的體會。其實心中很掙扎,因為我知道說故事人的故事中從來沒有這一句話,但是在故事和角色的脈絡中,「我卻覺得這句話很符合故事的脈絡」。我不知道說這句話只是單純地來自我的自發性,抑或是我企圖「告訴」說故事人什麼。我感覺到了演員「重塑」故事的權力與魔法。雖然口口聲聲宣說「接納」就是沒有改變對方的意圖,但是我卻真實地想要改變些什麼。接納和共同創作,一直是一人一故事劇場舞台上有趣的命題。

演員夥伴揭露的社會議題也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人覺得如果太過由同情的角度出發,就會抹去某些人的力量,而形成弱勢永遠只是弱勢的刻板印象。我只是單純覺得在舞台上說話的感覺是演員自己,而不是故事中那個情境中的那個角色。

另外一個影響我很深的故事是我們一起去服務的故事。當說故事人的故事被演出來時,觀眾中一直有個很強烈的聲音回應著說故事人演員的渴望。身為樂師的我,聽到了這個聲音,我應該更有勇氣地接到這個球拋出去,又或者只是接納這個故事,並期待主持人能夠邀請發出這個聲音的人也分享一下他的心情。

有時,我們會企圖調整故事的結局。Bev問我們,是否我們在逃避些什麼?為什麼無法只呈現故事本然的模樣?這也讓我反思著,當故事是發生在這個團體中時,故事和團體正在對話,甚至有所衝突,身為一人一故事劇場人,應該怎麼辦。後來很幸運地,有人分享了一場演出的經驗,呈現出同樣的課題。而我們也很努力地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方法,最後Bev讓我們看見了全然不同的切入點。

這也許是這次實踐課程中最大的亮點,讓故事能彼此對話之前,我們得先打開對話的空間。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