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大家除了吃粽子、喝雄黃、佩帶香包、還有龍舟競渡的活動,可謂是一個熱鬧的節慶。而這些習俗的由來,相傳是源自於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

  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楚懷王時的大臣,深得楚懷王的信賴,卻因此引起其他大臣的嫉妒,於是就在楚懷王之前譭謗屈原,屈原被罷絀之後,寫下了《離騷》。楚懷王則因誤信秦使張儀的話,引發了和秦國的戰爭。

  而後,屈原再度被任用,但懷王因聽信其稚子子蘭的話,不顧屈原的諫言,前往秦國赴會,終於客死異鄉。頃襄王即位後,任用其弟子蘭為令尹。而子蘭不滿屈原,便叫上官大夫向頃襄王進讒言,屈原再次被放逐。

  這一次,屈原寫下了《懷沙》後,便懷石投汨羅江自盡。過了數十年,楚國終於被秦國所滅。而屈原不但因其文而成為後人學習的對象,更因其忠誠而讓百姓為之悼念不已。相傳屈原投江的這一天,就是五月五日(陰曆)。

   依《續齊諧記》的記載: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 「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意,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五彩絲及楝 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因此我們可知,粽子是為了不讓魚或蛟龍吃掉祭祠之物,才利用葉子來代替竹筒貯米,而民間亦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故事,例如:

   屈原投江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划著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有位漁夫還拿出事先準備的粽子、雞蛋等食物, 撲通的往江裡面丟,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身。一老醫師則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原。

  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鬚上還沾著一片屈原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剝了皮,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

  然而,上述真的就是歷史的真相嗎? 在這兒,我們提供另一個不同的看法供您參考。

  聞一多在其《端節的歷史教育》一文中,以神話學的眼光,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這樣的結論:

  端午本身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而賽龍舟便是這祭儀中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側於將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給蛟龍享受的,那就不用講了。總之,端午是個龍的節日,它的起源,遠在屈原以前 ----不知道多遠呢!!

(中略)

   吃粽子這風俗真古得很啊! 它的起源恐怕至少在四五千年前。那時人們的文化程度很低。你們課本中有過海南島黎人的插圖嗎? 他們正是那樣,渾身刺繡著花紋,滿臉的獰惡像。但在內心裏他們實在是很可憐的。那時的人在自然勢力威脅之下,常疑心某種生物或無生物有著不可思議的超自然 力量,因此他們就認定那東西為他們全族的祖先兼保護神,這便是現代術語所謂『圖騰』。凡屬於某一個圖騰族的分子,必在自己的身體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畫著該 圖騰的形狀,以圖強化自己和圖騰的連繫,而便於獲得圖騰的保護。古代吳越民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所以有那 斷髮文身的風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或是裹在樹葉裏,一面往水裏扔,獻給圖騰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 了,還在急鼓聲中 (那時或許沒有鑼) 划著那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上作競渡的遊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一切,表面上雖然很熱鬧,骨子裡卻只是在一副戰慄的心情下,籲求著生命的保 障,所以從冷眼旁觀者看來,實在是很悲的。這便是最古端午節的意義。


  但無論真相如何,在這個熱鬧的節慶裡,也請大家適當地飲食,並做好環境的整理,在一邊慶祝端午的同時,也能夠健康快樂的迎接夏日的來臨。

敬祝各位

端午佳節愉快

【原文載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第二期】

腦筋急轉彎

外星人語翻譯官

即興劇場的挑戰:站,坐,躺

排排坐,心得分享

(可能是因為笑得太用力了,所以照片沒有很清楚,就請大家見諒囉。更多的照片請看這兒。)

【原文載於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第一期】

  今年的國曆五月二十二日,農曆四月八日,欣逢一年一度的佛誕日(亦稱浴佛節),為了慶祝這一天,中華電子佛典協會特別選定在佛誕日做為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聞電子報的創刊日。

   浴佛節的起源,相傳是因為悉達多太子在蘭毘尼園無憂樹下降生時,天空中突然出現九龍(一說是二龍)吐水洗浴聖身的而來。根據這個傳說,後世佛教徒為了紀 念佛陀誕生,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淨地設灌佛盤,在盤中的蓮台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然後灌以香水,以表示慶祝和供養,就叫做「浴佛」 或「灌佛」。這一天是佛教四眾信徒的歡喜節日。這種慶典,即為浴佛會。又稱浴佛節、灌佛會或佛誕會等。

  近日台灣佛教界連署爭取訂定佛誕日為國訂紀念日,除了造成熱烈的迴響之外,在網路上也引發了許多討論,其中比較令人困惑的,便是佛誕日日期的由來。

  其實漢地佛教是以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日,而南傳、藏傳佛教則是以陽曆五月間的月圓日為佛陀的誕辰、成道日與涅槃日。西元1955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於緬甸首都仰光召開第三次會議,曾定此日為世界佛陀日。

  至於佛誕日應依國曆亦或是農曆,關於這個問題,印順導師曾在《紀念佛誕說佛誕》文中提出了精闢的見解,茲摘錄如下:

   『說到佛誕,今年有了三個︰(1)中國佛教舊傳的陰曆四月初八日。(2)臺灣一部分人,奉行日本佛教的舊例,陽曆四月初八日。(3)從今年起,有的遵用 南方佛教所傳的,陽曆五月月圓日──陰曆四月十五日。雖然好事不嫌多,不過一年而要過三個佛誕,舉行三次慶祝,到底不大理想!三個佛誕中,日本式的陽曆四 月初八日,是近代的日本佛教徒,硬改陰曆為陽曆,論事論理,都是毫無根據!臺灣一部分信徒,光復來還是沿用不改,這不一定是對他發生興趣,只是習以為常, 奉行故事而已。』(妙雲集下編{9})

  無論如何,佛弟子除了藉著佛誕日浴佛儀式來追勉佛陀,更依此來提振菩提道心,精進修行。願大眾在歡慶佛誕日之餘,亦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在Jo Salas的《Improvising real life》一書(我稱之為白皮書)中,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形式:行動俳句(Action Haiku),我們把他簡稱為「俳句」。這個形式非常簡潔有力,很適合用在演出的結尾。

  上週團練時,我們依照書中的介紹,第一次練習這個形式,發現其實這是非常有趣的練習。以下簡介我們使用的基本形式。

  在演出的尾聲,主持人說明將要使用俳句來結尾。一個演員(講者)站在舞台中央,另一個演員(雕塑者)站在講者的身旁。

  主持人邀請聽眾回顧今天晚上在他們印象之中,曾演出過什麼主題,可能是「失戀」、「意外之喜」、「失落感」等等。然後回過身來,說「請看」。

  舞台上的講者先以他所聽到的這些答案,說出第一句話,例如:「站在懸崖上。」

  言訖,雕塑者試著依照講者所說的內容,將講者的肢體移動成適當的模樣。同時可以看著講者做出他想要講者做的表情。講者需要複製雕塑者的表情,然後雕塑者站到一旁。

  講者此時接到了雕塑者給他的訊息(肢體的雕塑),並說第二句話,例如:「整個世界如黑夜一般掉了下來。」

  同理,雕塑者以第二句話的內涵,雕塑講者。

  講者再說第三句話,例如:「於是,我找到了另一個春天。」

  然後雕塑者第三次雕塑講者,結束整個演出。

  這個形式的節奏非常快,意象也很收斂,所以並不一定適用於感覺性或是故事性的內容。經過團裡初步的討論,如果遇到了非常短的故事,而且挖不出更深的內容,倒是可以一試,不然可能只有結尾時比較適合。

  這個形式中樂師的角色很有趣,基本上並不需要樂師,如果說樂師要參與的話,比較適合的時間點是在雕塑者進行雕塑時做一些簡單的伴奏,以舒解觀眾等待時的無聊。

  俳句(Haiku)其實是由日本傳統歌曲形式中演變而來的一種文體,要求是五、七、五音三句話,而第一句話中要包括季語,簡而言之就是能代表季節性的辭,如櫻花、青蛙、雪之類的。二十年前中國開始進行漢俳的研究,發展的不錯。而其他的國家也以俳句為基礎發展出類似的三句詩。

  演出俳句形式時,並不一定需要非常精練的詩句功力,也不必強制在五七五字的規範裡。在練習時我們就發現,其實透過施與受(Give and Take)的過程,很容易的創造出有意思的俳句。

  我們團裡曾經做過一個練習,就是在音樂中保持兩個人做定格,演出音樂中的故事。(見「在音樂中流浪」)如果串連俳句形中的要素和流動的要素,也許可以形式一個有趣的練習,或者能夠發展成一個新的形式。而這個形式也許放在目前已學習的形式中,是介於大合唱、敘事者和流動塑像之間的一種變體。

  不過基本上我個人對創造新形式並沒有太大的興趣,會思考到這個問題,大部份是因為要設計訓練活動的關係,Action Haiku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施與受的練習,不一定硬要在演出中使用,反而是結尾時多一種選擇。我們團練和演出時也曾經碰觸到一些新形式的可能,像是第四人稱、流動的蠟像館、影子、連環的流動塑像等等,如果把一些即興劇場的挑戰放進來,那麼可以使用的形式就很多了。也許是因為太多了,對記憶力不太好的我們來說,還是簡單一點為妙。

  如果基本的形式做得好,絕大多數的情境下都能順利的演出,因此我們團裡也並不急著發展或學習新的形式。另外,由於Playback可以藉由演出或是工作坊來服務,因此形式的本身應用於工作坊時,應該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無論對於觀眾或是學員,形式不只是一種「格式」或是「範本」,而是一種發展能力、創造禮物的平台。就這個基礎而言,多發展各種練習方法,也許比創造新形式更為重要,這也是我個人對自我的一點點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