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和一群朋友吃飯時,談到了關於戒律的問題。有朋友說,他很不喜歡戒律的限制,諸如不能生氣,不能如何如何。我很好奇,因為在我淺薄的理解中,生氣或許是修行要對治的課題,但是還談不上戒律。以居士戒(五戒)來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即是五戒。沒有不能生氣、不能害怕、不能貪心、不能痴迷之類。

事實上在佛法的觀點中,戒律非關「是非對錯」,亦無涉「高尚與否」。戒律是一種選擇,一種學習的道路。我們決定受戒、持戒,並不是因為這是對的,正確的或是必需如此,而是選擇了一種學習的途徑,期待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自己愈來愈好。而「愈來愈好」的標準在佛法的教導中也只有一種方向,那就是離苦得樂。

佛陀曾說:「我依戒立戒。以戒為梯。昇無上慧堂正法之閣。」( 大正 1p554a )並指出當修行者確實持戒並按步就班的修習,就可以一階一階地成長。相傳佛陀入滅前,曾付囑大眾「以戒為師」。由此看來,戒律與其說是一種觸犯即會得罪的律法,不如說是具有成長藍圖屬性的一種學習規範。

「佛法的心理健康學中道德問題並非從善惡對立的框架來衡量,我們僅把焦點放在痛苦與其成因。」《智慧的心》p355

我們也可以從另外的設計來看出戒律如何協助學人成長。曾有朋友告訴我,因為無法圓滿地持五戒,所以一直不敢去受戒。我很敬佩這位朋友,雖然他沒有受戒持戒,但是仍然很努力地做到一切能做到之事。事實上,如果居士持五戒中的一項,可稱之為一分持戒,即有一分持戒的功德。持兩項,稱之為少分持戒,持三或四項,稱之為多分持戒,五項則為滿分持戒。以我自己為例,常常因為上網抓東西而無法很好的遵守不偷盜的規範,無法滿分持戒,也許還能算是做到多分持戒。有時自己覺得很慚愧,才五條戒律都做不到,還給自己找個漂亮名字。然而我想強調的是,因為佛法中的戒律是幫助學人學習的老師,因此就算能多做到一項戒律,都是很值得開心和慶祝的事情。有時就算只有一天,或是一個月中的幾天持八關齋戒,也都很棒!

除了戒律之外,偶爾會聽到朋友對「功德」二字的不悅。「你做好事是在積功德」云云,常常讓有些朋友覺得好像是在「交換」什麼符合標準的資歷。其實,功德也是一種學習的狀態。祖德有云:「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因此功德圓滿即可說是一切惡盡除,一切善盡滿的狀態。這也可當成是「四正勤」--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得生--的終極目標。

由於佛陀的教導只在「苦與苦的止息」,因此我們可以這麼看待佛法,佛法是一門了解苦並息滅苦的修練與知識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有罪」或是「無罪」、「對」或是「錯」都不是主角,辨識苦並將之止息才是重點。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學習道路,至於苦,也是每個人自己的承擔。